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抗字幼节。孙策外孙也。逊卒时,年二十。拜建武校尉〔1〕,领逊众五千人。
送葬东还,诣都谢恩。孙权以杨竺所白逊二十事,问抗〔2〕,禁绝宾客,中使临诘〔3〕;抗无所顾问〔4〕,事事条答〔5〕:权意渐解。
赤乌九年,迁立节中郎将〔6〕。与诸葛恪换屯柴桑。抗临去,皆更缮完城围,葺其墙屋〔7〕;居庐桑果〔8〕,不得妄败〔9〕。恪入屯,俨然若新;而恪柴桑故屯,颇有毁坏:深以为惭。
太元元年,就都治病。病差当还〔10〕,权涕泣与别,谓曰:“吾前听用谗言,与汝父大义不笃〔11〕,以此负汝!前后所问,一焚灭之〔12〕:莫令人见也!”
建兴元年,拜奋威将军。太平二年,魏将诸葛诞举寿春降;拜抗为柴桑督〔13〕,赴寿春,破魏牙门将、偏将军〔14〕。迁征北将军。
永安二年,拜镇军将军〔15〕,都督西陵,自关羽〔濑〕至白帝〔16〕。三年〔17〕,假节。
孙皓即位,加镇军大将军,领益州牧。建衡二年,大司马施绩卒〔18〕;拜抗都督信陵、西陵、夷道、乐乡、公安诸军事〔19〕,治乐乡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建武校尉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2〕白:告发。
〔3〕临诘:当面质问。
〔4〕顾问:回头询问(别人)。
〔5〕条答:逐条回答。
〔6〕立节中郎将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7〕葺(qì):修缮。
〔8〕居庐:住房。
〔9〕败:损坏。
〔10〕差:痊愈。
〔11〕不笃:不深固。
〔12〕一:一概。
〔13〕柴桑督:官名。柴桑战区的军事指挥官。
〔14〕牙门将:官名。即牙门将军。属低级将军。领兵征伐。
〔15〕镇军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16〕关羽濑:地名。在今湖南益阳市西。
〔17〕三年:永安三年(公元 260)。
〔18〕施绩(?—公元 270):传附本书卷五十六《朱然传》。
〔19〕信陵:县名。县治在今湖北秭归县东南。乐乡:地名。在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西南。陆逊、陆抗父子相继镇守荆州上游多年,所以现今湖北宜都市至宜昌市一线,多有与之相关的遗迹。宜都市内,有“二陆名城”遗址,尚有古城墙、古水井等留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