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郤正著论论维曰:“姜伯约据上将之重,处群臣之右;宅舍弊薄,资财无余;侧室无妾媵之亵,后庭无声乐之娱;衣服取供,舆马取备;饮食节制,不奢不约;官给费用,随手消尽。察其所以然者,非以激贪厉浊,抑情自割也;直谓如是为足,不在多求。凡人之谈,常誉成毁败,扶高抑下;咸以姜维投厝无所,身死宗灭,以是贬削,不复料擿:异乎《春秋》褒贬之义矣。如姜维之乐学不倦,清素节约,自时之仪表也!”维昔所俱至蜀:梁绪官至大鸿胪,尹赏执金吾,梁虔大长秋;皆先蜀亡没。

【原文】

郤正著论论维曰:“姜伯约据上将之重,处群臣之右;宅舍弊薄〔1〕,资财无余;侧室无妾媵之亵〔2〕,后庭无声乐之娱;衣服取供〔3〕,舆马取备;饮食节制,不奢不约〔4〕;官给费用,随手消尽。察其所以然者,非以激贪厉浊〔5〕,抑情自割也〔6〕;直谓如是为足〔7〕,不在多求。凡人之谈,常誉成毁败,扶高抑下;咸以姜维投厝无所〔8〕,身死宗灭,以是贬削〔9〕,不复料擿〔10〕:异乎《春秋》褒贬之义矣。如姜维之乐学不倦,清素节约,自一时之仪表也!”〔一〕

维昔所俱至蜀:梁绪官至大鸿胪,尹赏执金吾〔11〕,梁虔大长秋;皆先蜀亡没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弊薄:破旧简陋。

〔2〕妾媵(yìng):小老婆。

〔3〕取供:仅求够用。

〔4〕约:过于俭朴。

〔5〕激贪厉浊:感发贪婪污浊的人(使之变为廉洁)。

〔6〕自割:限制自己。

〔7〕直谓:只不过认为。

〔8〕投厝无所:投身不是地方。

〔9〕贬削:贬低。

〔10〕料擿(tì):衡量分辨。

〔11〕执金吾:官名。负责皇宫外围警卫,防火防洪,并保卫中央武器库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孙盛曰:“异哉郤氏之论也!夫士虽百行,操业万殊;至于忠孝义节,百行之冠冕也。姜维策名魏室,而外奔蜀朝,违君徇利,不可谓忠;捐亲苟免,不可谓孝;害加旧邦,不可谓义;败不死难,不可谓节;且德政未敷而疲民以逞,居御侮之任而致敌丧守,于夫智勇,莫可云也:凡斯六者,维无一焉。实有魏之逋臣,亡国之乱相;而云人之‘仪表’,斯亦惑矣。纵维好书而微自藻洁,岂异夫盗者分财之义,而程郑降阶之善也!”

臣松之以为:郤正此论,取其可称;不谓维始终行事,皆可准则也。所云“一时仪表”,止在好学与俭素耳。本传及《魏略》皆云,维本无叛心,以急逼归蜀。盛相讥贬,惟可责其背母;余既过苦,又非所以难郤正也。

上一篇:年,维表后主:“闻钟会治兵关中,欲规进取;宜并遣张翼、廖化督诸军,分护阳安关口、阴平桥头,以防未然。”皓征信鬼巫,谓敌终不自致;启后主寝其事,而群臣不知。及钟会将向骆谷,邓艾将入沓中;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,左车骑张翼、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。比至阴平,闻魏将诸葛绪向建威,故住待之。月余,维为邓艾所摧,还住阴平。钟会攻围汉、乐城,遣别将进攻关口;蒋舒开城出降,傅佥格斗而死。会攻乐城,不能克;闻关口已下,长驱而前。翼、厥甫至汉寿,维、化亦舍阴平而退,适与翼、厥合:皆退保剑阁以拒会。会与维书曰:“公侯以文武之德,怀迈世之略;功济巴、汉,声畅华夏:远近莫不归名。每惟畴昔,尝同大化;吴札、郑侨,能喻斯好。”维不答书,列营守险。会不能克,粮运悬远,将议还归。而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,遂破诸葛瞻于绵竹;后主请降于艾,艾前据成都。维等初闻瞻破,或闻后主欲固守成都,或闻欲东入吴,或闻欲南入建宁;于是引军由广汉、郪道以审虚实。寻被后主敕令,乃投戈放甲,诣会于涪军前;将士咸怒,拔刀砍石。会厚待维等,皆权还其印号、节、盖。会与维出则同舆,坐则同席。谓长史杜预曰:“以伯约比中土名士:公休、太初不能胜也。”会既构邓艾,艾槛车征;因将维等诣成都,自称益州牧以叛;欲授维兵万人,使为前驱。魏将士愤怒,杀会及维,维妻子皆伏诛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