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冬月,丁亥,诏曰:“昔圣帝明王,静乱济世,‘保大定功’;文武殊途,勋烈同归。是故或舞干戚以训不庭;或陈师旅以威暴慢。至于爱民全国,康惠庶类;必先修文教,示之轨仪;不得已然后用兵:此盛德之所同也。往者季汉分崩,土颠覆;刘备、孙权,乘间作祸。祖绥宁中夏,日不暇给;遂使遗寇,僭逆历世。幸赖宗庙威灵,宰辅忠武;爰发方,拓定庸、蜀;役不浃时,征而克。自顷江表衰弊,政刑荒暗;巴、汉平定,孤危无援;交、荆、扬、越,靡然向风。今交阯伪将吕兴,已帅郡,万里归命;武陵邑侯相严等纠合县,请为臣妾;豫章、庐陵山民举众叛吴,以‘助北将军’为号;又孙休病死,主帅改易,国内乖违,人各有心;伪将施绩,贼之名臣,怀疑自猜,深见忌恶:众叛亲离,莫有固志。自古及今,未有亡征若此之甚。若军震曜,南临江、汉,吴、会之域必扶老携幼以迎王师,必然之理也。然兴动大众,犹有劳费;宜告喻威德,开示仁信,使知顺附和同之利。相国参军事徐绍、水曹掾孙彧,昔在寿春,并见虏获。绍本伪南陵督,才质开壮;彧,孙权支属,忠良见事。其遣绍南还,以彧为副;宣扬国命,告喻吴人。诸所示语,皆以事实。若其觉悟,不损征伐之计;盖庙胜长算,自古之道也。其以绍兼散骑常侍,加奉车都尉,封都亭侯;彧兼给事黄门侍郎,赐爵关内侯。绍等所赐妾及男女家人在此者,悉听自随,以明国恩;不必使还,以开广大信。”丙午,命抚军大将军、新昌乡侯炎,为晋世子。是岁,罢屯田官以均政役:诸典农皆为太守;都尉皆为令、长。劝募蜀人能内移者,给廪年,复除岁。安弥、福禄县各言嘉禾生。

【原文】

冬十月,丁亥〔1〕,诏曰:“昔圣帝明王,静乱济世,‘保大定功’〔2〕;文武殊途,勋烈同归〔3〕。是故或舞干戚以训不庭〔4〕;或陈师旅以威暴慢〔5〕。至于爱民全国〔6〕,康惠庶类〔7〕;必先修文教,示之轨仪;不得已然后用兵:此盛德之所同也。往者季汉分崩〔8〕,九土颠覆〔9〕;刘备、孙权,乘间作祸。三祖绥宁中夏〔10〕,日不暇给;遂使遗寇,僭逆历世〔11〕。幸赖宗庙威灵,宰辅忠武;爰发四方,拓定庸、蜀〔12〕;役不浃时〔13〕,一征而克。自顷江表衰弊,政刑荒暗;巴、汉平定〔14〕,孤危无援;交、荆、扬、越〔15〕,靡然向风。今交阯伪将吕兴,已帅三郡,万里归命;武陵邑侯相严等纠合五县〔16〕,请为臣妾;豫章、庐陵山民举众叛吴〔17〕,以‘助北将军’为号;又孙休病死,主帅改易〔18〕,国内乖违,人各有心;伪将施绩〔19〕,贼之名臣,怀疑自猜,深见忌恶:众叛亲离,莫有固志。自古及今,未有亡征若此之甚。若六军震曜,南临江、汉,吴、会之域必扶老携幼以迎王师〔20〕,必然之理也。然兴动大众,犹有劳费;宜告喻威德,开示仁信,使知顺附和同之利。相国参军事徐绍、水曹掾孙彧〔21〕,昔在寿春,并见虏获。绍本伪南陵督〔22〕,才质开壮〔23〕;彧,孙权支属,忠良见事〔24〕。其遣绍南还,以彧为副;宣扬国命,告喻吴人。诸所示语,皆以事实。若其觉悟,不损征伐之计;盖庙胜长算〔25〕,自古之道也。其以绍兼散骑常侍,加奉车都尉,封都亭侯;彧兼给事黄门侍郎,赐爵关内侯。绍等所赐妾及男女家人在此者,悉听自随,以明国恩;不必使还,以开广大信。”

丙午〔26〕,命抚军大将军、新昌乡侯炎,为晋世子〔27〕。

是岁,罢屯田官以均政役〔28〕:诸典农皆为太守〔29〕;都尉皆为令、长〔30〕。劝募蜀人能内移者,给廪二年〔31〕,复除二十岁。安弥、福禄县各言嘉禾生〔32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丁亥:旧历初一日。

〔2〕保大:保有天下。定功:建立功业。句出《左传》宣公十二年。

〔3〕勋烈:勋业。

〔4〕干戚:盾牌和长斧。这句指虞舜的事。传说在虞舜时,有苗族不服从,舜致力于搞好内部政治,没有派兵攻打有苗族,只是在殿堂上象征性舞动了干和戚,有苗族就来归顺了。见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。训不庭:警告不来王庭朝拜者。

〔5〕威:威慑。

〔6〕全:保全。

〔7〕庶类:庶民百姓。

〔8〕季汉:汉代的末期。

〔9〕九土:九州。传说上古时期中原分为九州。九州的州名说法不一。这里指代全国。

〔10〕中夏:中原。

〔11〕僭逆:指蜀、吴称帝。历世:传代。

〔12〕庸:先秦国名。春秋时,是巴、秦、楚三国辖地之间的较大国家。建都上庸(今湖北竹山县西南)。前 611 年被楚国消灭。蜀:先秦国名。在现今四川的西部,上古时代即有古蜀族繁衍生息。商朝时,他们已和中原王朝发生关系。周武王伐商纣,蜀人也派军队参加。大约从战国初年起,蜀国即定都在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,统治境内的多种民族。前 316 年被秦国消灭,见《史记》卷五《秦本纪》。这里庸、蜀指代蜀汉的辖地。

〔13〕浃时:满三个月。曹魏进攻蜀汉,正式出兵在八月,蜀汉投降在十一月。

〔14〕巴:先秦国名。在今重庆市和湖北西部,先秦时代即有巴族繁衍生息。周武王灭商,封巴为子国,称巴子国。春秋时与楚、邓等国交往频繁。前 316 年,与蜀国一起被秦国消灭。汉:这里指汉水上游的汉中盆地。巴、汉也指代蜀汉的辖地。

〔15〕荆:州名。指孙吴的荆州。治所在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。扬:州名。指孙吴的扬州。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。越:这里指先秦两汉越族人居住的浙江、福建沿海地区。上述地区本来就属孙吴扬州管辖,此处重复提出,是想把来归顺的地方说多一点,同时也凑成四字句。

〔16〕侯相:官名。当时某一县如成为侯爵的封地,则改称某侯国,县长或县令也改称为侯相。

〔17〕豫章:郡名。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市。庐陵:郡名。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市。

〔18〕主帅:指孙吴君主。孙休死,由孙皓继位。

〔19〕施绩(?—公元270):传附本书卷五十六《朱然传》。

〔20〕吴:郡名。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。会(kuài):指会稽,郡名。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市。吴郡和会稽是孙吴的重要根据地。

〔21〕相国参军事:官名。司马昭就任相国后设立相国府,参军事是府中幕僚之一,负责军事参谋。水曹掾:官名。相国府中水曹的主办官员,负责与用水有关的事务。

〔22〕南陵:地名。在今安徽贵池区西北的长江边。督:官名。孙吴在沿长江的江防要地设督,负责领兵镇守。

〔23〕才质开壮:才能显露,气宇轩昂。

〔24〕见事:能认清事理。

〔25〕庙胜:出征之前在朝廷商议好克敌制胜的谋略。

〔26〕丙午:旧历二十日。

〔27〕世子:当时称诸侯王的嫡长子为世子。

〔28〕以均政役:使行政和赋役制度完全统一而没有差别。曹操创立的民户屯田制度,对曹魏统一北方起了很大的作用。但是,自曹丕称帝之后,屯田制度就开始丧失生命力。一是因为与普通农民比较,屯田农民的经济负担过于沉重,原本并不承担的徭役也一再加在他们头上,导致屯田农民生产积极性衰落,大批逃亡。二是屯田官员利用军事编制的特点,强迫屯田农民为他们做工经商,以中饱私囊。三是权贵把屯田民侵占为自己的佃客。到魏朝末年,屯田制度已经失去存在意义,所以有这项命令的颁布。不过,命令并未认真执行。屯田制的彻底废止,是在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后的泰始二年(公元 267)十二月。见《晋书》卷三《武帝纪》。另外,民屯废除之后,军队屯田制度依然存在。

〔29〕典农:即典农中郎将。

〔30〕都尉:即典农都尉。是典农中郎将之下的屯田官。

〔31〕给廪:政府发给粮食。

〔32〕安弥:县名。县治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南。福禄:县名。县治在今甘肃酒泉市。

上一篇:初,自平蜀之后,吴寇屯逼永安;遣荆、豫诸军,掎角赴救。月,贼皆遁退。月,庚寅,命中抚军司马炎,副贰相国事,以同鲁公拜后之义。癸巳,诏曰:“前逆臣钟会,构造反乱,聚集征行将士,劫以兵威;始吐奸谋,发言桀逆;逼胁众人,皆使下议。仓猝之际,莫不惊慑。相国左司马夏侯和、骑士曹属朱抚,时使在成都;中领军司马贾辅、郎中羊琇,各参会军事。和、琇、抚,皆抗节不挠,拒会凶言;临危不顾,词旨正烈。辅语散将王起,说‘会奸逆凶暴,欲尽杀将士’,又云‘相国已率万众西行讨会’;欲以称张形势,感激众心。起出,以辅言宣语诸军,遂使将士益怀奋励。宜加显宠,以彰忠义。其进和、辅爵为乡侯;琇、抚爵关内侯;起宣传辅言,告令将士,所宜赏异,其以起为部曲将。”癸卯,以卫将军司马望为骠骑将军。月,戊午,以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。辛未,诏曰:“吴贼政刑暴虐,赋敛无极。孙休遣使邓句,敕交阯太守锁送其民,发以为兵。吴将吕兴,因民心愤怒,又承王师平定巴蜀;即纠合豪杰,诛除句等,驱逐太守长吏;抚和吏民,以待国命。真、日南郡闻兴去逆即顺,亦齐心响应,与兴协同。兴移书日南州郡,开示大计;兵临合浦,告以祸福;遣都尉唐谱等诣进乘县,因南中都督护军霍弋,上表自陈。又交阯将吏各上表,言:‘兴创造事业,大小承命。郡有山寇,入连诸郡。惧其计异,各有携贰。权时之宜,以兴为督交阯诸军事、上大将军、定安县侯。乞赐褒奖,以慰边荒。’乃心款诚,形于辞旨。昔仪父朝鲁,《春秋》所美;窦融归汉,待以殊礼。今国威远震,抚怀合;方包举殊裔,混表。兴,首向王化,举众稽服;万里驰义,请吏率职。宜加宠遇,崇其爵位;既使兴等怀忠感悦,远人闻之,必皆竞劝。其以兴为使持节,都督交州诸军事,南中大将军,封定安县侯;得以便宜从事,先行后上。”策命未至,兴为下人所杀。
下一篇:年春月,甲辰,朐顗县获灵龟以献,归之于相国府。庚戌,以虎贲张修,昔于成都驰马至诸营,言钟会反逆,以至没身;赐修弟倚,爵关内侯。夏月,南深泽县言甘露降。吴遣使纪陟、弘璆请和。月,诏曰:“相国晋王诞敷神虑,光被海:震耀武功,则威盖殊荒;流风迈化,则旁洽无外;愍恤江表,务存济育;戢武崇仁,示以威德;文告所加,承风向慕;遣使纳献,以明委顺;方宝纤珍,欢以效意。而王谦让之至,皆簿送,非所以慰副初附,从其款愿也。孙皓诸所献致,其皆还送,归之于王,以协古义。”王固辞乃止。又命晋王:冕有旒,建天子旌旗,出警入跸,乘金根车、马,备时副车,置旄头云罕,乐舞佾,设钟虡宫悬;进王妃为王后;世子为太子;王子、王女、王孙,爵命之号如旧仪。癸未,大赦。秋月,辛卯,相国晋王薨。壬辰,晋太子炎,绍封袭位,总摄百揆。备物典册,皆如前。是月,襄武县言有大人现。长丈余,迹长尺寸;白发,著黄单衣,黄巾,柱杖;呼民王始语云:“今当太平。”月,乙未,大赦。戊午,司徒何曾为晋丞相。癸亥,以骠骑将军司马望为司徒,征东大将军石苞为骠骑将军,征南大将军陈骞为车骑将军。乙亥,葬晋文王。闰月,庚辰,康居、大宛献名马;归于相国府,以显怀万国致远之勋。月,壬戌,天禄永终,历数在晋。诏群公、卿士,具仪设坛于南郊。使使者,奉皇帝玺、绶、册,禅位于晋嗣王,如汉魏故事。甲子,使使者,奉策。遂改次于金墉城,而终馆于邺。时年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