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灵帝末,弃官还家。太守张超请洪为功曹。董卓杀帝,图危社稷。洪说超曰:“明府历世受恩,兄弟并据大郡。今王室将危,贼臣未枭,此诚天下义烈报恩效命之秋也。今郡境尚全,吏民殷富;若动桴鼓,可得万人:以此诛除国贼,为天下倡先,义之大者也!”超然其言,与洪西至陈留,见兄邈计事。邈亦素有心,会于酸枣。邈谓超曰:“闻弟为郡守,政教威恩,不由己出,动任臧洪。洪者何人?”超曰:“洪才略智数优超,超甚爱之,海内奇士也!”邈即引见洪,与语,大异之。致之于刘兖州公山、孔豫州公绪,皆与洪亲善。乃设坛场,方共盟誓;诸州郡更相让,莫敢当,咸共推洪。洪乃升坛,操盘歃血而盟曰:“汉室不幸,皇纲失统;贼臣董卓乘衅纵害,祸加至尊,虐流百姓;大惧沦丧社稷,翦覆海。兖州刺史岱、豫州刺史伷、陈留太守邈、东郡太守瑁、广陵太守超等,纠合义兵,并赴国难。凡我同盟,齐心戮力,以致臣节;殒首丧元,必无志!有渝此盟,俾坠其命,无克遗育!皇天后土,祖宗明灵:实皆鉴之!”洪辞气慷慨,涕泣横下。闻其言者,虽卒伍厮养,莫不激扬,人思致节。顷之,诸军莫适先进,而食尽众散。超遣洪诣大司马刘虞谋。值公孙瓒之难,至河间,遇幽、冀州交兵,使命不达。而袁绍见洪,又奇重之,与结分合好。会青州刺史焦和卒,绍使洪领青州,以抚其众。洪在州年,群盗奔走。绍叹其能,徙为东郡太守,治东武阳。

【原文】

灵帝末,弃官还家。太守张超请洪为功曹。董卓杀帝,图危社稷。洪说超曰:“明府历世受恩〔1〕,兄弟并据大郡〔2〕。今王室将危,贼臣未枭,此诚天下义烈报恩效命之秋也〔3〕。今郡境尚全,吏民殷富;若动桴鼓〔4〕,可得二万人:以此诛除国贼,为天下倡先,义之大者也!”

超然其言,与洪西至陈留,见兄邈计事。邈亦素有心,会于酸枣。

邈谓超曰:“闻弟为郡守,政教威恩〔5〕,不由己出,动任臧洪〔6〕。洪者何人?”超曰:“洪才略智数优超〔7〕,超甚爱之,海内奇士也!”邈即引见洪,与语,大异之。致之于刘兖州公山、孔豫州公绪〔8〕,皆与洪亲善。

乃设坛场,方共盟誓;诸州郡更相让,莫敢当〔9〕,咸共推洪。洪乃升坛,操盘歃血而盟曰〔10〕:“汉室不幸,皇纲失统;贼臣董卓乘衅纵害,祸加至尊〔11〕,虐流百姓;大惧沦丧社稷,翦覆四海〔12〕。兖州刺史岱、豫州刺史伷、陈留太守邈、东郡太守瑁、广陵太守超等,纠合义兵,并赴国难。凡我同盟,齐心戮力,以致臣节;殒首丧元〔13〕,必无二志!有渝此盟,俾坠其命〔14〕,无克遗育〔15〕!皇天后土,祖宗明灵:实皆鉴之〔16〕!”洪辞气慷慨,涕泣横下。闻其言者,虽卒伍厮养〔17〕,莫不激扬,人思致节。〔一〕

顷之,诸军莫适先进〔18〕,而食尽众散。超遣洪诣大司马刘虞谋。值公孙瓒之难,至河间,遇幽、冀二州交兵,使命不达。

而袁绍见洪,又奇重之,与结分合好〔19〕。会青州刺史焦和卒,绍使洪领青州,以抚其众。〔二〕洪在州二年,群盗奔走。绍叹其能,徙为东郡太守,治东武阳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明府:对郡太守的尊称。因为当时习称郡太守为府君,明府即贤明的府君。

〔2〕大郡:汉代称户数达到十二万的郡为大郡。

〔3〕秋:代指时候。

〔4〕动桴(fú)鼓:敲起军鼓。桴是鼓槌。古代军队以鼓声作为前进的信号,所以动桴鼓指集合军队出征。

〔5〕威恩:惩罚与奖赏。

〔6〕动:动辄。

〔7〕智数:智谋心计。

〔8〕公山:刘岱的字,他当时任兖州刺史。这种先列官爵再加字的称呼,是比较正式的尊称。公绪:孔伷(zhòu)的字,他当时任豫州刺史。

〔9〕当:担任主持人。

〔10〕操盘(pán):端起盛有牲畜血液的容器。古代结盟立誓时,要用嘴吸取少许牲畜的血以示诚心,称为歃血。盘就是盛血的容器,由主持人端着。盟:正式列名参加关东联军声讨董卓的军政官员,有袁绍、袁术、韩馥、孔伷、刘岱、王匡、张邈、张超、桥瑁、袁遗、鲍信、曹操共十二人。虽然史书上说他们是同时起兵公推袁绍为盟主,但是实际上在起事时他们并未全部会齐在一起订立盟誓。最先立誓起事只有刘岱、孔伷、张邈、张超、桥瑁五人,即此处所记。起事之后,其余的人才紧接着加入进来,并公推袁绍为盟主。

〔11〕至尊:指被董卓废黜并杀死的少帝刘辩。

〔12〕翦覆:侵夺颠覆。

〔13〕丧元:丢掉脑袋。与殒首同义。

〔14〕俾坠其命:使他丧失性命。

〔15〕无克遗育:让他断子绝孙。

〔16〕鉴:审察。

〔17〕卒伍:普通士兵。厮养:从事养马、打柴、煮饭等低贱杂役的人。

〔18〕莫适先进:没有人愿意打头阵。

〔19〕结分(fèn):结下友谊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臣松之按:于时此盟,止有刘岱等五人而已。《魏氏春秋》横纳刘表等数人,皆非事实:表保据江、汉,身未尝出境,何由得与洪同坛而盟乎?

〔二〕《九州春秋》曰:“初平中,焦和为青州刺史。是时,英雄并起,黄巾寇暴;和务及同盟,俱入京畿,不暇为民保障,引军逾河而西。未久,而袁、曹二公与卓将战于荥阳,败绩。黄巾遂广,屠裂城邑。和不能御,然军器尚利,战士尚众;而耳目侦逻不设,恐动之言妄至;望寇奔走,未尝接风尘交旗鼓也。欲作陷冰丸沉河,令贼不得渡;祷祈群神,求用兵必利;蓍筮常陈于前,巫祝不去于侧;入见其清谈干云,出则浑乱,命不可知:州遂萧条,悉为丘墟也。”

下一篇:太祖围张超于雍丘。超言:“唯恃臧洪,当来救吾。”众人以为袁、曹方睦;而洪为绍所表用,必不败好招祸,远来赴此。超曰:“子源,天下义士,终不背本者;但恐见禁制,不相及逮耳。”洪闻之,果徒跣号泣,并勒所领兵;又从绍请兵马,求欲救超。而绍终不听许,超遂族灭。洪由是怨绍,绝不与通。绍兴兵围之,历年不下。绍令洪邑人陈琳书与洪,喻以祸福,责以恩义。洪答曰:隔阔相思,发于寤寐,幸相去步武之间耳。而以趋舍异规,不得相见,其为怆悢,可为心哉!前日不遗,比辱雅贶;述叙祸福,公私切至。所以不即奉答者,既学薄才钝,不足塞诘;亦以吾子携负侧室,息肩主人,家在东州,仆为仇敌,以是事人,虽披中情,堕肝胆,犹身疏有罪,言甘见怪,方首尾不救,何能恤人?且以子之才,穷该典籍;岂将暗于大道,不达余趣哉?然犹复云云者,仆以是知足下之言,信不由衷,将以救祸也。必欲算计长短,辩咨是非;是非之论,言满天下;陈之更不明,不言无所损。又言伤告绝之义,非吾所忍行也。是以捐弃纸笔,无所答。亦冀遥忖其心,知其计定,不复渝变也。重获来命,援引古今,纷纭纸;虽欲不言,焉得已哉!仆小人也,本因行役,寇窃大州。恩深分厚,宁乐今日自还接刃?每登城勒兵,望主人之旗鼓,感故友之周旋,抚弦搦矢,不觉流涕之覆面也!何者?自以辅佐主人,无以为悔;主人相接,过绝等伦。当受任之初,自谓究竟大事,共尊王室。岂悟天子不悦,本州见侵;郡将遘牖里之厄,陈留克创兵之谋。谋计栖迟,丧忠孝之名;杖策携背,亏交友之分。揆此者,与其不得已,丧忠孝之名与亏交友之道,轻重殊途,亲疏异画,故便收泪告绝。若使主人少垂故人,住者侧席,去者克己,不汲汲于离友,信刑戮以自辅;则仆抗季札之志,不为今日之战矣。何以效之?昔张景明亲登坛歃血,奉辞奔走;卒使韩牧让印,主人得地。然后但以拜章朝主赐爵获传之故,旋时之间,不蒙观过之贷,而受夷灭之祸。吕奉先讨卓来奔,请兵不获,告去何罪?复见斫刺,滨于死亡。刘子璜奉使逾时,辞不获命,畏(威)君怀亲,以诈求归;可谓有志忠孝,无损霸道者也。然辄僵毙麾下,不蒙亏除。仆虽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见终,睹微知著;窃度主人之心,岂谓子宜死,罚当刑中哉!实且欲统山东,增兵讨仇;惧战士狐疑,无以沮劝;故抑废王命以崇承制,慕义者蒙荣,待放者被戮:此乃主人之利,非游士之愿也。故仆鉴戒前人,困穷死战;仆虽下愚,亦尝闻君子之言矣。此实非吾心也,乃主人招焉。凡吾所以背弃国民,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