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五年夏四月〔1〕,大赦。五月,吴太傅诸葛恪围合肥新城;诏太尉司马孚拒之。〔一〕
秋七月,恪退还。〔二〕
八月,诏曰:“故中郎西平郭修〔2〕,砥节厉行,秉心不回〔3〕。乃者蜀将姜维寇抄修郡〔4〕,为所执略。往岁伪大将军费祎,驱率群众〔5〕,阴图窥窬〔6〕;道经汉寿〔7〕,请会众宾。修于广坐之中,手刃击祎〔8〕,勇过聂政〔9〕,功逾介子〔10〕。可谓杀身成仁,释生取义者矣〔11〕。夫追加褒宠,所以表扬忠义;祚及后胤,所以奖劝将来。其追封修为长乐乡侯,食邑千户,谥曰威侯;子袭爵,加拜奉车都尉〔12〕;赐银千鉼〔13〕,绢千匹。以光宠存亡〔14〕,永垂来世焉。”〔三〕
自帝即位至于是岁,郡国县道多所置省〔15〕,俄或还复〔16〕。不可胜记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五年:嘉平五年(公元 253)。
〔2〕中郎:官名。郎官的一种。在汉代是皇帝的宫廷侍卫。曹魏时宫廷侍卫主要由武卫将军所统领的卫队担任,郎官就成为闲职。
〔3〕不回:不背叛(故主)。
〔4〕乃者:过去。姜维(公元 202—264):传见本书卷四十四。
〔5〕费祎(?—公元 253):传见本书卷四十四。群众:部众。
〔6〕窥窬:窥测可乘之机。
〔7〕汉寿:县名。县治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古城。
〔8〕击:刺杀。
〔9〕聂政:战国时韩国轵(今河南济源市南)人。是当时的勇士,曾为人刺杀韩国的执政官侠累。传见《史记》卷八十六《刺客列传》。
〔10〕介子:即傅介子(?—前 65)。西汉北地郡(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市西北)人。汉昭帝时受命到西域,刺杀背叛汉朝的楼兰国国王,因此被封为义阳侯。传见《汉书》卷七十。
〔11〕释生:舍弃生命。
〔12〕奉车都尉:官名。皇帝出行时负责管理车队的车辆。有时作为荣誉性官职赐给受赏者。
〔13〕鉼(bǐng ):饼状的金属板。
〔14〕存亡:死者家属和死者。
〔15〕道:少数族聚居区所设的县称为道。
〔16〕俄:不久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是时姜维亦出,围狄道。司马景王问虞松曰:‘今东西有事,二方皆急;而诸将意沮,若之何?’松曰:‘昔周亚夫坚壁昌邑,而吴楚自败;事有似弱而强,或似强而弱,不可不察也。今恪悉其锐众,足以肆暴;而坐守新城,欲以致一战耳。若攻城不拔,请战不得;师老众疲,势将自走;诸将之不径进,乃公之利也。姜维有重兵而悬军应恪,投食我麦,非深根之寇也。且谓我并力于东,西方必虚,是以径进。今若使关中诸军倍道急赴,出其不意,殆将走矣。’景王曰:‘善!’乃使郭淮、陈泰悉关中之众,解狄道之围;敕毌丘俭等按兵自守,以新城委吴。姜维闻淮进兵,军食少,乃退屯陇西界。”
〔二〕是时,张特守新城。
《魏略》曰:“特字子产。涿郡人。先时领牙门,给事镇东诸葛诞。诞不以为能也,欲遣还护军。会毌丘俭代诞,遂使特屯守合肥新城。及诸葛恪围城,特与将军乐方等三军,众合有三千人,吏兵疾病及战死者过半。而恪起土山急攻,城将陷,不可护。特乃谓吴人曰:‘今我无心复战也!然魏法:被攻过百日而救不至者,虽降,家不坐也。自受敌以来,已九十余日矣。此城中本有四千余人,而战死者已过半;城虽陷,尚有半人不欲降:我当还为相语之,条名别善恶,明日早送名。且持我印绶去,以为信。’乃投其印绶以与之。吴人听其辞而不取印绶,不攻。顷之,特还,乃夜彻诸屋材栅,补其缺为二重。明日,谓吴人曰:‘我但有斗死耳!’吴人大怒,进攻之,不能拔,遂引去。朝廷嘉之,加杂号将军,封列侯,又迁安丰太守。”
〔三〕《魏氏春秋》曰:“修字孝先。素有业行,著名西州。姜维劫之,修不为屈。刘禅以为左将军,修欲刺禅而不得亲近。每因庆贺,且拜且前;为禅左右所遏,事辄不克,故杀祎焉。”
臣松之以为:古之舍生取义者,必有理存焉。或感恩怀德,投命无悔;或利害有机,奋发以应会:诏所称聂政、介子是也。事非斯类,则陷乎妄作矣。魏之与蜀,虽为敌国;非有赵襄灭智之仇,燕丹危亡之急。且刘禅凡下之主,费祎中才之相;二人存亡,固无关于兴丧。郭修在魏,西州之男子耳。始获于蜀,既不能抗节不辱;于魏又无食禄之责,不为时主所使。而无故规规然糜身于非所,义无所加,功无所立,可谓“折柳樊圃”;其狂也且,此之谓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