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术怒,与韩暹、杨奉等连势,遣大将张勋,攻布。布谓珪曰:“今致术军,卿之由也。为之奈何?”珪曰:“暹、奉与术,猝合之军耳!策谋不素定,不能相维持。子登策之,比之连鸡:势不俱栖,可解离也。”布用珪策,遣人说暹、奉,使与己并力共击术军;军资所有,悉许暹、奉。于是暹、奉从之,勋大破败。建安年,布复叛为术;遣高顺攻刘备于沛,破之。太祖遣夏侯惇救备,为顺所败。太祖自征布。至其城下,遗布书,为陈祸福。布欲降,陈宫等自以负罪深,沮其计。布遣人求救于(术术)袁术;自将千余骑出战,败。走还保城,不敢出。术亦不能救。布虽骁猛,然无谋而多猜忌,不能制御其党;但信诸将,诸将各异意自疑:故每战多败。太祖堑围之月,上下离心。其将侯成、宋宪、魏续,缚陈宫,将其众降。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,兵围急,乃下降,遂生缚布。布曰:“缚太急!小缓之。”太祖曰:“缚虎,不得不急也。”布请曰:“明公所患,不过于布;今已服矣,天下不足忧。明公将步,令布将骑,则天下不足定也?”太祖有疑色。刘备进曰:“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!”太祖颔之。布因指备曰:“是儿最叵信者!”于是缢杀布。布与宫、顺等皆枭首送许,然后葬之。太祖之擒宫也,问宫:“欲活老母及女不?”宫对曰:“宫闻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,仁施海者不乏人之祀;老母在公,不在宫也。”太祖召养其母,终其身;嫁其女。

【原文】

术怒,与韩暹、杨奉等连势,遣大将张勋,攻布。布谓珪曰:“今致术军,卿之由也。为之奈何?”珪曰:“暹、奉与术,猝合之军耳!策谋不素定,不能相维持。子登策之,比之连鸡〔1〕:势不俱栖,可解离也。”布用珪策,遣人说暹、奉,使与己并力共击术军;军资所有,悉许暹、奉。于是暹、奉从之,勋大破败。〔一〕

建安三年,布复叛为术;遣高顺攻刘备于沛,破之。太祖遣夏侯惇救备,为顺所败。

太祖自征布。至其城下,遗布书,为陈祸福〔2〕。布欲降,陈宫等自以负罪深,沮其计。〔二〕布遣人求救于(术术)〔袁术〕;自将千余骑出战,败。走还保城,不敢出。〔三〕术亦不能救。布虽骁猛,然无谋而多猜忌,不能制御其党;但信诸将,诸将各异意自疑:故每战多败。

太祖堑围之三月〔3〕,上下离心。其将侯成、宋宪、魏续,缚陈宫,将其众降。〔四〕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〔4〕,兵围急,乃下降,遂生缚布。布曰:“缚太急〔5〕!小缓之〔6〕。”太祖曰:“缚虎,不得不急也。”布请曰:“明公所患,不过于布;今已服矣,天下不足忧。明公将步〔7〕,令布将骑,则天下不足定也?”太祖有疑色。

刘备进曰:“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〔8〕!”太祖颔之〔9〕。布因指备曰:“是儿最叵信者〔10〕!”〔五〕于是缢杀布〔11〕。布与宫、顺等皆枭首送许,然后葬之。〔六〕

太祖之擒宫也,问宫:“欲活老母及女不?”宫对曰:“宫闻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〔12〕,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〔13〕;老母在公〔14〕,不在宫也。”太祖召养其母,终其身;嫁其女。〔七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连鸡:并排站在一起的鸡。

〔2〕陈祸福:说明利害。意思是劝其投降。

〔3〕三月:据本书卷一《武帝纪》记载,曹操十月开始攻城,十一月城破,前后历时一个多月,与这里记载不同。

〔4〕白门楼:白门的城楼。白门是下邳的西门,见本卷上文裴注引《英雄记》。白色与西方相应。《水经注·泗水》说是下邳南门,疑不确。现今江苏睢宁县西北的古邳镇,曾有白门楼的遗址留存。

〔5〕急:紧。

〔6〕小缓:稍微松一点。

〔7〕将步:统领步兵。

〔8〕丁建阳:丁原字建阳。董太师:指董卓。两人都被吕布杀死。

〔9〕颔(hàn)之:微微点头表示赞同。

〔10〕是儿:这个家伙。叵(pǒ):不可。

〔11〕缢(yì):用绳索勒颈部。

〔12〕孝治天下:以孝道治理天下。亲:父母。

〔13〕乏人之祀:断绝别人的祭祀。也就是断子绝孙。

〔14〕老母在公:老母能不能活决定权在您。言外之意是就看您愿不愿意施行仁孝了。陈宫不愿母亲和女儿与自己同死,又不肯直接乞求曹操,所以用间接的话来打动对方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九州春秋》载:“布与暹、奉书曰:‘二将军拔大驾来东,有元功于国;当书勋竹帛,万世不朽。今袁术造逆,当共诛讨,奈何与贼臣还共伐布?布有杀董卓之功,与二将军俱为功臣;可因今共击破术,建功于天下,此时不可失也!’暹、奉得书,即回计从布。布进军,去勋等营百步,暹、奉兵同时并发。斩十将首,杀伤堕水死者不可胜数。”

《英雄记》曰:“布后又与暹、奉二军向寿春,水陆并进,所过虏略。到钟离,大获而还。既渡淮北,留书与术曰:‘足下恃军强盛,常言“猛将武士,欲相吞灭,每抑止之耳”。布虽无勇,虎步淮南;一时之间,足下鼠窜寿春,无出头者。猛将武士,为悉何在?足下喜为大言以诬天下,天下之人安可尽诬?古者兵交,使在其间,造策者非布先倡也。相去不远,可复相闻。’布渡毕,术自将步骑五千扬兵淮上;布骑皆于水北大咍笑之而还。时有东海萧建为琅邪相,治莒。保城自守,不与布通。布与建书曰:‘天下举兵,本以诛董卓耳。布杀卓,来诣关东。欲求兵西迎大驾,光复洛京;诸将自还相攻,莫肯念国。布,五原人也,去徐州五千余里,乃在天西北角,今不来共争天东南之地。莒与下邳,相去不远,宜当共通。君如自遂以为郡郡作帝,县县自王也。昔乐毅攻齐,呼吸下齐七十余城,唯莒、即墨二城不下;所以然者,中有田单故也。布虽非乐毅,君亦非田单。可取布书与智者详共议之。’建得书,即遣主簿,赍笺上礼,贡良马五匹。建寻为臧霸所袭破,得建资实。布闻之,自将步骑向莒。高顺谏曰:‘将军躬杀董卓,威震夷狄;端坐顾盼,远近自然畏服,不宜轻自出军。如或不捷,损名非小!’布不从。霸畏布引还抄暴,果登城拒守。布不能拔,引还下邳。霸后复与布和。”

〔二〕《献帝春秋》曰:“太祖军至彭城。陈宫谓布:‘宜逆击之,以逸击劳,无不克也。’布曰:‘不如待其来攻,蹙著泗水中。’及太祖军攻之急,布于白门楼上谓军士曰:‘卿曹无相困,我(自首当)〔当自首〕明公。’陈宫曰:‘逆贼曹操,何等‘明公’!今日降之,若卵投石,岂可得全也!’”

〔三〕《英雄记》曰:“布遣许汜、王楷,告急于术。术曰:‘布不与我女,理自当败,何为复来相闻邪!’汜、楷曰:‘明上今不救布,为自败耳:布破,明上亦破也。’术时僭号,故呼为‘明上’。术乃严兵为布作声援。布恐术为女不至,故不遣兵救也;以绵缠女身,缚著马上,夜自送女出与术。与太祖守兵相触,格射不得过,复还城。布欲令陈宫、高顺守城,自将骑断太祖粮道;布妻谓曰:‘将军自出断曹公粮道,是也。宫、顺素不和,将军一出,宫、顺必不同心共城守也。如有蹉跌,将军当于何自立乎?愿将军谛计之,无为宫等所误也!妾昔在长安,已为将军所弃,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。今不须顾妾也。’布得妻言,愁闷不能自决。”

《魏氏春秋》曰:“陈宫谓布曰:‘曹公远来,势不能久。若将军以步骑出屯,为势于外,宫将余众闭守于内:若向将军,宫引兵而攻其背;若来攻城,将军为救于外。不过旬日,军食必尽,击之可破。’布然之。布妻曰:‘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,犹舍而来。今将军厚公台不过于曹公,而欲委全城,捐妻子,孤军远出;若一旦有变,妾岂得为将军妻哉!’布乃止。”

〔四〕《九州春秋》曰:“初,布骑将侯成遣客牧马十五匹;客悉驱马去,向沛城,欲归刘备。成自将骑逐之,悉得马还。诸将合礼贺成,成酿五六斛酒,猎得十余头猪;未饮食,先持半猪、五斗酒自入诣布前,跪言:‘间蒙将军恩,逐得所失马,诸将来相贺;自酿少酒,猎得猪,未敢饮食,先奉上微意。’布大怒曰:‘布禁酒,卿酿酒;诸将共饮食作兄弟,共谋杀布邪!’成大惧而去,弃所酿酒,还诸将礼。由是自疑,会太祖围下邳,成遂领众降。”

〔五〕《英雄记》曰:“布谓太祖曰:‘布待诸将厚也,诸将临急皆叛布耳。’太祖曰:‘卿背妻,爱诸将妇,何以为厚?’布默然。”

《献帝春秋》曰:“布问太祖:‘明公何瘦?’太祖曰:‘君何以识孤?’布曰:‘昔在洛,会温氏园。’太祖曰:‘然。孤忘之矣!所以瘦,恨不早相得故也。’布曰:‘齐桓舍射钩,使管仲相。今使布竭股肱之力,为公前驱,可乎?’布缚急,谓刘备曰:‘玄德!卿为坐客,我为执虏,不能一言以相宽乎?’太祖笑曰:‘何不相语,而诉明使君乎?’意欲活之,命使宽缚。主簿王必趋进曰:‘布,勍虏也。其众近在外,不可宽也!’太祖曰:‘本欲相缓,主簿复不听,如之何?’”

〔六〕《英雄记》曰:“顺为人,清白有威严,不饮酒,不受馈遗。所将七百余兵,号为千人,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。每所攻击,无不破者,名为‘陷阵营’。顺每谏布,言:‘凡破家亡国,非无忠臣明智者也,但患不见用耳。将军举动,不肯详思,辄喜言误,误不可数也。’布知其忠,然不能用;布从郝萌反后,更疏顺。以魏续有外内之亲,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。及当攻战,故令顺将续所领兵,顺亦终无恨意。”

〔七〕鱼氏《典略》曰:“陈宫字公台,东郡人也。刚直烈壮,少与海内知名之士,皆相连结。及天下乱,始随太祖,后自疑,乃从吕布。为布画策,布每不从其计。下邳败,军士执布及宫,太祖皆见之,与语平生,故布有求活之言。大祖谓宫曰:‘公台,卿平常自谓智计有余,今竟何如?’宫顾指布曰:‘但坐此人不从宫言,以至于此。若其见从,亦未必为擒也。’太祖笑曰:‘今日之事,当云何?’宫曰:‘为臣不忠,为子不孝;死,自分也!’太祖曰:‘卿如是,奈卿老母何?’宫曰:‘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,不害人之亲;老母之存否,在明公也。’太祖曰:‘若卿妻子何?’宫曰:‘宫闻将施仁政于天下者,不绝人之祀;妻子之存否,亦在明公也。’太祖未复言。宫曰:‘请出就戮,以明军法!’遂趋出,不可止。太祖泣而送之,宫不还顾。宫死后,太祖待其家皆厚如初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