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甘露元年三月,皓遣使,随绍、彧报书曰:“知以高世之才,处宰辅之任;渐导之功〔1〕,勤亦至矣。孤以不德,阶承统绪;思与贤良,共济世道;而以壅隔,未有所缘。嘉意允著〔2〕,深用依依〔3〕。今遣光禄大夫纪陟、五官中郎将弘璆,宣明至怀〔4〕。”〔一〕绍行到濡须,召还,杀之,徙其家属建安:始有白绍称美中国者故也〔5〕。
夏四月,蒋陵言甘露降,于是改年,大赦。
秋七月,皓逼杀景后朱氏。亡不在正殿,于苑中小屋治丧;众知其非疾病,莫不痛切。又送休四子于吴小城〔6〕;寻复追杀大者二人。
九月,从西陵督步阐表〔7〕,徙都武昌;御史大夫丁固、右将军诸葛靓,镇建业。
陟、璆至洛,遇晋文帝崩。十一月,乃遣还。皓至武昌,又大赦。以零陵南部为始安郡〔8〕,桂阳南部为始兴郡〔9〕。十二月,晋受禅〔10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渐导:引导。
〔2〕嘉意:好意。允著:诚恳而明显。
〔3〕依依:留恋的样子。
〔4〕至怀:深切的心意。
〔5〕白:报告。中国:中原。这里指曹魏。
〔6〕吴:县名。县治在今江苏苏州市。
〔7〕西陵督:官名。西陵战区的指挥官。步阐(?—公元 272):传附本书卷五十二《步骘传》。表:表奏。
〔8〕始安:郡名。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市。
〔9〕始兴:郡名。治所在今广东韶关市东南。
〔10〕受禅:接受(曹魏的)禅让。指取代曹魏建立西晋王朝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江表传》曰:“皓书两头言‘白’,称名而不著姓。”
《吴录》曰:“陟字子上,丹杨人。初为中书郎。孙峻使诘南阳王和,令其引分。陟密使令正辞自理,峻怒;陟惧,闭门不出。孙休时,父亮为尚书令,而陟为中书令;每朝会,诏以屏风隔其座。出为豫章太守。”干宝《晋纪》曰:“陟、璆奉使,如魏:入境而问讳,入国而问俗。寿春将王布,示之马射,既而问之曰:‘吴之君子亦能斯乎?’陟曰:‘此军人骑士,肄业所及;士大夫君子,未有为之者矣。’布大惭。既至,魏帝见之,使傧问曰:‘来时吴王何如?’陟对曰:‘来时皇帝临轩,百僚陪位,御膳无恙。’晋文王飨之,百僚毕会。使傧者告曰:‘某者安乐公也,某者匈奴单于也。’陟曰:‘西主失土,为君王所礼,位同三代,莫不感义;匈奴,边塞难羁之国,君王怀之,亲在坐席:此诚威恩远著。’又问:‘吴之戍备几何?’对曰:‘自西陵以至江都,五千七百里!’又问曰:‘道里甚远,难为坚固?’对曰:‘疆界虽远,而其险要必争之地,不过数四;犹人虽有八尺之躯,靡不受患,其护风寒亦数处耳。’文王善之,厚为之礼。”臣松之以为:人有八尺之体,靡不受患;防护风寒,岂唯数处?取譬若此,未足称能。若曰“譬如金城万雉,所急防者四门而已”。方陟此对,不犹愈乎!
《吴录》曰:“皓以诸父与和相连及者,家属皆徙东冶;唯陟以有密旨,特封子孚都亭侯。孚弟瞻,字思远。入晋仕骠骑将军。弘璆,曲阿人。弘咨之孙,权外甥也。璆后至中书令、太子少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