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二年春二月〔1〕,帝初通《论语》〔2〕。使太常以太牢祭孔子于辟雍〔3〕,以颜渊配〔4〕。
夏五月,吴将朱然等围襄阳之樊城,太傅司马宣王率众拒之。〔一〕六月,辛丑〔5〕,退。己卯〔6〕,以征东将军王凌为车骑将军〔7〕。
冬十二月,南安郡地震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二年:正始二年(公元 241)。
〔2〕论语:书名。孔子弟子和后学者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。共二十篇,约一万二千字。成书年代据推断在战国初期。为研究孔子思想学说的重要资料。汉代开始列入儒家经典,是古代教育的基本教材之一。
〔3〕辟(bì)雍:本来是中央王朝的大学,与诸侯国的大学泮宫相区别。汉代以后成为皇帝祭祀孔子、宴请元老大臣的场所。曹魏的辟雍在京城洛阳的南郊。
〔4〕颜渊(前 521—前490):名回,字子渊,春秋末期鲁国人。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。他曾贫居陋巷,箪食瓢饮,依然很快乐。孔子非常赞赏他的德行。不幸早死,孔子极为悲痛。传见《史记》卷六十七《仲尼弟子列传》。
〔5〕辛丑:旧历二十九日。此次孙吴将领朱然进攻樊城,本来并不需要年老的司马懿率军前去迎战,但他坚持在暑夏前往,是为了继续控制军权。
〔6〕己卯:旧历初七日。己卯应当排在辛丑之前,此处史文疑有误。
〔7〕王凌(?—公元 251):传见本书卷二十八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干宝《晋纪》曰:“吴将全琮寇芍陂,朱然、孙伦五万人围樊城,诸葛瑾、步骘寇柤中。琮已破走而樊围急,宣王曰:‘柤中民夷十万,隔在水南,流离无主;樊城被攻,历月不解。此危事也,请自讨之。’议者咸言:‘贼远围樊城不可拔,挫于坚城之下,有自破之势,宜长策以御之。’宣王曰:‘军志有之:将能而御之,此为縻军;不能而任之,此为覆军。今疆埸骚动,民心疑惑,是社稷之大忧也!’六月,督诸军南征。车驾送津阳城门外。宣王以南方暑湿,不宜持久;使轻骑挑之,然不敢动。于是乃令诸军休息洗沐,简精锐,募先登,申号令,示必攻之势。然等闻之,乃夜遁。追至三州口,大杀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