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文帝即王位,诛丁仪、丁廙,并其男口;植与诸侯,并就国。黄初年,监国谒者灌均希指,奏植“醉酒悖慢,劫胁使者”。有司请治罪;帝以太后故,贬爵安乡侯。其年,改封鄄城侯。年,立为鄄城王,邑千百户。

【原文】

文帝即王位,诛丁仪、丁廙,并其男口;〔一〕植与诸侯,并就国。

黄初二年,监国谒者灌均希指〔1〕,奏植“醉酒悖慢,劫胁使者”。有司请治罪〔2〕;帝以太后故〔3〕,贬爵安乡侯。〔二〕其年,改封鄄城侯。三年〔4〕,立为鄄城王,邑二千五百户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监国谒者:曹魏官名。受皇帝指派,专门监视宗室王侯王公的言行。当时负有监视宗室王公言行责任的官员,一是王公下属之中的文学、防辅,二是封地所在的地方行政长官,三是皇帝特派的监国谒者。如果出现问题,都将受到严厉惩罚。希指:迎合心意。

〔2〕治罪:当时执法官员拟判曹植死刑。

〔3〕以太后故:由于卞太后不同意。

〔4〕三年:黄初三年(公元 222)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魏略》曰:“丁仪字正礼,沛郡人也。父冲,宿与太祖亲善。时随乘舆,见国家未定,乃与太祖书曰:‘足下平生,常喟然有匡佐之志,今其时矣。’是时张杨适还河内,太祖得其书;乃引军迎天子,东诣许,以冲为司隶校尉。后,数来过诸将饮,酒美不能止,醉烂肠死。太祖以冲前见开导,常德之。闻仪为令士,虽未见,欲以爱女妻之,以问五官将。五官将曰:‘女人观貌;而正礼,目不便,诚恐爱女未必悦也。以为不如与伏波子楙。’太祖从之。寻辟仪为掾,到,与论议,嘉其才朗,曰:‘丁掾,好士也!即使其两目盲,尚当与女,何况但眇?是吾儿误我。’时,仪亦恨不得尚公主,而与临淄侯亲善,数称其奇才。太祖既有意欲立植,而仪又共赞之。及太子立,欲治仪罪,转仪为右刺奸掾,欲仪自裁;而仪不能,乃对中领军夏侯尚叩头求哀。尚为涕泣而不能救。后遂因职事收付狱,杀之。”

廙字敬礼,仪之弟也。《文士传》曰:“廙少有才姿,博学洽闻。初辟公府。建安中,为黄门侍郎。廙尝从容谓太祖曰:‘临淄侯,天性仁孝,发于自然;而聪明智达,其殆庶几;至于博学渊识,文章绝伦。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,不问少长,皆愿从其游,而为之死;实天所以钟福于大魏,而永授无穷之祚也。’欲以劝动太祖。太祖答曰:‘植,吾爱之,安能若卿言?吾欲立之为嗣,何如?’廙曰:‘此国家之所以兴衰,天下之所以存亡,非愚劣琐贱者所敢与及。廙闻知臣莫若于君,知子莫若于父。至于君不论明暗,父不问贤愚,而能常知其臣子者何?盖由相知非一事一物,相尽非一旦一夕;况明公加之以圣哲,习之以人子?今发明达之命,吐永安之言;可谓上应天命,下合人心;得之于须臾,垂之于万世者也。廙不避斧钺之诛,敢不尽言!’太祖深纳之。”

〔二〕《魏书》载诏曰:“植,朕之同母弟。朕于天下无所不容,而况植乎?骨肉之亲,舍而不诛;其改封植。”

四年〔1〕,徙封雍丘王。其年,朝京都,上疏曰:

臣自抱衅归藩〔2〕,刻肌刻骨,追思罪戾;昼分而食〔3〕,夜分而寝〔4〕。诚以天网不可重罹,圣恩难可再恃。窃感《相鼠》之篇无礼遄死之义〔5〕,形影相吊,五情愧赧〔6〕!以罪弃生,则违古贤“夕改”之劝〔7〕;忍活苟全,则犯诗人“胡颜”之讥〔8〕。伏惟陛下德象天地,恩隆父母;施畅春风,泽如时雨。是以不别荆棘者〔9〕,庆云之惠也〔10〕;七子均养者,尸鸠之仁也〔11〕;舍罪责功者〔12〕,明君之举也;矜愚爱能者〔13〕,慈父之恩也。是以愚臣徘徊于恩泽而不能自弃者也。前奉诏书,臣等绝朝〔14〕;心离志绝,自分黄耈无复执珪之望〔15〕。不图圣诏,猥垂齿召〔16〕;至止之日〔17〕,驰心辇毂〔18〕。僻处西馆〔19〕,未奉阙廷〔20〕;踊跃之怀〔21〕,瞻望反仄〔22〕,谨拜表献诗二篇。

其辞曰:“於穆显考〔23〕,时惟武皇;受命于天,宁济四方。朱旗所拂,九土披攘〔24〕;玄化滂流〔25〕,荒服来王〔26〕:超商越周,与唐比踪。笃生我皇〔27〕,奕世载聪〔28〕;武则肃烈〔29〕,文则时雍〔30〕;受禅炎汉,(临君)〔君临〕万邦。万邦既化,率由旧则〔31〕;广命懿亲〔32〕,以藩王国。帝曰:‘尔侯〔33〕,君兹青土〔34〕;奄有海滨,方周于鲁〔35〕。’车服有辉,旗章有叙〔36〕;济济俊乂,我弼我辅。伊予小子〔37〕,恃宠骄盈;举挂时网〔38〕,动乱国经〔39〕。作藩作屏,先轨是隳〔40〕;傲我皇使,犯我朝仪。国有典刑〔41〕,我削我黜;将置于理〔42〕,元凶是率〔43〕。明明天子,时笃同类〔44〕;不忍我刑〔45〕,暴之朝肆〔46〕;违彻执宪,哀予小子;改封兖邑〔47〕,于河之滨。股肱弗置,有君无臣;荒淫之阙,谁弼予身?茕茕仆夫〔48〕,于彼冀方〔49〕;嗟予小子,乃罹斯殃!赫赫天子,恩不遗物〔50〕;冠我玄冕〔51〕,腰我朱绂〔52〕。朱绂光大,使我荣华;剖符授玉〔53〕,王爵是加。仰齿金玺〔54〕,俯执圣策〔55〕;皇恩过隆,祗承怵惕〔56〕。咨我小子〔57〕,顽凶是婴〔58〕;逝惭陵墓〔59〕,存愧阙廷。匪敢傲德〔60〕,实恩是恃〔61〕;威灵改加,足以没齿〔62〕。昊天罔极〔63〕,性命不图〔64〕;常惧颠沛〔65〕,抱罪黄垆〔66〕。愿蒙矢石,建旗东岳〔67〕;庶立毫厘,微功自赎。危躯授命〔68〕,知足免戾〔69〕;甘赴江、湘〔70〕,奋戈吴、越〔71〕。天启其衷〔72〕,得会京畿;迟奉圣颜〔73〕,如渴如饥。心之云慕,怆矣其悲;天高听卑〔74〕,皇肯照微〔75〕?”

又曰:“肃承明诏,应会皇都;星陈夙驾〔76〕,秣马脂车〔77〕。命彼掌徒〔78〕,肃我征旅;朝发鸾台〔79〕,夕宿兰渚〔80〕。芒芒原隰,祁祁士女〔81〕;经彼公田,乐我稷黍。爰有樛木〔82〕,重阴匪息〔83〕;虽有餱粮〔84〕,饥不遑食。望城不过,面邑匪游〔85〕;仆夫警策〔86〕,平路是由。玄驷蔼蔼〔87〕,扬镳漂沫〔88〕;流风翼衡〔89〕,轻云承盖〔90〕。涉涧之滨,缘山之隈〔91〕;遵彼河浒〔92〕,黄坂是阶〔93〕。西济关谷,或降或升;騑骖倦路〔94〕,再寝再兴〔95〕。

将朝圣皇,匪敢晏宁;弭节长骛〔96〕,指日遄征〔97〕。前驱举燧〔98〕,后乘抗旌;轮不辍运,鸾无废声〔99〕。

爰暨帝室〔100〕,税此西墉〔101〕;嘉诏未赐,朝觐莫从。

仰瞻城阈〔102〕,俯惟阙廷;长怀永慕,忧心如酲〔103〕!”

帝嘉其辞义,优诏答勉之〔104〕。〔一〕

六年,帝东征;还,过雍丘,幸植宫,增户五百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四年:黄初四年(公元 223)。

〔2〕抱衅归藩:带着罪过回到自己的封国。

〔3〕昼分:中午。

〔4〕夜分:半夜。

〔5〕相鼠:《诗经》中的一篇。诗中有“相鼠有体,人而无礼。人而无礼,胡不遄死(何不赶快死)”的句子。

〔6〕五情:人的五种情感,即喜、怒、哀、乐、怨。五情愧赧指所有的情感都化成了惭愧,使得脸上发红。

〔7〕古贤:指曾子。曾子说过“君子朝有过,夕改,则与之”的话。

〔8〕胡颜:即何颜。意思是有什么脸面。前面所引的《相鼠》中“胡不遄死”一句,当时有人解释为有什么脸面再活而不赶快去死。

〔9〕不别荆棘:并不因为是荆棘就厌弃不管。

〔10〕庆云:祥瑞的云气。古代认为庆云出现就会普降甘露,滋润地上的植物。

〔11〕尸鸠:即鸤鸠。一种具有爱心的鸟。据说这种鸟哺养幼雏时,早上是从上到下,黄昏是从下到上,以求平均。《诗经》有《鸤鸠》篇。

〔12〕责功:要求建立功劳。

〔13〕矜:怜悯。

〔14〕绝朝:离开朝廷回封国。

〔15〕分(fèn):料想。黄耈(gǒu):指年老。珪:一种上尖下方的玉版。诸侯入朝天子时拿在手中。

〔16〕不图:没有想到。猥:谦词。表示对方是屈尊就卑。齿召:收容召见。

〔17〕至止:到达。

〔18〕辇毂:皇帝的座车。这里指代皇帝曹丕。

〔19〕西馆:位于洛阳城西专门供来朝诸侯暂住的馆舍。

〔20〕阙廷:也指代曹丕。

〔21〕踊跃:形容心情激动。

〔22〕反仄:在床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。

〔23〕於(wū):表示赞美的叹词。穆:美好。显考:指曹操。

〔24〕九土:九州。披攘:归服。

〔25〕玄化:指道德上的潜移默化。滂流:遍及各地。

〔26〕荒服:最边远的地区。来王:前来朝觐。

〔27〕笃生:(继曹操之后)又诞生。我皇:指曹丕。

〔28〕奕世:累世。载:又。载聪指曹操聪慧,曹丕也聪慧。

〔29〕肃烈:武功显赫的样子。

〔30〕时雍:社会和谐的样子。

〔31〕率:遵循。旧则:过去的制度。指分封制。

〔32〕懿亲:至亲。指兄弟。

〔33〕尔侯:指封临淄侯的曹植。

〔34〕君:拥有。青土:曹植的封地临淄,属青州的齐郡。

〔35〕方周于鲁:就像鲁国与周王朝的关系一样。

〔36〕叙:等级。

〔37〕伊:句首语气词。予小子:我小子。曹植的自称。

〔38〕时网:当今的法律。

〔39〕国经:国法。

〔40〕先轨:先前传下来的规范。隳(huī):破坏。这一句中,“隳”的宾语“先轨”,在结构助词“是”的帮助下提到句首,达到强调的目的。类似句式下文还可见到。

〔41〕典刑:典章法制。

〔42〕理:执法机关。

〔43〕率:捕捉。

〔44〕笃:深深爱护。

〔45〕刑:指处死刑。

〔46〕暴(pù):暴露。朝肆:即朝市。处死罪犯并陈列尸体示众的地方。常在城内集市的广场上进行。

〔47〕兖邑:指鄄城县。鄄城县属兖州,在黄河南岸边。

〔48〕茕茕(qióng qióng):孤独的样子。仆夫:驾车的仆人。

〔49〕冀方:冀州。曹植改封鄄城王后,被东郡太守和下属防辅告发有不轨行为,魏文帝把他移到冀州的邺县禁闭了一段时间后,才又放他回封地。

〔50〕遗:漏掉。

〔51〕玄冕:黑色的礼冠。在软帽的顶部加上一块水平的板,板长一尺二寸,宽七寸,前端圆形,后端方形,两端悬挂珠串。板的上平面为黑色,故称玄冕。天子和诸侯百官通用,区别只是在两端悬挂的珠串数量和材质上。这种珠串叫旒。天子前后各十二旒,白玉珠;三公诸侯九旒,青玉珠;九卿七旒,黑玉珠。

〔52〕朱绂(fú):即朱绶。印章上系的红绶带。按当时制度,皇太子和宗室诸王为金印朱绂。

〔53〕剖符:朝廷分封诸侯时,把合二为一的符分开,给一半与受封者作为凭信,这叫剖符。授玉:授给玉珪。

〔54〕齿金玺:列入享用金玺者的行列。

〔55〕策:指封爵的文书。

〔56〕祗承:恭敬承受。怵惕:恐惧谨慎。

〔57〕咨:句首叹词。

〔58〕婴:被缠绕。

〔59〕逝:死。陵墓:这里指代曹操。

〔60〕傲德:傲视皇帝的德泽。

〔61〕实:实在是。

〔62〕没齿:直到年龄的终了。

〔63〕罔极:没有穷尽。《诗经·蓼莪》形容父母的恩德,有“欲报之德,昊天无极”的句子。这里用来形容皇帝对自己的大恩大德。

〔64〕不图:不能预测。

〔65〕颠沛:倒下。指死亡。

〔66〕黄垆:黄泉下的黑土。指坟墓。

〔67〕建旗:古代领兵将军的大营要建立大牙旗,这里用建旗代指领兵。

〔68〕危躯授命:身临危险甚至献出生命。

〔69〕戾:罪过。

〔70〕江、湘:指孙吴占领的荆州。

〔71〕吴、越:指孙吴占领的扬州。

〔72〕天:比喻皇帝。衷:内心。

〔73〕迟:等待。

〔74〕听卑:可以听到低处的声音。这句是说高高在上的皇帝能够了解自己的心情。

〔75〕肯:可以。照微:洞察我内心的诚意。

〔76〕星陈:星夜准备行装。夙驾:一早就驾车出发。

〔77〕秣马:给马喂饲料。脂车:用油脂润滑车轴。

〔78〕掌徒:掌管仆役的人。

〔79〕鸾台:鸾鸟栖息的高台。

〔80〕兰渚:兰草生长的洲渚。曹植得到入京朝见的通知后非常高兴,所以用鸾台、兰渚这种美好词语来表示这种心情。

〔81〕祁祁:人多的样子。

〔82〕樛(jiū)木:枝条向下弯垂的树木。

〔83〕重阴:浓荫。

〔84〕餱(hóu)粮:干粮。

〔85〕面:面临。

〔86〕警策:对马呵斥挥鞭。

〔87〕蔼蔼:精力旺盛的样子。

〔88〕漂沫:奔跑得口流白沫。

〔89〕翼衡:扶持车轭。

〔90〕承盖:支撑车盖。

〔91〕隈(wēi):弯道。

〔92〕浒:水边。

〔93〕黄坂:黄土坡。阶:登上。

〔94〕騑骖:用四匹马拉车时,外边两侧的两匹马叫騑,又叫骖。

〔95〕再寝再兴:不断地睡下休息和起床赶路。

〔96〕弭节长骛:按着节拍不断前进。

〔97〕指日遄征:计算着日程急急赶路。

〔98〕举燧:举起火把。指赶夜路。

〔99〕鸾:车铃铛。废声:声音停止。

〔100〕暨:到达。帝室:皇都。

〔101〕税:住宿。西墉:西城。

〔102〕城阈(yù):城门。

〔103〕酲(chéng):酒醉后神志恍惚。

〔104〕优诏:措辞温和表示嘉许的诏书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魏略》曰:“初,植未到关,自念有过,宜当谢帝;乃留其从官著关东,单将两三人微行;入见清河长公主,欲因主谢。而关吏以闻,帝使人逆之,不得见。太后以为自杀也,对帝泣。会植科头负斧锧,徒跣诣阙下,帝及太后乃喜。及见之,帝犹严颜色;不与语,又不使冠履。植伏地泣涕,太后为不乐。诏乃听复王服。”《魏氏春秋》曰:“是时,待遇诸国法峻。任城王暴薨,诸王既怀友于之痛;植及白马王彪还国,欲同路东归,以叙隔阔之思,而监国使者不听。植发愤告离而作诗曰:‘谒帝承明庐,逝将归旧疆。清晨发皇邑,日夕过首阳。伊、洛旷且深,欲济川无梁;泛舟越洪涛,怨彼东路长。回顾恋城阙,引领情内伤。大谷何寥廓!山树郁苍苍。霖雨泥我途,流潦浩从横;中逵绝无轨,改辙登高冈。修坂造云日,我马玄以黄。玄黄犹能进,我思郁以纡。郁纡将何念?亲爱在离居。本图相与偕,中更不克俱。鸱枭鸣衡轭,豺狼当路衢。苍蝇间白黑,谗巧(反)〔令〕亲疏。欲还绝无蹊,揽辔止踟蹰。踟蹰亦何留,相思无终极:秋风发微凉,寒蝉鸣我侧。原野何萧条!白日忽西匿。孤兽走索群,衔草不遑食;归鸟赴高林,翩翩厉羽翼。感物伤我怀,抚心长叹息!叹息亦何为,天命与我违。奈何念同生,一往形不归!孤魂翔故域,灵柩寄京师。存者勿复过,亡没身自衰。人生处一世,忽若朝露晞。年在桑榆间,影响不能追。自顾非金石,咄咤令心悲!心悲动我神,弃置莫复陈。丈夫志四海,万里犹比邻。恩爱苟不亏,在远分日亲。何必同衾帱,然后展殷勤?〔忧思成疾疚,无乃儿女仁。〕仓猝骨肉情,能不怀苦辛!苦辛何虑思,天命信可疑。虚无求列仙,松子久吾欺。变故在斯须,百年谁能持?离别永无会,执手将何时?王其爱玉体,俱享黄发期!收涕即长途,援笔从此辞。’”

下一篇:太和元年,徙封浚仪。年,复还雍丘。植常自愤怨,抱利器而无所施;上疏,求自试曰:臣闻士之生世,入则事父,出则事君:事父尚于荣亲,事君贵于兴国。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,仁君不能蓄无用之臣。夫论德而授官者,成功之君也;量能而受爵者,毕命之臣也。故君无虚授,臣无虚受;虚授谓之谬举,虚受谓之尸禄:《诗》之“素餐”所由作也。昔虢不辞两国之任,其德厚也;旦、奭不让燕、鲁之封,其功大也。今臣蒙国重恩,世于今矣。正值陛下升平之际,沐浴圣泽,潜润德教,可谓厚幸矣。而窃位东藩,爵在上列;身被轻暖,口厌百味;目极华靡,耳倦丝竹者,爵重禄厚之所致也。退念古之(授)受爵禄者,有异于此;皆以功勤济国,辅主惠民。今臣无德可述,无功可纪;若此终年无益国朝,将挂风人“彼其”之讥:是以上惭玄冕,俯愧朱绂。方今天下统,州晏如;而顾西有违命之蜀,东有不臣之吴。使边境未得脱甲,谋士未得高枕者,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。故启灭有扈而夏功昭,成克商、奄而周德著。今陛下以圣明统世,将欲卒文、武之功,继成、康之隆;简贤授能,以方叔、召虎之臣镇御境,为国爪牙者,可谓当矣。然而高鸟未挂于轻缴,渊鱼未悬于钩饵者,恐钓射之术或未尽也。昔耿弇不俟光武,亟击张步,言不以贼遗于君父。故车右伏剑于鸣毂,雍门刎首于齐境;若此士,岂恶生而尚死哉?诚忿其慢主而陵君也!夫君之宠臣,欲以除患兴利;臣之事君,必以杀身靖乱,以功报主也。昔贾谊弱冠,求试属国,请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;终军以妙年使越,欲得长缨缨其王,羁致北阙。此臣,岂好为夸主而耀世哉?志或郁结,欲逞其才力,输能于明君也!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,辞曰:“匈奴未灭,臣无以家为!”固夫忧国忘家,捐躯济难,忠臣之志也。今臣居外,非不厚也;而寝不安席,食不遑味者,伏以方未克为念。伏见先武皇帝武臣宿将,年耆即世者有闻矣。虽贤不乏世,宿将、旧卒,犹习战陈;窃不自量,志在效命,庶立毛发之功,以报所受之恩。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,效臣锥刀之用:使得西属大将军,当校之队;若东属大司马,统偏(舟)师之任;必乘危蹈险,骋舟奋骊;突刃触锋,为士卒先。虽未能擒权馘亮,庶将虏其雄率,歼其丑类;必效须臾之捷,以灭终身之愧;使名挂史笔,事列朝策:虽身分蜀境,首悬吴阙,犹生之年也。如微才弗试,没世无闻;徒荣其躯而丰其体,生无益于事,死无损于数;虚荷上位而忝重禄,禽息鸟视,终于白首:此徒圈牢之养物,非臣之所志也。流闻东军失备,师徒小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