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评曰:子各于其术精矣,其用思妙矣;然君子(算)等役心神,宜于大者远者。是以有识之士,舍彼而取此也。

【原文】

评曰:三子各于其术精矣,其用思妙矣;然君子(算)〔等〕役心神〔1〕,宜于大者远者。是以有识之士,舍彼而取此也。〔一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等役心神:同样是耗费心神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孙盛曰:“夫玄览未然,逆鉴来事,虽裨灶、梓慎其犹病诸,况术之下此者乎?吴史书达知东南当有王气,故轻举济江。魏承汉绪,受命中畿;达不能预睹兆萌,而流窜吴越。又不知吝术之鄙,见薄于时;安在其能逆睹天道而审帝王之符瑞哉!昔圣王观天地之文,以画八卦之象;故亹亹成于蓍策,变化形乎六爻;是以三《易》虽殊,卦繇理一。安有回转一筹,可以钩深测隐?意对逆占,而能遂知来物者乎?流俗好异,妄设神奇;不幸之中,仲尼所弃。是以君子志其大者,无所取诸。”

臣松之以为:盛云“君子志其大者,无所取诸”,故评家之旨,非新声也。其余所讥,则皆为非理。自中原酷乱,至于建安;数十年间,生民殆尽:比至小康,皆百死之余耳。江左虽有兵革,不能如中国之甚也;焉知达不算其安危,知祸有多少,利在东南,以全其身乎?而责不知魏氏将兴,流播吴越;在京房之筹,犹不能自免刑戮,况达但以秘术见薄,在悔吝之间乎!古之道术,盖非一方;探赜之功,岂惟六爻?苟得其要,则可以易而知之矣;回转一筹,胡足怪哉!达之推算,穷其要妙以知幽测隐,何愧于古?而以裨、梓限之,谓达为妄,非笃论也。

《抱朴子》曰:“时有葛仙公者,每饮酒醉,常入人家门前陂水中卧,竟日乃出。曾从吴主别到洌洲,还,遇大风,百官船多没;仙公船亦沉沦,吴主甚怅恨。明日使人钩求公船,而登高以望焉。久之,见公步从水上来,衣履不沾,而有酒色。既见而言曰:‘臣昨侍从而伍子胥见请,暂过设酒,忽忽不得,即委之。’又有姚光者,有火术。吴主身临试之:积荻数千束,使光坐其上;又以数千束荻裹之,因猛风而燔之。荻了尽,谓光当已化为烬;而光端坐灰中,振衣而起,把一卷书。吴主取其书视之,不能解也。”

又曰:“吴景帝有疾,求觋视者。得一人,景帝欲试之。乃杀鹅而埋于苑中,架小屋,施床几,以妇人屐履服物著其上。乃使觋视之,告曰:‘若能说此冢中鬼妇人形状者,当加赏而即信矣。’竟日尽夕,无言。帝推问之急,乃曰:‘实不见有鬼,但见一头白鹅立墓上;所以不即白之,疑是鬼神变化作此相,当候其真形;而定无复移易,不知何故。不敢不以实上闻。’景帝乃厚赐之。然则鹅死,亦有鬼也。”

葛洪《神仙传》曰:“仙人介象,字元则。会稽人。有诸方术。吴主闻之,征象到武昌,甚敬贵之,称为‘介君’。为起宅,以御帐给之,赐遗前后累千金。从象学蔽形之术,试还后宫,及出殿门,莫有见者。又使象作变化,种瓜菜百果,皆立生,可食。吴主共论鲙鱼何者最美,象曰:‘鲻鱼为上。’吴主曰:‘论近道鱼耳;此出海中,安可得邪?’象曰:‘可得耳。’乃令人于殿庭中作方坎,汲水满之。并求钩,象起饵之,垂纶于坎中。须臾,果得鲻鱼。吴主惊喜,问象曰:‘可食不?’象曰:‘故为陛下取以作生鲙,安敢取不可食之物!’乃使厨下切之。吴主曰:‘闻蜀使来,得蜀姜作鲙甚好;恨尔时无此!’象曰:‘蜀姜岂不易得!愿差所使者,并付直。’吴主指左右一人,以钱五十付之。象书一符,以著青竹杖中,使行人闭目骑杖;杖止,便买姜讫,复闭目。此人承其言骑杖,须臾止,已至成都。不知是何处,问人,人言是蜀市中;乃买姜。于时吴使张温,先在蜀,既于市中相识;甚惊,便作书寄其家。此人买姜毕,捉书负姜;骑杖闭目,须臾已还到吴:厨下切鲙适了。”

臣松之以为:葛洪所记,近为惑众;其书文颇行世,故撮取数事,载之篇末也。神仙之术,讵可测量?臣之臆断,以为“惑众”,所谓夏虫不知冷冰耳!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