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抗闻都下政令多阙,忧深虑远。乃上疏曰:“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,力侔则安者制危:盖国所以兼并于强秦,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。今敌跨制服,非徒关右之地;割据州,岂但鸿沟以西而已。国家外无连国之援,内非西楚之强,庶政陵迟,黎民未乂;而议者所恃,徒以长川峻山,限带封域。此乃守国之末事,非智者之所先也。臣每远惟战国存亡之符,近览刘氏倾覆之衅;考之典籍,验之行事;中夜抚枕,临餐忘食。昔匈奴未灭,去病辞馆;汉道未纯,贾生哀泣。况臣王室之出,世荷光宠;身名否泰,与国同戚;死生契阔,义无苟且;夙夜忧怛,念至情惨。夫事君之义,犯而勿欺;人臣之节,匪躬是殉。谨陈时宜条,如左。”条失本,故不载。时何定弄权,阉官预政。抗上疏曰:“臣闻开国承家,小人勿用;靖谮庸回,唐书攸戒。是以雅人所以怨刺,仲尼所以叹息也。春秋以来,爰及秦、汉,倾覆之衅,未有不由斯者也。小人不明理道,所见既浅;虽使竭情尽节,犹不足任;况其奸心素笃,而憎爱移易哉?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。今委以聪明之任,假以专制之威;而冀雍熙之声作,肃清之化立:不可得也。方今现吏,殊才虽少;然或冠冕之胄,少渐道教;或清苦自立,资能足用;自可随才授职,抑黜群小。然后俗化可清,庶政无秽也。”

【原文】

抗闻都下政令多阙〔1〕,忧深虑远。乃上疏曰:“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〔2〕,力侔则安者制危〔3〕:盖六国所以兼并于强秦〔4〕,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〔5〕。今敌跨制九服〔6〕,非徒关右之地〔7〕;割据九州〔8〕,岂但鸿沟以西而已〔9〕。国家外无连国之援〔10〕,内非西楚之强,庶政陵迟,黎民未乂〔11〕;而议者所恃,徒以长川峻山〔12〕,限带封域〔13〕。此乃守国之末事,非智者之所先也。臣每远惟战国存亡之符〔14〕,近览刘氏倾覆之衅〔15〕;考之典籍,验之行事;中夜抚枕,临餐忘食。昔匈奴未灭,去病辞馆〔16〕;汉道未纯,贾生哀泣〔17〕。况臣王室之出〔18〕,世荷光宠;身名否泰〔19〕,与国同戚;死生契阔〔20〕,义无苟且;夙夜忧怛,念至情惨。夫事君之义,犯而勿欺〔21〕;人臣之节,匪躬是殉〔22〕。谨陈时宜十七条,如左。”

十七条失本,故不载。

时何定弄权,阉官预政〔23〕。抗上疏曰:“臣闻开国承家,小人勿用;靖谮庸回〔24〕,唐书攸戒。是以雅人所以怨刺〔25〕,仲尼所以叹息也〔26〕。春秋以来,爰及秦、汉,倾覆之衅,未有不由斯者也。小人不明理道,所见既浅;虽使竭情尽节,犹不足任;况其奸心素笃,而憎爱移易哉?〔27〕苟患失之〔28〕,无所不至。今委以聪明之任,假以专制之威;而冀雍熙之声作〔29〕,肃清之化立:不可得也。方今现吏,殊才虽少〔30〕;然或冠冕之胄〔31〕,少渐道教〔32〕;或清苦自立,资能足用;自可随才授职,抑黜群小。然后俗化可清,庶政无秽也。”

【注释】

〔1〕都下:京城。阙:失误。

〔2〕德均则众者胜寡:德泽平均时人多的将战胜人少的。

〔3〕力侔:力量相等。

〔4〕六国:指战国时期除了秦国以外的齐、楚、燕、赵、韩、魏六国。

〔5〕西楚:王国名。项羽在秦朝灭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,统治九郡,建都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。北面:臣服。古代君主坐位是背北面南,臣下朝见君主时则背南面北,所以用南面指君临,北面指臣服。

〔6〕九服:指由京城到边疆的各类地区。《周礼·夏官·职方氏》把京畿以外的地区,由近到远分为侯服、甸服、男服、采服、卫服、蛮服、夷服、镇服、藩服。合称九服。

〔7〕非徒:不单是。关右:地区名。即关西。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。为战国时秦国的故地。

〔8〕九州:指东汉十三州部中曹魏所占据的九个州部,即冀州、兖州、青州、徐州、幽州、并州、豫州、凉州、司隶校尉部。

〔9〕鸿沟:古运河名。约在前 360 年开凿。故道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引黄河水,流向东南而连接黄淮平原多条主要河道,形成水道交通网,对经济和文化交流起过巨大作用。项羽与刘邦相争,曾订约中分天下,鸿沟以西归刘邦,以东归项羽。见《史记》卷七《项羽本纪》。

〔10〕连国:盟国。

〔11〕乂:安定。

〔12〕长川:指长江。

〔13〕限带:限隔和围绕。封域:国界内的地域。

〔14〕惟:思考。符:征兆。

〔15〕刘氏:指蜀汉的刘氏皇族。衅:也指征兆。

〔16〕去病:即霍去病(前 140—前 117)。河东郡平阳(今山西临汾市西南)人。西汉武帝时任骠骑将军,封冠军侯。多次击败匈奴军队,控制河西地区,打开通向西域的道路。汉武帝要为他建造豪华住宅,他拒绝说,“匈奴未灭,无以家为!”传见《史记》卷一百十一、《汉书》卷五十五。

〔17〕贾生:即贾谊。哀泣:西汉文帝时,贾谊曾上疏陈述政见,开头有“臣窃惟事势,可为痛哭者一,可为流涕者二,可为长太息者三”的话。

〔18〕王室之出:陆抗的母亲是孙策的女儿,所以这样说。

〔19〕否(pǐ)泰:衰落和兴盛。

〔20〕契阔:聚散。

〔21〕犯:冒犯。

〔22〕匪躬:指舍己尽忠。语出《周易·蹇卦》。

〔23〕阉官:被阉割的宦官。

〔24〕靖谮庸回:安于谗言,使用小人。这是形容唐尧时少皞氏不肖儿子的话,见《左传》文公十八年。

〔25〕雅人:指《诗经》中《小雅·节南山》一诗的作者。这首诗讽刺周王朝的执政官尹氏。其中有“无小人殆”的句子,古人的解释是不能在政治上重用小人,否则会面临危殆。但现代有的学者解释与此不同。怨刺:责备讥刺。

〔26〕仲尼所以叹息:孔子曾说:“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,近之则不逊,远之则怨。”见《论语·阳货》。

〔27〕移易:(容易)转移改变。

〔28〕苟患失之:如果担心自己会失去利益。

〔29〕雍熙:和谐兴旺。

〔30〕殊才:特别(出色)的人才。

〔31〕冠冕之胄:官员的后代。

〔32〕少(shào)渐道教:从小受到道义教化的熏陶。

下一篇:凤皇元年,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,遣使降晋。抗闻之日,部分诸军,令将军左奕、吾彦、蔡贡等径赴西陵。敕军营:更筑严围,自赤溪至故市;内以围阐,外以御寇。昼夜催切,如敌已至,众甚苦之。诸将咸谏曰:“今及军之锐,亟以攻阐;比晋救至,阐必可拔。何事于围,而以弊士民之力乎?”抗曰:“此城处势既固,粮谷又足;且所缮修备御之具,皆抗所宿规。今反身攻之,既非可猝克,且北救必至;至而无备,表里受难,何以御之?”诸将咸欲攻阐,抗每不许。宜都太守雷谭,言至恳切;抗欲服众,听令攻:攻果无利。围备始合,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;诸将咸以抗不宜上,抗曰:“江陵城固兵足,无所忧患。假令敌没江陵,必不能守,所损者小。如使西陵盘结,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;则所忧虑,难可竟言也!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,况江陵牢固乎?”初,江陵平衍,道路通利;抗敕江陵督张咸:作大堰遏水,渐渍平中,以绝寇叛。祜欲因所遏水,浮船运粮,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。抗闻,使咸亟破之。诸将皆惑,屡谏;不听。祜至当阳,闻堰败,乃改船以车运,大费损功力。晋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诣建平,荆州刺史杨肇至西陵。抗令张咸固守其城;公安督孙遵巡南岸御祜;水军督留虑、镇西将军朱琬拒胤;身率军,凭围对肇。将军朱乔、营都督俞赞,亡诣肇。抗曰:“赞军中旧吏,知吾虚实者。吾常虑夷兵素不简练,若敌攻围,必先此处!”即夜易夷(民)兵,皆以旧将充之。明日,肇果攻故夷兵处,抗命旋军击之;矢石雨下,肇众伤死者相属。肇至经月,计屈夜遁。抗欲追之,而虑阐蓄力项领,伺视间隙,兵不足分;于是但鸣鼓戒众,若将追者。肇众汹惧,悉解甲挺走。抗使轻兵蹑之,肇大破败。祜等皆引军还。抗遂陷西陵城;诛夷阐族及其大将吏,自此以下,所请赦者数万口。修治城围,东还乐乡;貌无矜色,谦冲如常,故得将士欢心。加拜都护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