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备东击术,布袭取下邳。备还归布,布遣备屯小沛〔1〕,布自称徐州刺史。〔一〕
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,攻备,备求救于布。布诸将谓布曰:“将军常欲杀备,今可假手于术。”布曰:“不然!术若破备,则北连泰山诸将〔2〕,吾为在术围中〔3〕;不得不救也。”便严步兵千、骑二百,驰往赴备。灵等闻布至,皆敛兵不敢复攻。
布于沛西南一里安屯,遣铃下请灵等〔4〕。灵等亦请布共饮食,布谓灵等曰:“玄德,布弟也;弟为诸君所困,故来救之。布性不喜合斗〔5〕,但喜解斗耳。”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〔6〕。布言:“诸君观布射戟小支〔7〕:一发中者,诸君当解去;不中,可留决斗。”布举弓射戟,正中小支。诸将皆惊,言:“将军天威也!”明日复欢会,然后各罢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小沛:即沛县,县治在今江苏沛县。因沛县属于沛国,县比国小,所以称为小沛以示区别。
〔2〕泰山诸将:指出生在泰山郡的臧霸、孙观等人,他们当时屯踞在徐州的开阳县(今山东临沂市东北)一带。见本书卷十八《臧霸传》。
〔3〕在术围中:当时袁术的大本营寿春,在吕布驻屯的下邳西南,小沛在下邳的西北,开阳在下邳的东北,形成三面包围下邳的形势。所以吕布这样说。
〔4〕铃下:传达命令的随从。
〔5〕合斗:撮合别人相互攻斗。
〔6〕门候:官名。军营大门的警卫队长,负责军营出入的检查警戒。戟:古代常用兵器的一种。合并矛、戈为一体,既可直刺,又可横击。柄长者为大戟,用于野战。柄短者为手戟,用于防身或近战。现今有大量实物出土。
〔7〕小支:戟的击刺部分为不对称的十字形。用来横击的横出一端刃部尖而长,为主刃;另一端钝而短,为小支。现今江苏沛县城中的文化馆内,尚有相传是吕布射戟处所的射戟台遗址留存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英雄记》曰:“布初入徐州,书与袁术。术报书曰:‘昔董卓作乱,破坏王室,祸害术门户。术举兵关东,未能屠裂卓。将军诛卓,送其头首;为术扫灭仇耻,使术明目于当世,死生不愧。其功一也。昔将金元休向兖州,甫诣封(部)〔丘〕,为曹操逆所拒破,流离迸走,几至灭亡。将军破兖州,术复明目于遐迩。其功二也。术生年以来,不闻天下有刘备,备乃举兵与术对战;术凭将军威灵,得以破备。其功三也。将军有三大功在术:术虽不敏,奉以生死!将军连年攻战,军粮苦少;今送米二十万斛,迎逢道路,非直此止,当络绎复致。若兵器战具,它所乏少,大小唯命。’布得书大喜,遂造下邳。”《典略》曰:“元休名尚,京兆人也。尚与同郡韦休甫、第五文休俱著名,号为‘三休’。尚,献帝初为兖州刺史,东之郡。而太祖已临兖州,尚南依袁术。术僭号,欲以尚为太尉;不敢显言,私使人讽之。尚无屈意,术亦不敢强也。建安初,尚逃还,为术所害。其后尚丧与太傅马日䃅丧,俱至京师;天子嘉尚忠烈,为之咨嗟。诏百官吊祭,拜子玮郎中,而日䃅不与焉。”
《英雄记》曰:“布水陆东下,军到下邳西四十里。备中郎将丹杨许耽,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,言:‘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,益德杀豹;城中大乱,不相信。丹杨兵有千人屯西白门城内,闻将军来东,大小踊跃,如复更生。将军兵向城西门,丹杨军便开门纳将军矣。’布遂夜进,晨到城下。天明,丹杨兵悉开门,纳布兵。布于门上坐,步骑放火,大破益德兵,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。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,布将河内郝萌反。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,诣厅事閤外,同声大呼,攻閤;閤坚,不得入。布不知反者为谁,直牵妇,科头袒衣,相将从溷上,排壁出。诣都督高顺营,直排顺门入。顺问:‘将军有所隐不?’布言:‘河内儿声。’顺言:‘此郝萌也。’顺即严兵入府,弓弩并射萌众。萌众乱走,天明还故营。萌将曹性,反萌,与对战;萌刺伤性,性斫萌一臂。顺斫萌首,床舆性,送诣布。布问性,言‘萌受袁术谋’。‘谋者悉谁?’性言:‘陈宫同谋。’时宫在坐上,面赤,旁人悉觉之。布以宫大将,不问也。性言:‘萌尝以此问,性言吕将军大将有神,不可击也。不意萌狂惑不止。’布谓性曰:‘卿,健儿也!’善养视之。创愈,使安抚萌故营,领其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