【原文】
景元三年,又破维于侯和〔1〕,维却保沓中。
四年秋,诏诸军征蜀,大将军司马文王皆指授节度。使艾与维相缀连〔2〕,雍州刺史诸葛绪邀维〔3〕:令不得归。艾遣天水太守王颀等直攻维营,陇西太守牵弘等邀其前,金城太守杨欣等诣甘松〔4〕。维闻钟会诸军已入汉中,引退还。欣等追蹑于强川口〔5〕,大战。维败走。闻雍州已塞道〔6〕,屯桥头〔7〕;从孔函谷入北道〔8〕,欲出雍州后。诸葛绪闻之,却还三十里〔9〕。维入北道三十余里,闻绪军却,寻还,从桥头过;绪趋截维,较一日不及〔10〕。维遂东引,还守剑阁〔11〕。钟会攻维未能克。
艾上言:“今贼摧折,宜遂乘之;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趋涪〔12〕,出剑阁西百里;去成都,三百余里。奇兵冲其腹心,剑阁之守必还赴涪,则会方轨而进〔13〕;剑阁之军不还,则应涪之兵寡矣。军志有之曰〔14〕:‘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’今掩其空虚〔15〕,破之必矣!”
冬十月,艾自阴平道,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;凿山通道,造作桥、阁〔16〕;山高谷深,至为艰险;又粮运将匮,濒于危殆。艾以毡自裹,推转而下;将士皆攀木缘崖,鱼贯而进。先登至江由〔17〕,蜀守将马邈降。
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〔18〕,列陈待艾。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〔19〕,司马师纂等出其左。忠、纂战不利,并退还,曰:“贼未可击。”艾怒曰:“存亡之分,在此一举;何不可之有!”乃叱忠、纂等,将斩之。忠、纂驰还更战,大破之;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,进军到雒〔20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侯和:地名。在今甘肃卓尼县东北。
〔2〕缀连:指牵制。
〔3〕邀:拦截。
〔4〕甘松:地名。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。
〔5〕强川口:地名。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。
〔6〕雍州:指雍州刺史诸葛绪。
〔7〕桥头:地名。在今甘肃文县东南。
〔8〕孔函谷:地名。在今甘肃舟曲县东南。
〔9〕却还:退回。
〔10〕较一日:差一天。
〔11〕剑阁:地名。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关。自古为蜀中的北大门,有天险之称。
〔12〕阴平:县名。县治在今甘肃文县西北。德阳亭:亭名。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。涪:县名。县治在今四川绵阳市东北。
〔13〕方轨:两车并行。
〔14〕军志:指《孙子兵法》。下面两句出自书中的《计篇》。
〔15〕掩:突然袭击。
〔16〕阁:即阁道。当时人称栈道为阁道。
〔17〕先登:先锋。江由:地名。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。
〔18〕诸葛瞻(公元 227—263):传附本书卷三十五《诸葛亮传》。绵竹:县名。县治在今四川德阳市北。
〔19〕惠唐亭侯:爵位名。
〔20〕雒(luò):县名。县治在今四川广汉市城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