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年,徙封东阿。年,复上疏,求存问亲戚,因致其意曰:臣闻天称其高者,以无不覆;地称其广者,以无不载;日月称其明者,以无不照;江海称其大者,以无不容。故孔子曰:“大哉!尧之为君。惟天为大,惟尧则之。”夫天德之于万物,可谓弘广矣;盖尧之为教,先亲后疏,自近及远。其《传》曰:“克明俊德,以亲族;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”及周之文王,亦崇厥化。其《诗》曰:“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;以御于家邦。”是以雍雍穆穆,风人咏之。昔周公吊管、蔡之不咸,广封懿亲以藩屏王室。《传》曰:“周之宗盟,异姓为后。”诚骨肉之恩,爽而不离;亲亲之义,实在敦固。未有义而后其君,仁而遗其亲者也。伏惟陛下:资帝唐钦明之德,体文王翼翼之仁;惠洽椒房,恩昭族;群后百僚,番休递上;执政不废于公朝,下情得展于私室;亲理之路通,庆吊之情展。诚可谓恕己治人,推惠施恩者矣。至于臣者,人道绝绪,禁锢明时,臣窃自伤也。不敢过望交气类,修人事,叙人伦;近且婚媾不通,兄弟(乖)永绝;吉凶之问塞,庆吊之礼废;恩纪之违,甚于路人;隔阂之异,殊于胡越。今臣以切之制,永无朝觐之望;至于注心皇极,结情紫闼,神明知之矣。然“天实为之,谓之何哉”!退惟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,愿陛下沛然垂诏:使诸国庆问,节得展;以叙骨肉之欢恩,全怡怡之笃义;妃妾之家,膏沐之遗,岁得再通;齐义于贵宗,等惠于百司。如此,则古人之所叹,风雅之所咏,复存于圣世矣。臣伏自惟省,岂无锥刀之用?及观陛下之所拔授,若以臣为异姓,窃自料度,不后于朝士矣。若得辞远游,戴武弁;解朱组,佩青绂;驸马、奉车,趣得号;安宅京室,执鞭珥笔;出从华盖,入侍辇毂;承答圣问,拾遗左右:乃臣丹诚之至愿,不离于梦想者也!远慕《鹿鸣》君臣之宴,中咏《常棣》匪他之诫;下思《伐木》友生之义,终怀《蓼莪》罔极之哀。每节之会,块然独处;左右唯仆隶,所对唯妻子;高谈无所与陈,发义无所与展。未尝不闻乐而拊心,临觞而叹息也。臣伏以为:犬马之诚不能动人,譬人之诚不能动天。崩城、陨霜,臣初信之;以臣心况,徒虚语耳!若葵藿之倾叶太阳,虽不为之回光,然终向之者,诚也。窃自比于葵藿;若降天地之施垂光之明者,实在陛下。臣闻《文子》曰:“不为福始,不为祸先。”今之否隔,友于同忧;而臣独倡言者,窃不愿于圣世使有不蒙施之物。有不蒙施之物,必有惨毒之怀;故《柏舟》有“天只”之怨,《谷风》有“弃予”之叹。故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;孟子曰:“不以舜之所以

【原文】

三年〔1〕,徙封东阿。五年〔2〕,复上疏,求存问亲戚〔3〕,因致其意曰:

臣闻天称其高者,以无不覆;地称其广者,以无不载;日月称其明者,以无不照;江海称其大者,以无不容。故孔子曰:“大哉!尧之为君。惟天为大,惟尧则之〔4〕。”夫天德之于万物,可谓弘广矣;盖尧之为教,先亲后疏,自近及远。其《传》曰:“克明俊德〔5〕,以亲九族〔6〕;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〔7〕。”及周之文王,亦崇厥化〔8〕。其《诗》曰:“刑于寡妻〔9〕,至于兄弟;以御于家邦〔10〕。”是以雍雍穆穆〔11〕,风人咏之。昔周公吊管、蔡之不咸〔12〕,广封懿亲以藩屏王室。《传》曰:“周之宗盟〔13〕,异姓为后〔14〕。”诚骨肉之恩,爽而不离〔15〕;亲亲之义,实在敦固。未有义而后其君〔16〕,仁而遗其亲者也〔17〕。伏惟陛下:资帝唐钦明之德,体文王翼翼之仁〔18〕;惠洽椒房〔19〕,恩昭九族;群后百僚〔20〕,番休递上〔21〕;执政不废于公朝,下情得展于私室;亲理之路通,庆吊之情展。诚可谓恕己治人,推惠施恩者矣。

至于臣者,人道绝绪〔22〕,禁锢明时,臣窃自伤也。不敢过望交气类〔23〕,修人事,叙人伦;近且婚媾不通〔24〕,兄弟(乖)〔永〕绝;吉凶之问塞〔25〕,庆吊之礼废;恩纪之违〔26〕,甚于路人;隔阂之异,殊于胡越〔27〕。今臣以一切之制〔28〕,永无朝觐之望;至于注心皇极,结情紫闼〔29〕,神明知之矣。然“天实为之〔30〕,谓之何哉〔31〕”!退惟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〔32〕,愿陛下沛然垂诏〔33〕:使诸国庆问,四节得展;以叙骨肉之欢恩,全怡怡之笃义;妃妾之家,膏沐之遗〔34〕,岁得再通;齐义于贵宗〔35〕,等惠于百司〔36〕。如此,则古人之所叹,风雅之所咏,复存于圣世矣。臣伏自惟省,岂无锥刀之用?及观陛下之所拔授,若以臣为异姓,窃自料度,不后于朝士矣〔37〕。若得辞远游〔38〕,戴武弁〔39〕;解朱组〔40〕,佩青绂〔41〕;驸马、奉车〔42〕,趣得一号〔43〕;安宅京室,执鞭珥笔〔44〕;出从华盖,入侍辇毂;承答圣问,拾遗左右:乃臣丹诚之至愿,不离于梦想者也!远慕《鹿鸣》君臣之宴〔45〕,中咏《常棣》匪他之诫〔46〕;下思《伐木》友生之义〔47〕,终怀《蓼莪》罔极之哀〔48〕。每四节之会,块然独处〔49〕;左右唯仆隶,所对唯妻子;高谈无所与陈,发义无所与展。未尝不闻乐而拊心〔50〕,临觞而叹息也。

臣伏以为:犬马之诚不能动人,譬人之诚不能动天。崩城、陨霜〔51〕,臣初信之;以臣心况〔52〕,徒虚语耳!若葵藿之倾叶太阳〔53〕,虽不为之回光〔54〕,然〔终〕向之者,诚也。窃自比于葵藿;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,实在陛下。

臣闻《文子》曰〔55〕:“不为福始,不为祸先。”今之否隔〔56〕,友于同忧〔57〕;而臣独倡言者,窃不愿于圣世使有不蒙施之物。有不蒙施之物,必有惨毒之怀〔58〕;故《柏舟》有“天只”之怨〔59〕,《谷风》有“弃予”之叹〔60〕。故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;孟子曰〔61〕:“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其君者,不敬其君者也。”臣之愚蔽,固非虞、伊;至于欲使陛下崇光被时雍之美〔62〕,宜缉熙章明之德者〔63〕,是臣&&之诚,窃所独守。实怀鹤立企伫

之心;敢复陈闻者,冀陛下傥发天聪而垂神听也。

诏报曰:“盖教化所由,各有隆弊,非皆善始而恶终也,事使之然。故夫忠厚仁及草木,则《行苇》之诗作〔64〕;恩泽衰薄不亲九族,则《角弓》之章刺〔65〕。今令诸国兄弟,情理简怠;妃妾之家,膏沐疏略:朕纵不能敦而睦之,王援古喻义备悉矣。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?夫明贵贱,崇亲亲〔66〕;礼贤良,顺少长:国之纲纪。本无禁锢诸国通问之诏也;矫枉过正,下吏惧谴,以至于此耳。已敕有司:如王所诉。”

【注释】

〔1〕三年:太和三年(公元 229)。

〔2〕五年:太和五年(公元231)。

〔3〕存问:看望问候。

〔4〕则之:效法上天。这三句话出自《论语·泰伯》。

〔5〕克明俊德:能够识别提拔同族中才德兼备的人。

〔6〕九族:指高祖、曾祖、祖、父、自己、儿、孙、曾孙、玄孙九代人发展起来的同姓宗族。

〔7〕平章:辨别分清。百姓:百官的同姓宗族关系。以上四句话出自《尚书·尧典》。

〔8〕厥化:指尧“先亲后疏,由近及远”的这种教化。

〔9〕刑于寡妻:首先对自己的嫡妻作示范。

〔10〕御于家邦:治理家族和国家。以上三句诗出自《诗经·思齐》。

〔11〕雍雍:和睦。《诗经·思齐》中还有“雍雍在宫”一句,是说周文王对家族态度和睦。穆穆:态度端庄恭敬。《诗经·文王》有“穆穆文王”的句子。

〔12〕吊:伤感。不咸:不和睦。

〔13〕宗盟:有同姓诸侯参加的盟会。

〔14〕为后:在排列次序上位于后面。这两句话出自《左传》隐公十一年。

〔15〕爽:犯有过失。

〔16〕义而后其君:忠义的臣下会怠慢君主。

〔17〕仁而遗其亲:仁慈的君主会遗弃亲属。

〔18〕翼翼:恭敬谨慎的样子。

〔19〕椒房:指后妃。

〔20〕群后:诸侯。指曹氏宗族中关系比较疏远的成员和异姓当中享有封爵的人。分居在各自封国的宗室近亲王公不在此列。

〔21〕番休:轮番休息。递上:依次入宫侍从皇帝。

〔22〕人道:人际交往。

〔23〕气类:志趣投合的朋友。

〔24〕婚媾:婚姻。

〔25〕问:消息。

〔26〕恩纪:人情。

〔27〕胡越:胡是北方少数族的泛称,越是南方的少数族,比喻无法来往。

〔28〕一切:不问情况一刀切。

〔29〕紫闼:宫门。指代皇帝。

〔30〕天实为之:上天造成这样。

〔31〕谓之何哉:还能说什么。这两句诗出自《诗经·北门》。

〔32〕戚戚具尔:《诗经·行苇》有“戚戚兄弟,莫远具尔”的诗句,意思是亲爱的兄弟之间不要疏远,应当亲近。

〔33〕沛然:大雨倾泻的样子。这里指断然决定。

〔34〕膏沐:搽头发的油和洗头发的液体。遗(wèi):赠送。

〔35〕贵宗:宗室远亲中的显贵,如曹洪、曹爽等人。

〔36〕百司:百官。

〔37〕朝士:朝廷士大夫。

〔38〕辞远游:脱掉远游冠。远游冠是亲王戴的礼帽。

〔39〕武弁:武官所戴的礼帽。

〔40〕朱组:即朱红色的印章绶带。

〔41〕青绂:即印章上的青色绶带。当时九卿、中二千石、二千石、比二千石等官员享用银印青绂。

〔42〕驸马、奉车:即驸马都尉、奉车都尉。二者是皇帝的侍从武官,都属比二千石这一级,上文的“戴武弁”、“佩青绂”就针对二者而言。

〔43〕趣:尽快。

〔44〕珥(ěr)笔:把笔插在冠帽的旁边。这是为了随时记录皇帝的指示。

〔45〕《鹿鸣》:《诗经》篇名。这是周代君主设宴款待群臣嘉宾时唱的歌。

〔46〕《常棣》:《诗经》篇名。这首诗阐明兄弟之间应当友爱。匪他:《诗经·頍弁》有“兄弟匪他”的句子,意思是好酒好菜只招待亲兄弟而不是其他人。

〔47〕《伐木》:《诗经》篇名。这是宴请亲戚朋友时唱的歌。友生:友人。《伐木》一诗中用的词语。

〔48〕《蓼莪》:《诗经》篇名。这首诗写一个人受外来因素阻碍未能奉养父母,而父母不幸去世时的悲痛。罔极:无穷。《蓼莪》一诗用的词语。这时曹植的生母卞太后也死了,所以他用了《蓼莪》的典故。

〔49〕块然:孤独的样子。

〔50〕拊心:内心悲伤时的动作。

〔51〕崩城:传说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战死,他的妻子到遗体所在的城下哭了十天,城墙也受到感动而崩溃。见刘向《列女传·贞顺》。这一传说多种古书都有记载,细节略有不同,或说是杞梁遗体运回齐国都城,他的妻子痛哭而城崩。后来,这就演化成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。陨霜:战国时燕国的邹衍尽忠于燕惠王,但惠王听信谗言,把他关进监狱。邹衍仰天大哭,据说感动了上天,夏季也突然降霜。见王充《论衡·感应》。

〔52〕况:比拟。

〔53〕葵:蔬菜名。藿:豆叶。

〔54〕回光:把光线转过来专门照耀葵藿。

〔55〕《文子》:书名。春秋时辛妍著。辛妍字文子。原书多有残缺,现存的《文子》已非原本。1973 年在河北定州市汉墓中,有《文子》竹简出土。

〔56〕否(bǐ)隔:闭塞阻隔。

〔57〕友于:指兄弟。《论语·为政》有“友于兄弟”的句子。

〔58〕惨毒:悲痛。

〔59〕《柏舟》:《诗经》篇名。天只:天呵。“只”是语气词。《柏舟》有“母也天只”的句子。

〔60〕《谷风》:《诗经》篇名。弃予:抛弃我。《谷风》有“女转弃予”的句子。

〔61〕孟子曰:下面两句出自《孟子·离娄上》。

〔62〕光被:《尚书·尧典》有“光被时雍”一句,意思是光芒照耀四方。时雍:和睦。

〔63〕缉熙:光明。

〔64〕行苇:《诗经》篇名。

〔65〕《角弓》:《诗经》篇名。刺:讽刺。曹植的上疏中大量引用《诗经》,曹叡在答诏中也模仿他。但这只是表面文章,此后曹植的处境并无改善。

〔66〕亲亲:这里指亲属。

上一篇:太和元年,徙封浚仪。年,复还雍丘。植常自愤怨,抱利器而无所施;上疏,求自试曰:臣闻士之生世,入则事父,出则事君:事父尚于荣亲,事君贵于兴国。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,仁君不能蓄无用之臣。夫论德而授官者,成功之君也;量能而受爵者,毕命之臣也。故君无虚授,臣无虚受;虚授谓之谬举,虚受谓之尸禄:《诗》之“素餐”所由作也。昔虢不辞两国之任,其德厚也;旦、奭不让燕、鲁之封,其功大也。今臣蒙国重恩,世于今矣。正值陛下升平之际,沐浴圣泽,潜润德教,可谓厚幸矣。而窃位东藩,爵在上列;身被轻暖,口厌百味;目极华靡,耳倦丝竹者,爵重禄厚之所致也。退念古之(授)受爵禄者,有异于此;皆以功勤济国,辅主惠民。今臣无德可述,无功可纪;若此终年无益国朝,将挂风人“彼其”之讥:是以上惭玄冕,俯愧朱绂。方今天下统,州晏如;而顾西有违命之蜀,东有不臣之吴。使边境未得脱甲,谋士未得高枕者,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。故启灭有扈而夏功昭,成克商、奄而周德著。今陛下以圣明统世,将欲卒文、武之功,继成、康之隆;简贤授能,以方叔、召虎之臣镇御境,为国爪牙者,可谓当矣。然而高鸟未挂于轻缴,渊鱼未悬于钩饵者,恐钓射之术或未尽也。昔耿弇不俟光武,亟击张步,言不以贼遗于君父。故车右伏剑于鸣毂,雍门刎首于齐境;若此士,岂恶生而尚死哉?诚忿其慢主而陵君也!夫君之宠臣,欲以除患兴利;臣之事君,必以杀身靖乱,以功报主也。昔贾谊弱冠,求试属国,请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;终军以妙年使越,欲得长缨缨其王,羁致北阙。此臣,岂好为夸主而耀世哉?志或郁结,欲逞其才力,输能于明君也!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,辞曰:“匈奴未灭,臣无以家为!”固夫忧国忘家,捐躯济难,忠臣之志也。今臣居外,非不厚也;而寝不安席,食不遑味者,伏以方未克为念。伏见先武皇帝武臣宿将,年耆即世者有闻矣。虽贤不乏世,宿将、旧卒,犹习战陈;窃不自量,志在效命,庶立毛发之功,以报所受之恩。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,效臣锥刀之用:使得西属大将军,当校之队;若东属大司马,统偏(舟)师之任;必乘危蹈险,骋舟奋骊;突刃触锋,为士卒先。虽未能擒权馘亮,庶将虏其雄率,歼其丑类;必效须臾之捷,以灭终身之愧;使名挂史笔,事列朝策:虽身分蜀境,首悬吴阙,犹生之年也。如微才弗试,没世无闻;徒荣其躯而丰其体,生无益于事,死无损于数;虚荷上位而忝重禄,禽息鸟视,终于白首:此徒圈牢之养物,非臣之所志也。流闻东军失备,师徒小衂
下一篇:植复上疏,陈审举之义,曰:臣闻天地协气而万物生,君臣合德而庶政成。帝之世非皆智,季之末非皆愚;用与不用,知与不知也。既时有举贤之名,而无得贤之实,必各援其类而进矣。谚曰:“相门有相,将门有将。”夫相者,文德昭者也;将者,武功烈者也。文德昭,则可以匡国朝,致雍熙,稷、契、夔、龙是也;武功烈,则所以征不庭,威夷,南仲、方叔是矣。昔伊尹之为媵臣,至贱也;吕尚之处屠钓,至陋也。及其见举于汤武、周文,诚道合志同,玄谟神通;岂复假近习之荐,因左右之介哉!《书》曰:“有不世之君,必能用不世之臣;用不世之臣,必能立不世之功。”殷、周王是矣。若夫龌龊近步,遵常守故,安足为陛下言哉!故阴阳不和,光不畅,官旷无人,庶政不整者,司之责也;疆埸骚动,方隅内侵,没军丧众,干戈不息者,边将之忧也。岂可虚荷国宠而不称其任哉!故任益隆者负益重,位益高者责益深;《书》称“无旷庶官”,《诗》有“职思其忧”:此其义也。陛下体天真之淑圣,登神机以继统;冀闻康哉之歌,偃武(行)修文之美。而数年以来,水旱不时,民困衣食;师徒之发,岁岁增调;加东有覆败之军,西有殪没之将:至使蚌蛤浮翔于淮、泗,鼲鼬喧哗于林木。臣每念之,未尝不辍食而挥餐,临觞而扼腕矣!昔汉文发代,疑朝有变。宋昌曰:“内有朱虚、东牟之亲;外有齐、楚、淮南、琅邪:此则磐石之宗,愿王勿疑!”臣伏惟陛下远览姬文虢之援,中虑周成召、毕之辅,下存宋昌磐石之固。昔骐骥之于吴坂,可谓困矣;及其伯乐相之,孙邮御之,形体不劳而坐取千里。盖伯乐善御马,明君善御臣;伯乐驰千里,明君致太平:诚任贤使能之明效也。若朝司唯良,万机内理;武将行师,方难克弭:陛下可得雍容都城,何事劳动銮驾,暴露于边境哉!臣闻羊质虎皮,见草则悦,见豺则战,忘其皮之虎也。今置将不良,有似于此。故语曰:“患为之者不知,知之者不得为也。”昔乐毅奔赵,心不忘燕;廉颇在楚,思为赵将。臣生乎乱,长乎军,又数承教于武皇帝,伏见行师用兵之要,不必取孙、吴而暗与之合。窃揆之于心,常愿得奉朝觐,排金门,蹈玉陛;列有职之臣,赐须臾之(问)间;使臣得散所怀,摅舒蕴积:死不恨矣。被鸿胪所下发士息书,期会甚急。又闻豹尾已建,戎轩鹜驾,陛下将复劳玉躬,扰挂神思。臣诚竦息,不遑宁处。愿得策马执鞭,首当尘露;撮风后之奇,接孙、吴之要,追慕卜商起予左右,效命先驱,毕命轮毂:虽无大益,冀有小补。然天高听远,情不上通;徒独望青云而拊心,仰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