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年春正月,荆州刺史王基、新城太守(陈)州泰攻吴。破之,降者数千口。月,置南郡之夷陵县以居降附。月,以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。月,甲申,以征南将军王昶为征南大将军。壬辰,大赦。丙午,闻太尉王凌谋废帝,立楚王彪;太傅司马宣王东征凌。月,甲寅,凌自杀。月,彪赐死。秋月,壬戌,皇后甄氏崩。辛未,以司空司马孚为太尉。月,戊寅,太傅司马宣王薨,以卫将军司马景王为抚军大将军,录尚书事。乙未,葬怀甄后于太清陵。庚子,骠骑将军孙资薨。月,有司奏:诸功臣应飨食于太祖庙者,更以官为次;太傅司马宣王,功高爵尊,最在上。月,以光禄勋郑冲为司空。年春正月,癸卯,以抚军大将军司马景王为大将军。月,立皇后张氏,大赦。夏月,鱼,现于武库屋上。冬月,诏征南大将军王昶、征东将军胡遵、镇南将军毌丘俭等,征吴。月,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,大破众军于东关。不利而还。

【原文】

三年春正月〔1〕,荆州刺史王基、新城太守(陈)〔州〕泰攻吴〔2〕。破之,降者数千口。二月,置南郡之夷陵县以居降附〔3〕。三月,以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〔4〕。

四月,甲申〔5〕,以征南将军王昶为征南大将军。壬辰〔6〕,大赦。丙午〔7〕,闻太尉王凌谋废帝,立楚王彪〔8〕;太傅司马宣王东征凌。五月,甲寅〔9〕,凌自杀。六月,彪赐死。

秋七月,壬戌〔10〕,皇后甄氏崩。辛未〔11〕,以司空司马孚为太尉。〔八月〕,戊寅〔12〕,太傅司马宣王薨,以卫将军司马景王为抚军大将军〔13〕,录尚书事。乙未〔14〕,葬怀甄后于太清陵〔15〕。庚子〔16〕,骠骑将军孙资薨。

十一月,有司奏:诸功臣应飨食于太祖庙者,更以官为次;太傅司马宣王,功高爵尊,最在上。十二月,以光禄勋郑冲为司空。

四年春正月,癸卯〔17〕,以抚军大将军司马景王为大将军。二月,立皇后张氏〔18〕,大赦。

夏五月,鱼二,现于武库屋上〔19〕。〔一〕

冬十一月,诏征南大将军王昶、征东将军胡遵、镇南将军毌丘俭等,征吴。十二月,吴大将军诸葛恪拒战〔20〕,大破众军于东关〔21〕。不利而还。〔二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三年:嘉平三年(公元 251)。

〔2〕王基(?—公元 261):传见本书卷二十七。州泰(?—公元 261):传附本书卷二十八《邓艾传》。

〔3〕夷陵:这是在曹魏荆州境内虚置的县,并无固定辖地。当时夷陵的实县在孙吴的荆州宜都郡,孙吴改名为西陵,县治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。

〔4〕司马孚(公元 180—272):司马懿的弟弟。字叔达,曹魏时官至太傅。西晋建立,升任太宰,封安平王。传见《晋书》卷三十七。

〔5〕甲申:旧历初九日。

〔6〕壬辰:旧历十七日。

〔7〕丙午:据陈垣《二十史朔闰表》,四月丙子朔,无丙午。丙午是旧历五月初二日。此处史文疑有误。

〔8〕彪:即曹彪(公元 195—251)。传见本书卷二十《武文世王公传》。

〔9〕甲寅:旧历初十日。

〔10〕壬戌:旧历十九日。

〔11〕辛未:旧历二十八日。

〔12〕戊寅:旧历初五日。

〔13〕司马景王:即司马师(公元 208—255)。司马懿的长子,字子元。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,司马师出力很大。司马懿死,他继承父亲控制朝权,废黜皇帝曹芳改立曹髦,打击反对势力,把取代曹魏的趋势向前推进一大步。死后被追谥为景王、景帝。事见《晋书》卷二《景帝纪》。

〔14〕乙未:旧历二十二日。

〔15〕怀:曹芳皇后甄氏的谥号。太清陵:甄后的陵墓名。

〔16〕庚子:旧历二十七日。

〔17〕四年:嘉平四年(公元252)。癸卯:旧历初二日。

〔18〕张氏:事附本书卷十五《张既传》。

〔19〕武库:中央的武器库。在洛阳城内。

〔20〕诸葛恪(公元 203—253):传见本书卷六十四。

〔21〕东关:城名。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。扼濡须水的中段,是从长江进入巢湖的又一军事要塞。公元 252 年诸葛恪所筑,事见本书卷六十四《诸葛恪传》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初,孙权筑东兴堤,以遏巢湖。后征淮南,坏不复修。是岁,诸葛恪帅军更于堤左右,结山挟筑两城;使全端、留略守之,引军而还。诸葛诞言于司马景王曰:‘致人而不致于人者,此之谓也。今因其内侵,使文舒逼江陵,仲恭向武昌,以羁吴之上流;然后简精卒,攻两城:比救至,可大获也!’景王从之。”

〔二〕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毌丘俭、王昶闻东军败,各烧屯走。朝议欲贬黜诸将,景王曰:‘我不听公休,以至于此。此我过也!诸将何罪?’悉原之。时司马文王为监军,统诸军;唯削文王爵而已。是岁,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,并力讨胡,景王从之。未集,而雁门、新兴二郡以为将远役,遂惊反。景王又谢朝士曰:‘此我过也,非玄伯之责!’于是魏人愧悦,人思其报。”

习凿齿曰:“司马大将军引二败以为己过,过消而业隆,可谓智矣。夫民忘其败,而下思其报;虽欲不康,其可得邪?若乃讳败推过,归咎万物,常执其功而隐其丧;上下离心,贤愚解体,是楚再败而晋再克也:谬之甚矣!君人者,苟统斯理,而以御国,则朝无秕政,身靡留愆;行失而名扬,兵挫而战胜,虽百败可也,况于再乎!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