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元兴元年月,以上大将军施绩、大将军丁奉,为左、右大司马;张布为骠骑将军,加侍中;诸增位班赏,皆如旧。月,贬太后为景皇后;追谥父和曰文皇帝,尊母何为太后。月,封休太子为豫章王,次子汝南王,次子梁王,次子陈王;立皇后滕氏。皓既得志,粗暴骄盈,多忌讳,好酒色;大小失望,兴、布窃悔之。或以谮皓,月,诛兴、布。月,孙休葬定陵。封后父滕牧为高密侯;舅何洪等人,皆列侯。是岁,魏置交阯太守之郡。晋文帝为魏相国,遣昔吴寿春城降将徐绍、孙彧,衔命赍书,陈事势利害,以申喻皓。

【原文】

元兴元年八月,以上大将军施绩、大将军丁奉,为左、右大司马;张布为骠骑将军,加侍中;诸增位班赏,一皆如旧。九月,贬太后为景皇后;追谥父和曰文皇帝,尊母何为太后〔1〕。

十月,封休太子为豫章王,次子汝南王〔2〕,次子梁王〔3〕,次子陈王〔4〕;立皇后滕氏〔5〕。〔一〕

皓既得志,粗暴骄盈,多忌讳,好酒色;大小失望,兴、布窃悔之。或以谮皓,十一月,诛兴、布。十二月,孙休葬定陵。封后父滕牧为高密侯;〔二〕舅何洪等三人,皆列侯。

是岁,魏置交阯太守之郡〔6〕。晋文帝为魏相国〔7〕,遣昔吴寿春城降将徐绍、孙彧,衔命赍书,陈事势利害,以申喻皓〔8〕。〔三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何:即何氏。传见本书卷五十。

〔2〕次子:即孙 元兴元年月,以上大将军施绩、大将军丁奉,为左、右大司马;张布为骠骑将军,加侍中;诸增位班赏,皆如旧。月,贬太后为景皇后;追谥父和曰文皇帝,尊母何为太后。月,封休太子为豫章王,次子汝南王,次子梁王,次子陈王;立皇后滕氏。皓既得志,粗暴骄盈,多忌讳,好酒色;大小失望,兴、布窃悔之。或以谮皓,月,诛兴、布。月,孙休葬定陵。封后父滕牧为高密侯;舅何洪等人,皆列侯。是岁,魏置交阯太守之郡。晋文帝为魏相国,遣昔吴寿春城降将徐绍、孙彧,衔命赍书,陈事势利害,以申喻皓。 (gōng)。

〔3〕次子:指第三子孙壾(mǎng)。

〔4〕次子:指第四子孙 元兴元年月,以上大将军施绩、大将军丁奉,为左、右大司马;张布为骠骑将军,加侍中;诸增位班赏,皆如旧。月,贬太后为景皇后;追谥父和曰文皇帝,尊母何为太后。月,封休太子为豫章王,次子汝南王,次子梁王,次子陈王;立皇后滕氏。皓既得志,粗暴骄盈,多忌讳,好酒色;大小失望,兴、布窃悔之。或以谮皓,月,诛兴、布。月,孙休葬定陵。封后父滕牧为高密侯;舅何洪等人,皆列侯。是岁,魏置交阯太守之郡。晋文帝为魏相国,遣昔吴寿春城降将徐绍、孙彧,衔命赍书,陈事势利害,以申喻皓。 (bāo)。

〔5〕滕氏:传见本书卷五十。

〔6〕之:到。

〔7〕晋文帝:即司马昭。其子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王朝后,追尊他为文皇帝。相国:官名。职责与丞相同。

〔8〕申喻:劝告。指劝告孙皓向曹魏投降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江表传》曰:“皓初立,发优诏,恤士民;开仓廪,赈贫乏;科出宫女以配无妻,禽兽扰于苑者皆放之:当时翕然,称为明主。”

〔二〕《吴历》曰:“牧本名密;避丁密,改名牧。丁密避牧,改名为固。”

〔三〕《汉晋春秋》载晋文王与皓书曰:“圣人称有君臣然后有上下礼义,是故大必字小,小必事大;然后上下安服,群生获所。逮至末途,纯德既毁;剿民之命,以争强于天下:违礼顺之至理,则仁者弗由也。方今主上圣明,覆帱无外;仆备位宰辅,属当国重。惟华夏乖殊,方隅圮裂,六十余载;金革亟动,无年不战;暴骸丧元,困悴罔定;每用悼心,坐以待旦。将欲止戈兴仁,为百姓请命;故分命偏师,平定蜀汉;役未经年,全军独克。于时猛将谋夫,朝臣庶士;咸以奉天时之宜,就既征之军,藉吞敌之势;宜遂回旗东指,以临吴境:舟师泛江,顺流而下;陆军南辕,取径四郡;兼成都之械,漕巴汉之粟;然后以中军整旅,三方云会;未及浃辰,可使江表底平,南夏顺轨。然国朝深惟伐蜀之举,虽有静难之功,亦悼蜀民独罹其害;战于绵竹者,自元帅以下,并受斩戮,伏尸蔽地,血流丹野。一之于前,犹追恨不忍,况重之于后乎?是故旋师按甲,思与南邦共全百姓之命。夫料力忖势,度资量险;远考古昔废兴之理,近鉴西蜀安危之效;隆德保祚,去危即顺,屈己以宁四海者,仁哲之高致也。履危偷安,陨德覆祚,而不称于后世者,非智者之所居也。今朝廷遣徐绍、孙彧,献书喻怀。若书御于前,必少留意;回虑革算,结欢弭兵,共为一家。惠矜吴、会,施及中土,岂不泰哉!此昭心之大愿也,敢不承受。若不获命,则普天率土,期于大同;虽重干戈,固不获已也!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