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初,恕从赵郡还,陈留阮武亦从清河太守征;俱自(薄)簿廷尉。谓恕曰:“相观才性可以由公道而持之不厉,器能可以处大官而求之不顺,才学可以述古今而志之不:此所谓有其才而无其用。今向闲暇,可试潜思,成家言。”在章武,遂著《体论》篇。又著《兴性论》篇,盖兴于为己也。年,卒于徙所。甘露年,河东乐详年余,上书讼畿之遗绩。朝廷感焉。诏封恕子预,为丰乐亭侯,邑百户。恕奏议论驳皆可观,掇其切世大事著于篇。

【原文】

初,恕从赵郡还,陈留阮武亦从清河太守征;俱自(薄)〔簿〕廷尉〔1〕。谓恕曰:“相观才性可以由公道而持之不厉〔2〕,器能可以处大官而求之不顺〔3〕,才学可以述古今而志之不一〔4〕:此所谓有其才而无其用。今向闲暇,可试潜思,成一家言。”在章武,遂著《体论》八篇。〔一〕又著《兴性论》一篇,盖兴于为己也。

四年〔5〕,卒于徙所。

甘露二年,河东乐详年九十余,上书讼畿之遗绩〔6〕。朝廷感焉。诏封恕子预,为丰乐亭侯,邑百户。〔二〕

恕奏议论驳皆可观,掇其切世大事著于篇〔7〕。〔三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自簿廷尉:亲自到廷尉的公堂接受审问和对证。据上文叙述,杜恕被撤职下廷尉,是他任幽州刺史时发生的事,这里说是“从赵郡还”,疑有误。

〔2〕相观:观察后发现。才性:这里指品德。由:遵循。持之不厉:不能严格坚持。

〔3〕求之不顺:追求仕途的升迁又很不顺利。

〔4〕志之不一:完成著述的志向却不专一。

〔5〕四年:嘉平四年(公元 252)。

〔6〕讼:为别人申诉。

〔7〕切世大事:切合当时政治中的大事。著于篇:录入杜恕的这篇传记中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杜氏新书》曰:“以为人伦之大纲,莫重于君臣;立身之基本,莫大于言行;安上理民,莫精于政法;胜残去杀,莫善于用兵。夫礼也者,万物之体也;万物皆得其体,无有不善:故谓之《体论》。”

〔二〕《魏略》曰:“乐详字文载。少好学,建安初,详闻公车司马令南郡谢该,善《左氏传》,乃从南阳(步诣)〔步涉诣许,从〕该问疑难诸要。今《左氏乐氏问》七十二事,详所撰也。所问既了而归乡里。时杜畿为太守,亦甚好学,署详文学祭酒,使教后进。于是河东学业大兴。至黄初中,征拜博士。于时太学初立,有博士十余人。学多褊狭,又不熟悉;略不亲教,备员而已。惟详,五业并授;其或难教,质而不解,详无愠色;以杖画地,牵譬引类,至忘寝食。以是独擅名于远近。详,学既精悉,又善推步三五,别受诏与太史典定律历。太和中,转拜骑都尉。详学优能少,故历三世,竟不出为宰守。至正始中,以年老,罢归于舍,本国宗族归之,门徒数千人。”

〔三〕《杜氏新书》曰:“恕弟理,字务仲。少而机察精要,畿奇之,故名之曰‘理’。年二十一而卒。弟宽,字务叔。清虚玄静,敏而好古。以名臣门户,少长京师;而笃志博学,绝于世务。其意欲探赜索隐,由此显名,当途之士多交焉。举孝廉,除郎中。年四十二而卒。经传之义,多所论驳,皆草创未就;惟删集《礼记》及《春秋左氏传》解,今存于世。预字元凯,司马宣王女婿。”

王隐《晋书》称:“预智谋渊博,明于理乱,常称‘德者,非所以企及;立功,立言,所庶几也’。大观群典,谓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,诡辨之言。又非先儒说《左氏》,未究丘明意,而横以二《传》乱之。乃错综微言,著《春秋左氏经传集解》;又参考众家,谓之《释例》;又作《盟会图》、《春秋长历》:备成一家之学,至老乃成。尚书郎挚虞甚重之,曰:‘左丘明本为《春秋》作传,而《左传》遂自孤行;《释例》本为《传》设,而所发明,何但《左传》?故亦孤行。’预有大功名于晋室,位至征南大将军,开府,封当阳侯,食邑八千户。子锡,字世嘏。尚书左丞。”《晋诸公赞》曰:“(嘏)〔锡〕有器局。预从兄斌,字世将。亦有才望,为黄门郎,为赵王伦所枉杀。(嘏)〔锡〕子乂,字洪治。少有令名,为丹杨丞。早卒。”

阮武者,亦拓落大才也。案《阮氏谱》:“武父谌,字士信。征辟无所就,造《三礼图》传于世。”《杜氏新书》曰:“武字文业。阔达博通,渊雅之士。位止清河太守。武弟炳,字叔文。河南尹。精意医术,撰药方一部。炳子坦,字弘舒。晋太子少傅,平东将军。坦弟柯,字士度。”荀绰《兖州记》曰:“坦,出绍伯父,亡,次兄当袭爵;父爱柯,言名传之,遂承封。时幼小,不能让;及长,悔恨,遂幅巾而居;后虽出身,未尝释也。性纯笃闲雅,好礼无违;存心经诰,博学洽闻。选为濮阳王文学,迁领军长史,丧官。王衍,时为领军,哭之甚恸。”

下一篇:郑浑字文公,河南开封人也。(高)曾祖父众,众父兴,皆为名儒。浑兄泰,与荀攸等谋诛董卓;为扬州刺史,卒。浑将泰小子袤,避难淮南,袁术宾礼甚厚。浑知术必败,时华歆为豫章太守,素与泰善,浑乃渡江投歆。太祖闻其笃行,召为掾。复迁下蔡长、邵陵令。天下未定,民皆剽轻,不念产殖。其生子无以相活,率皆不举。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,课使耕桑;又兼开稻田,重去子之法。民初畏罪,后稍丰给,无不举赡。所育男女,多以“郑”为字。辟为丞相掾、属,迁左冯翊。时梁兴等略吏民千余家,为寇抄;诸县不能御,皆恐惧,寄治郡下。议者悉以为“当移就险”,浑曰:“兴等破散,窜在山阻。虽有随者,率胁从耳。今当广开降路,宣喻恩信;而保险自守,此示弱也。”乃聚敛吏民,治城郭,为守御之备。遂发民逐贼,明赏罚,与要誓;其所得获,以赏。百姓大悦,皆愿捕贼,多得妇女、财物。贼之失妻子者,皆还求降。浑责其得他妇女,然后还其妻子;于是转相寇盗,党与离散。又遣吏民有恩信者,分布山谷告喻。出者相继,乃使诸县长吏,各还本治以安集之。兴等惧,将余众聚鄜城。太祖使夏侯渊就助郡击之;浑率吏民前登,斩兴及其支党。又贼靳富等,胁将夏阳长、邵陵令并其吏民入硙山。浑复讨击破富等,获县长吏,将其所略还。及赵青龙者,杀左内史程休。浑闻,遣壮士就枭其首。前后归附千余家,由是山贼皆平,民安产业。转为上党太守。太祖征汉中,以浑为京兆尹。浑以百姓新集,为制移居之法: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,温信者与孤老为比;勤稼穑,明禁令,以发奸者。由是民安于农,而盗贼止息。及大军入汉中,运转军粮,为最。又遣民田汉中,无逃亡者。太祖益嘉之,复入为丞相掾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