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会先主入蜀,溯流北行。羕欲纳说先主,乃往见庞统。统与羕非故人,又适有宾客;羕径上统床卧,谓统曰:“须客罢当与卿善谈。”统客既罢,往就羕坐;羕又先责统食,然后共语。因留信宿,至于经日。统大善之,而法正宿自知羕:遂并致之先主。先主亦以为奇,数令羕宣传军事,指授诸将;奉使称意,识遇日加。成都既定,先主领益州牧,拔羕为治中从事。羕起徒步,朝处州人之上,形色嚣然,自矜得遇滋甚。诸葛亮虽外接待羕,而内不能善;屡密言先主:“羕心大志广,难可保安。”先主既敬信亮,加察羕行事,意以稍疏。左迁羕为江阳太守。羕闻当远出,私情不悦;往诣马超。超问羕曰:“卿才具秀拔,主公相待至重,谓卿当与孔明、孝直诸人齐足并驱;宁当外授小郡,失人本望乎?”羕曰:“老革荒悖,可复道邪!”又谓超曰:“卿为其外,我为其内,天下不足定也!”超羁旅归国,常怀危惧;闻羕言大惊,默然不答。羕退,具表羕辞。于是收羕付有司。

【原文】

会先主入蜀,溯流北行。羕欲纳说先主〔1〕,乃往见庞统。统与羕非故人,又适有宾客;羕径上统床卧,谓统曰:“须客罢当与卿善谈〔2〕。”统客既罢,往就羕坐;羕又先责统食〔3〕,然后共语。因留信宿〔4〕,至于经日。统大善之,而法正宿自知羕:遂并致之先主。

先主亦以为奇,数令羕宣传军事,指授诸将;奉使称意,识遇日加。成都既定,先主领益州牧,拔羕为治中从事。羕起徒步〔5〕,一朝处州人之上,形色嚣然〔6〕,自矜得遇滋甚。诸葛亮虽外接待羕,而内不能善;屡密言先主:“羕心大志广,难可保安。”先主既敬信亮,加察羕行事,意以稍疏。

左迁羕为江阳太守〔7〕。羕闻当远出,私情不悦;往诣马超。超问羕曰:“卿才具秀拔,主公相待至重,谓卿当与孔明、孝直诸人齐足并驱〔8〕;宁当外授小郡〔9〕,失人本望乎?”

羕曰:“老革荒悖〔10〕,可复道邪!”〔一〕又谓超曰:“卿为其外,我为其内,天下不足定也!”

超羁旅归国〔11〕,常怀危惧;闻羕言大惊,默然不答。羕退,具表羕辞。于是收羕付有司〔12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纳说先主:(让别人)把自己推荐给刘备。

〔2〕善谈:畅谈。

〔3〕责统食:要求庞统招待吃饭。

〔4〕信宿:两个晚上。

〔5〕徒步:指平民。

〔6〕嚣然:轻狂的样子。

〔7〕江阳:郡名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州市。

〔8〕孝直:法正字孝直。

〔9〕宁当:怎么会。

〔10〕老革:老家伙。指刘备。荒悖:荒唐无理。

〔11〕羁旅归国:由于四处漂泊无依被迫投奔蜀汉。

〔12〕有司:官方的有关部门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扬雄《方言》曰:“悈、鳃、干、都、耇、革,老也。”郭璞注曰:“皆老者皮毛枯瘁之形也。”臣松之以为:皮去毛曰革。古者以革为兵,故语称“兵革”,革犹兵也。羕骂备为“老革”,犹言老兵也。

下一篇:羕于狱中与诸葛亮书曰:“仆昔有事于诸侯,以为曹操暴虐,孙权无道,振威暗弱;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,可与兴业致治,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。会公来西,仆因法孝直自炫鬻,庞统斟酌其间;遂得诣公于葭萌,指掌而谈,论治世之务,讲霸王之义,建取益州之策;公亦宿虑明定,即相然赞,遂举事焉。仆于故州不免凡庸,忧于罪罔;得遭风云激矢之中,求君得君,志行名显,从布衣之中擢为国士,盗窃茂才。分子之厚,谁复过此?羕朝狂悖,自求菹醢,为不忠不义之鬼乎?先民有言:‘左手据天下之图,右手刎咽喉,愚夫不为也。’况仆颇别菽麦者哉!所以有怨望意者,不自度量,苟以为首兴事业,而有投江阳之论;不解主公之意,意猝感激,颇以被酒,侻失‘老’语。此仆之下愚薄虑所致,主公实未老也。且夫立业,岂在老少?西伯,宁有衰志!负我慈父,罪有百死!至于‘内外’之言,欲使孟起立功北州,戮力主公,共讨曹操耳,宁敢有他志邪?孟起说之是也,但不分别其间,痛人心耳!昔每与庞统共相誓约:庶托足下末踪,尽心于主公之业;追名古人,载勋竹帛。统不幸而死,仆败以取祸。自我堕之,将复谁怨?足下,当世伊、吕也;宜善与主公计事,济其大猷。天明地察,神祇有灵。复何言哉!贵使足下明仆本心耳。行矣,努力自爱,自爱!”羕竟诛死,时年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