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毌丘俭字仲恭〔1〕,河东闻喜人也。父兴,黄初中为武威太守;伐叛柔服〔2〕,开通河右,名次金城太守苏则〔3〕。讨贼张进及讨叛胡有功,封高阳乡侯。〔一〕入为将作大匠。
俭袭父爵,为平原(侯)〔王〕文学〔4〕。
明帝即位,为尚书郎,迁羽林监〔5〕。以东宫之旧,甚见亲待。出为洛阳典农。时取农民以治宫室,俭上疏曰:“臣愚以为天下所急除者,二贼〔6〕;所急务者,衣食。诚使二贼不灭,士民饥冻;虽崇美宫室,犹无益也。”
迁荆州刺史。青龙中,帝图讨辽东〔7〕,以俭有干策〔8〕,徙为幽州刺史;加度辽将军,使持节,护乌丸校尉。率幽州诸军至襄平〔9〕,屯辽隧〔10〕。右北平乌丸单于寇娄敦、辽西乌丸都督率众王护留等〔11〕,昔随袁尚奔辽东者,率众五千余人降。寇娄敦遣弟阿罗槃等诣阙朝贡〔12〕;封其渠率二十余人为侯、王〔13〕,赐舆马缯采各有差〔14〕。公孙渊逆与俭战,不利〔15〕,引还。
明年,帝遣太尉司马宣王统中军及俭等众数万,讨渊,定辽东。俭以功进封安邑侯,食邑三千九百户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毌(guàn)丘:复姓。
〔2〕柔服:安抚服从的人。
〔3〕名次:声名仅次于。
〔4〕平原王文学:官名。曹叡当平原王时的文学侍从。
〔5〕羽林监:官名。统领皇帝仪仗队伍中的羽林骑兵。
〔6〕二贼:指蜀汉、孙吴。
〔7〕辽东:郡名。当时被公孙渊占据。
〔8〕干策:才干策略。
〔9〕襄平:县名。县治在今辽宁辽阳市。当时是辽东郡的治所。
〔10〕辽隧:县名。县治在今辽宁海城市西北。
〔11〕右北平:郡名。治所在今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东。辽西:郡名。治所在今河北卢龙县东南。都督率众王:当时中原王朝封给乌丸族首领的名号。
〔12〕诣阙:到达皇宫门前。
〔13〕渠率:首领。
〔14〕缯采:彩色的丝织品。差:差别。
〔15〕不利:指毌丘俭战败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魏名臣奏》载雍州刺史张既表曰:“河右遐远,丧乱弥久;武威当诸郡路道喉辖之要,加民、夷杂处,数有兵难。(领)〔顷〕太守毌丘兴,到官,内抚吏民,外怀羌胡;卒使柔附,为官效用。黄华、张进,初图逆乱,扇动左右;兴志气忠烈,临难不顾,为将校、民、夷陈说祸福,言则涕泣。于时男女万口,咸怀感激,形毁发乱,誓心致命。寻率精兵,踧胁张掖,济拔领太守杜通、西海太守张睦。张掖番和、骊靬二县吏民及郡杂胡,弃恶诣兴,兴皆安恤,使尽力田。兴每所历,尽竭心力,诚国之良吏。殿下即位,留心万机;苟有毫毛之善,必有赏录。臣伏缘圣旨,指陈其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