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(中平)(三)〔二〕年,遣司空张温行车骑将军〔1〕,西讨章等。温表请坚与参军事,屯长安〔2〕。温以诏书召卓,卓良久乃诣温〔3〕。温责让卓〔4〕,卓应对不顺。
坚时在坐,前,耳语谓温曰:“卓不怖罪而鸱张大语〔5〕;宜以召不时至〔6〕,陈军法斩之。”温曰:“卓素著威名于陇蜀之间,今日杀之,西行无依。”坚曰:“明公亲率王兵〔7〕,威震天下,何赖于卓!观卓所言,不假明公〔8〕,轻上无礼〔9〕。一罪也。章、遂跋扈经年〔10〕,当以时进讨;而卓云未可,沮军疑众〔11〕。二罪也。卓受任无功,应召稽留〔12〕,而轩昂自高〔13〕。三罪也。古之名将,仗钺临众〔14〕,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;是以穰苴斩庄贾〔15〕,魏绛戮扬干〔16〕。今明公垂意于卓〔17〕,不即加诛;亏损威刑,于是在矣!”温不忍发举〔18〕,乃曰:“君且还,卓将疑人〔19〕。”
坚因起出。章、遂闻大兵向至,党众离散,皆乞降。军还,议者以军未临敌,不断功赏〔20〕;然闻坚数卓三罪,劝温斩之,无不叹息。拜坚议郎〔21〕。
时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〔22〕,众万余人,攻围城邑;乃以坚为长沙太守〔23〕。到郡,亲率将士,施设方略;旬月之间,克破星等。〔一〕周朝、郭石,亦帅徒众起于零、桂〔24〕,与星相应;遂越境寻讨,三郡肃然。汉朝录前后功,封坚乌程侯〔25〕。〔二〕
【注释】
〔1〕司空:官名。东汉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作为名义上的辅政大臣,称为三公。司空主管土木建筑和水利工程。张温(?—公元 191):字伯慎。南阳郡穰县(今河南邓州市)人。官至太尉。曾密谋诛董卓,未及行动而被董卓杀死。事附《后汉书》卷七十二《董卓传》。行:代理。当时品级高的官员代理品级低的职务特别称为行。反之则称为守。
〔2〕长安:县名。县治在今西安市西北。
〔3〕良久:很久。
〔4〕责让:责备。
〔5〕怖罪:为自己的罪过害怕。鸱张:嚣张凶横的样子。大语:傲慢地说话。
〔6〕时:及时。
〔7〕明公:对当三公者的尊称。
〔8〕不假:不尊重。
〔9〕轻上:轻视上司。
〔10〕经年:历时一年。
〔11〕沮军:使军心沮丧。疑众:使部众犹豫。
〔12〕稽留:逗留。
〔13〕轩昂:傲慢的样子。
〔14〕仗钺:持钺。钺是一种大斧,属君主的仪仗之一。大将领兵出征,君主如授予钺,则表示是代表君主出征,具有诛杀违令者的威权。
〔15〕穰苴(jū):即司马穰苴。田氏,名穰苴。春秋时担任齐国的大司马。精通兵法,曾率齐军击退晋军和燕军,收复失地。他的著述在战国时被整理成《司马穰苴兵法》。传见《史记》卷六十四。庄贾:春秋时齐景公的宠臣。司马穰苴受命为将,他任监军。因约会迟到,被司马穰苴按军法处死。事见《史记》卷六十四《司马穰苴列传》。
〔16〕魏绛:春秋时晋国的大夫。前 570 年,他受命为将,召集军队。晋悼公的弟弟扬干应召乘车前来排队,不慎把军队行列弄乱,魏绛立即下令处死为扬干驾车的人。事见《左传》襄公三年。
〔17〕垂意:留情。
〔18〕发举:采取行动。
〔19〕疑人:怀疑我们。
〔20〕断:评定。
〔21〕议郎:官名。负责议论朝廷政事得失。
〔22〕长沙:郡名。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。
〔23〕太守:官名。郡的行政长官。
〔24〕零:即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永州市。桂:即桂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郴(chēn)州市。
〔25〕乌程侯:爵位名。东汉时异姓封爵通常最高为列侯。按封地大小,列侯又有县侯、乡侯、亭侯的区别,受封者可以收取封地内民户上交的租税自己享用。这里的乌程侯是县侯,乌程的县治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魏书》曰:“坚到郡,郡中震服;任用良吏,敕吏曰:‘谨遇良善;治官曹文书,必循治!以盗贼付太守。’”
〔二〕《吴录》曰:“是时,庐江太守陆康从子,作宜春长。为贼所攻,遣使求救于坚。坚整严救之,主簿进谏。坚答曰:‘太守无文德,以征伐为功;越界攻讨,以全异国:以此获罪,何愧海内乎?’乃进兵往救,贼闻而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