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出为弘农太守。数岁,转赵相,〔一〕以疾去官。〔二〕起家为河东太守。岁余,迁淮北都督护军,复以疾去。恕所在,务存大体而已;其树惠爱,益得百姓欢心,不及于畿。顷之,拜御史中丞。恕在朝廷,以不得当世之和〔1〕,故屡在外任。复出为幽州刺史,加建威将军,使持节,护乌丸校尉。
时征北将军程喜,屯蓟。尚书袁侃等,戒恕曰:“程申伯处先帝之世〔2〕,倾田国让于青州〔3〕;足下今俱杖节使,共屯一城:宜深有以待之。”而恕不以为意。至官未期〔4〕,有鲜卑大人儿〔5〕,不由关塞,径将数十骑诣州〔6〕;州斩所从来小子一人,无表言上〔7〕。喜于是劾奏恕;下廷尉,当死。以父畿勤事水死〔8〕,免为庶人,徙章武郡〔9〕。是岁嘉平元年。〔三〕
恕倜傥任意〔10〕,而思不防患,终致此败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当世:当权者。当指司马懿。杜恕批评孔羡辟司马懿狂悖的弟弟为下属,司马懿不会满意。
〔2〕申伯:程喜的字。
〔3〕倾:倾陷。田国让:指田豫。程喜陷害田豫事,见本书卷二十六《田豫传》。
〔4〕未期(jī):不满一年。
〔5〕大人:首领。
〔6〕州:指州治蓟县。
〔7〕言上:上报。
〔8〕勤事:勤于公事。
〔9〕章武:郡名。郡治在今河北大城县。
〔10〕倜傥(tì tǎng):豪放不羁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魏略》曰:“恕在弘农,宽和有惠爱。及迁,以孟康代恕,为弘农。康字公休,安平人。黄初中,以于郭后有外属,并受九亲赐拜,遂转为散骑侍郎。是时,散骑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选,而康独缘妃嫱,杂在其间,故于时皆共轻之,号为‘阿九’。康既无才敏,因在冗官,博读书传;后遂有所弹驳,其文义雅而切要,众人乃更加意。正始中,出为弘农,领典农校尉。康到官,清己奉职,嘉善而矜不能,省息狱讼,缘民所欲,因而利之。郡领吏二百余人,涉春遣休,常四分遣一;事无宿诺。时出案行,皆豫敕督邮、平水:‘不得令属官遣人探候,修设曲敬。’又不欲烦损吏民,常豫敕吏卒:‘行各持镰,所在自刈马草;不止亭传,露宿树下。’又所从常不过十余人。郡带道路,其诸过宾客,自非公法,无所出给;若知旧造之,自出于家。康之始拜,众人虽知共有志量,以其未尝宰牧,不保其能也;而康恩泽治能乃尔,吏民称歌焉。嘉平末,徙勃海太守。征,入为中书令,后转为监。”
〔二〕《杜氏新书》曰:“恕遂去京师,营宜阳一泉坞,因其垒堑之固,小大家焉。明帝崩时,人多为恕言者。”
〔三〕《杜氏新书》曰:“喜欲恕折节谢己,讽司马宋权,示之以微意。恕答权书曰:‘况示委曲。夫法天下事:以善意相待,无不致快也;以不善意相待,无不致嫌隙也。而议者言:‘凡人天性皆不善,不当待以善意,更堕其调中。’仆得此辈,便欲归蹈沧海乘桴耳,不能自谐在其间也。然以年五十二,不见废弃,颇亦遭明达君子亮其本心;若不见亮,使人刳心著地,正与数斤肉相似,何足有所明?故终不自解说。程征北,功名宿著,在仆前甚多,有人出征北乎!若令下官,事无大小,咨而后行,则非上司弹绳之意;若咨而不从,又非上下相顺之宜: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杀胡之事,天下谓之是邪,是仆谐也;呼为非邪,仆自受之,无所怨咎。程征北明之亦善,不明之亦善,诸君子自共为其心耳,不在仆言也。’喜于是遂深文劾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