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士燮字威彦,苍梧广信人也。其先本鲁国汶阳人,至王莽之乱,避地交州。世至燮父赐,桓帝时为日南太守。燮少游学京师,事颍川刘子奇,治《左氏春秋》。察孝廉,补尚书郎,公事免官。父赐丧阕后,举茂才,除巫令。迁交阯太守。弟壹,初为郡督邮。刺史丁宫征还京都,壹侍送勤恪。宫感之,临别谓曰:“刺史若待罪事,当相辟也。”后宫为司徒,辟壹。比至,宫已免;黄琬代为司徒,甚礼遇壹。董卓作乱,壹亡归乡里。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,州郡扰乱。燮乃表壹领合浦太守,次弟徐闻令 领真太守,弟武领南海太守。燮体器宽厚,谦虚下士,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。耽玩《春秋》,为之注解。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:“交阯士府君,既学问优博,又达于从政;处大乱之中,保全郡。余年疆埸无事,民不失业;羇旅之徒,皆蒙其庆:虽窦融保河西,曷以加之?官事小阕,辄玩习书传,《春秋左氏传》尤简练精微。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,皆有师说,意思甚密。又《尚书》兼通古今,大义详备。闻京师古今之学,是非忿争;今欲条《左氏》、《尚书》长义,上之。”其见称如此。燮兄弟并为列郡,雄长州;偏在万里,威尊无上。出入鸣钟、磬,备具威仪,笳箫鼓吹,车骑满道。胡人夹毂焚烧香者,常有数。妻妾乘辎˜,子弟从兵骑;当时贵重,震服百蛮:尉他不足逾也。武,先病没。朱符死后,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。津,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;而荆州牧刘表,遣零陵赖恭代津。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,表又遣吴巨代之:与恭俱至。

【原文】

士燮字威彦,苍梧广信人也〔1〕。其先本鲁国汶阳人〔2〕,至王莽之乱〔3〕,避地交州。六世至燮父赐,桓帝时为日南太守〔4〕。

燮少游学京师,事颍川刘子奇,治《左氏春秋》〔5〕。察孝廉,补尚书郎〔6〕,公事免官。父赐丧阕后〔7〕,举茂才,除巫令。

迁交阯太守。弟壹,初为郡督邮〔8〕。刺史丁宫征还京都,壹侍送勤恪〔9〕。宫感之,临别谓曰:“刺史若待罪三事〔10〕,当相辟也。”后宫为司徒,辟壹。比至,宫已免;黄琬代为司徒〔11〕,甚礼遇壹。董卓作乱,壹亡归乡里〔12〕。〔一〕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,州郡扰乱。燮乃表壹领合浦太守,次弟徐闻令8 领九真太守〔13〕,〔二〕8弟武领南海太守。

燮体器宽厚〔14〕,谦虚下士,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〔15〕。耽玩《春秋》,为之注解。

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〔16〕:“交阯士府君,既学问优博,又达于从政;处大乱之中,保全一郡。二十余年疆埸无事〔17〕,民不失业;羇旅之徒,皆蒙其庆:虽窦融保河西,曷以加之〔18〕?官事小阕〔19〕,辄玩习书传,《春秋左氏传》尤简练精微。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,皆有师说,意思甚密。又《尚书》兼通古今〔20〕,大义详备。闻京师古今之学,是非忿争;今欲条《左氏》、《尚书》长义,上之〔21〕。”其见称如此〔22〕。

燮兄弟并为列郡,雄长一州;偏在万里,威尊无上。出入鸣钟、磬〔23〕,备具威仪,笳箫鼓吹,车骑满道。胡人夹毂焚烧香者,常有数十〔24〕。妻妾乘辎˜〔25〕,子弟从兵骑;当时贵重,震服百蛮:尉他不足逾也〔26〕。〔三〕

武,先病没。

朱符死后,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。津,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;而荆州牧刘表,遣零陵赖恭代津。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,表又遣吴巨代之:与恭俱至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广信:县名。县治在今广西梧州市。

〔2〕汶阳: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。

〔3〕王莽(前 43—公元 23):字巨君。济南郡东平陵(今山东济南市东)人。新王朝的建立者。公元 8 至 23 年在位。汉元帝皇后的侄儿,早年以外戚进入政界。汉成帝时任大司马,封新都侯。汉平帝时开始执掌朝政。公元 5 年毒死平帝,自称假皇帝。三年后正式称帝,改国号为新,并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变革。法令苛细,更改频繁,赋役沉重。公元 17 年,全国农民大起义爆发。五年后,新王朝灭亡,被攻入长安的绿林军杀死。传见《汉书》卷九十九。

〔4〕桓帝:即刘志(公元 132—167)。东汉皇帝。公元 146 至 167 年在位。在位时宦官势力扩张,政治日益衰败。事详《后汉书》卷七《桓帝纪》。

〔5〕左氏春秋:书名。即《左传》。

〔6〕尚书郎:官名。东汉尚书台各曹尚书之下,有尚书郎六人,负责起草本曹文书。初到职称守尚书郎,一年后称尚书郎,三年后称尚书侍郎。

〔7〕丧阕:丧事完毕。这里指三年服丧期满。

〔8〕督邮:官名。全称是五都督邮。郡太守府下属,负责监察下属各县。

〔9〕勤恪:勤劳恭敬。

〔10〕待罪:担任官职的谦虚说法。三事:三公。

〔11〕黄琬(公元 141—192):字子琰。江夏郡安陆(今湖北云梦县)人。少年聪慧。东汉桓帝时任五官中郎将,因反对举用无才德的权贵子弟而被免职,中断仕宦生涯近二十年。灵帝时重入政界,后任司徒、太尉,封阳泉乡侯。与王允合谋杀董卓,不久被董卓部下杀死。传附《后汉书》卷六十一《黄琼传》。

〔12〕乡里:故乡。

〔13〕徐闻:县名。县治在今广东徐闻县南。

〔14〕体器:胸襟气量。

〔15〕中国:中原。

〔16〕陈国:王国名。治所在今河南淮阳县。袁徽:事见本书卷十一《袁涣传》。尚书令:官名。尚书台的长官。负责处理军国机要事务。荀彧(公元 163—212 ):传见本书卷十。

〔17〕疆埸(yì):边境。

〔18〕曷(hé)以加之:怎么样才能比过他。意思是不能比过他。

〔19〕小阕:稍有空闲。

〔20〕古今:指古文与今文。汉代的经学有古文学派与今文学派之分。西汉最初设立五经博士,所讲授的经文都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来书写,叫做今文。景帝时,鲁王刘余从孔子故宅的墙壁中得到儒经多种,都用汉以前的文字书写,叫做古文。另外,河间王刘德也献给朝廷一批古文经典。由此产生了今文、古文两派经学。二者的区别不单在所授经文的字体上,在字句、篇章的解释以及对古代制度、人物的评述等方面,二者也有不同。两汉长期流行今文经学。到东汉后期,由于马融、郑玄的提倡,古文经学才转向兴盛。

〔21〕条:逐条写出。长义:更准确的含义。

〔22〕见称:受称赞。

〔23〕磬(qìng):古代一种用石或玉制作的打击乐器。形状像曲尺。

〔24〕胡人:这里指从海路来的南亚、中亚等地的外国人。毂(gǔ):车轮中心套上车轴的部分。这里指车。

〔25〕辎˜ (zī piàn):古代一种有顶盖帷帐遮蔽的车辆。多供妇女乘坐。

〔26〕尉他(tuó):即赵佗(?—前 137)。真定(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南)人。秦末任南海郡龙川(今广东龙川县西)县令。陈胜、吴广起兵后,他趁机占据滨临南海的南海、桂林、象郡三郡,自立为南越王。后又称帝。汉文帝时开始作汉朝名义上的藩臣。自他称王起,经五代九十三年,其国才被汉朝消灭。传见《史记》卷一百一十三、《汉书》卷九十五《南粤传》。不足逾:不难超过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吴书》曰:“琬与卓相害,而壹尽心于琬,甚有声称。卓恶之,乃署教曰:‘司徒掾士壹,不得除用!’故历年不迁。会卓入关,壹乃亡归。”

〔二〕8 ,音于鄙反。见《字林》。

〔三〕葛洪《神仙传》曰:“燮尝病死,已三日。仙人董奉,以一丸药与服,以水含之,捧其头摇捎之。食顷,即开目动手,颜色渐复;半日能起坐;四日复能语:遂复常。奉字君异。候官人也。”

下一篇:汉闻张津死,赐燮玺书曰:“交州绝域,南带江海;上恩不宣,下义壅隔。知逆贼刘表,又遣赖恭,窥看南土。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,董督郡;领交阯太守如故。”后燮遣吏张旻,奉贡诣京都。是时天下丧乱,道路断绝;而燮不废贡职,特复下诏拜安远将军,封龙度亭侯。后巨与恭相失,举兵逐恭,恭走还零陵。建安年,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。骘到,燮率兄弟奉承节度。而吴巨怀异心,骘斩之。权加燮为左将军。建安末年,燮遣子™入质,权以为武昌太守。燮、壹诸子在南者,皆拜中郎将。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等,率郡人民使遥东附,权益嘉之。迁卫将军,封龙编侯;弟壹偏将军,都乡侯。燮每遣使诣权,致杂香、细葛,辄以千数;明珠、大贝、流离、翡翠、玳瑁、犀、象之珍;奇物异果,蕉、邪、龙眼之属:无岁不至。壹时贡马凡数百匹。权辄为书,厚加宠赐,以答慰之。燮在郡余岁,黄武年,年卒。权以交阯悬远,乃分合浦以北为广州,吕岱为刺史;交阯以南为交州,戴良为刺史。又遣陈时代燮为交阯太守。岱留南海。良与时俱前,行到合浦;而燮子徽,自署交阯太守,发宗兵拒良。良留合浦。交阯桓邻,燮举吏也,叩头谏徽,使迎良;徽怒,笞杀邻。邻兄治、子发,又合宗兵击徽;徽闭门城守,治等攻之数月不能下:乃约和亲,各罢兵还。而吕岱被诏诛徽,自广州将兵昼夜驰入;过合浦,与良俱前。壹子中郎将匡,与岱有旧,岱署匡师友从事。先移书交阯,告喻祸福;又遣匡见徽,说令服罪,虽失郡守,保无他忧。岱寻匡后至,徽兄祗,弟幹、颂等人,肉袒奉迎。岱谢,令复服,前至郡下。明旦,早施帐幔,请徽兄弟以次入,宾客满坐。岱起,拥节读诏书,数徽罪过;左右因反缚以出,即皆伏诛,传首诣武昌。壹、 、匡,后出,权原其罪;及燮质子™ :皆免为庶人。数岁,壹、 坐法诛。™病卒,无子;妻寡居,诏在所月给俸米,赐钱万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