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景耀元年,维闻诞破败,乃还成都。复拜大将军。
初,先主留魏延镇汉中,皆实兵诸围〔1〕,以御外敌;敌若来攻,使不得入。及兴势之役,王平捍拒曹爽,皆承此制。维建议以为:“错守诸围〔2〕,虽合《周易》‘重门’之义〔3〕,然适可御敌,不获大利。不若使闻敌至,诸围皆敛兵聚谷,退就汉、乐二城;使敌不得入平,且重关镇守以捍之。有事之日,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〔4〕;敌攻关不克,野无散谷,千里悬粮,自然疲乏。引退之日,然后诸城并出,与游军并力搏之:此殄敌之术也。”
于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〔5〕,监军王含守乐城,护军蒋斌守汉城;又于西安、建威、武卫、石门、武城、建昌、临远〔6〕,皆立围守。
五年〔7〕,维率众出(汉)侯和;为邓艾所破,还住沓中。维本羁旅托国,累年攻战,功绩不立;而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,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〔8〕,而皓阴欲废维树宇。维亦疑之,故自危惧,不复还成都。〔一〕
【注释】
〔1〕实兵诸围:派兵充实边境各处营垒。当时习称野外筑有坚固防御屏障的营垒为围。
〔2〕错守:交错防守。
〔3〕重门:重复设置大门。《周易·系辞》下有“重门击柝,以待暴客”的说法。暴客指强盗。
〔4〕游军:在外游动作战的军队。
〔5〕督汉中:官名。汉中各军的指挥官。
〔6〕西安、石门、建昌、临远:均为地名。在今甘肃陇南地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。建威:地名。在今甘肃西和县南。武卫:地名。在今甘肃成县境内。武城:地名。在今甘肃武山县西南。
〔7〕五年:景耀五年(公元 262)。
〔8〕右大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蜀汉后期专为阎宇设置,专权的黄皓企图以此牵制大将军姜维,并进而以阎宇取代姜维。东汉、魏、吴都没有右大将军。协比(bì):联合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华阳国志》曰:“维恶黄皓恣擅,启后主欲杀之。后主曰:‘皓趋走小臣耳!往董允切齿,吾常恨之,君何足介意!’维见皓枝附叶连,惧于失言,逊辞而出。后主敕皓诣维陈谢;维说皓求沓中种麦,以避内逼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