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景耀元年,维闻诞破败,乃还成都。复拜大将军。初,先主留魏延镇汉中,皆实兵诸围,以御外敌;敌若来攻,使不得入。及兴势之役,王平捍拒曹爽,皆承此制。维建议以为:“错守诸围,虽合《周易》‘重门’之义,然适可御敌,不获大利。不若使闻敌至,诸围皆敛兵聚谷,退就汉、乐城;使敌不得入平,且重关镇守以捍之。有事之日,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;敌攻关不克,野无散谷,千里悬粮,自然疲乏。引退之日,然后诸城并出,与游军并力搏之:此殄敌之术也。”于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,监军王含守乐城,护军蒋斌守汉城;又于西安、建威、武卫、石门、武城、建昌、临远,皆立围守。年,维率众出(汉)侯和;为邓艾所破,还住沓中。维本羁旅托国,累年攻战,功绩不立;而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,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,而皓阴欲废维树宇。维亦疑之,故自危惧,不复还成都。

【原文】

景耀元年,维闻诞破败,乃还成都。复拜大将军。

初,先主留魏延镇汉中,皆实兵诸围〔1〕,以御外敌;敌若来攻,使不得入。及兴势之役,王平捍拒曹爽,皆承此制。维建议以为:“错守诸围〔2〕,虽合《周易》‘重门’之义〔3〕,然适可御敌,不获大利。不若使闻敌至,诸围皆敛兵聚谷,退就汉、乐二城;使敌不得入平,且重关镇守以捍之。有事之日,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〔4〕;敌攻关不克,野无散谷,千里悬粮,自然疲乏。引退之日,然后诸城并出,与游军并力搏之:此殄敌之术也。”

于是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〔5〕,监军王含守乐城,护军蒋斌守汉城;又于西安、建威、武卫、石门、武城、建昌、临远〔6〕,皆立围守。

五年〔7〕,维率众出(汉)侯和;为邓艾所破,还住沓中。维本羁旅托国,累年攻战,功绩不立;而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,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〔8〕,而皓阴欲废维树宇。维亦疑之,故自危惧,不复还成都。〔一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实兵诸围:派兵充实边境各处营垒。当时习称野外筑有坚固防御屏障的营垒为围。

〔2〕错守:交错防守。

〔3〕重门:重复设置大门。《周易·系辞》下有“重门击柝,以待暴客”的说法。暴客指强盗。

〔4〕游军:在外游动作战的军队。

〔5〕督汉中:官名。汉中各军的指挥官。

〔6〕西安、石门、建昌、临远:均为地名。在今甘肃陇南地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。建威:地名。在今甘肃西和县南。武卫:地名。在今甘肃成县境内。武城:地名。在今甘肃武山县西南。

〔7〕五年:景耀五年(公元 262)。

〔8〕右大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蜀汉后期专为阎宇设置,专权的黄皓企图以此牵制大将军姜维,并进而以阎宇取代姜维。东汉、魏、吴都没有右大将军。协比(bì):联合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华阳国志》曰:“维恶黄皓恣擅,启后主欲杀之。后主曰:‘皓趋走小臣耳!往董允切齿,吾常恨之,君何足介意!’维见皓枝附叶连,惧于失言,逊辞而出。后主敕皓诣维陈谢;维说皓求沓中种麦,以避内逼耳。”

下一篇:年,维表后主:“闻钟会治兵关中,欲规进取;宜并遣张翼、廖化督诸军,分护阳安关口、阴平桥头,以防未然。”皓征信鬼巫,谓敌终不自致;启后主寝其事,而群臣不知。及钟会将向骆谷,邓艾将入沓中;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,左车骑张翼、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。比至阴平,闻魏将诸葛绪向建威,故住待之。月余,维为邓艾所摧,还住阴平。钟会攻围汉、乐城,遣别将进攻关口;蒋舒开城出降,傅佥格斗而死。会攻乐城,不能克;闻关口已下,长驱而前。翼、厥甫至汉寿,维、化亦舍阴平而退,适与翼、厥合:皆退保剑阁以拒会。会与维书曰:“公侯以文武之德,怀迈世之略;功济巴、汉,声畅华夏:远近莫不归名。每惟畴昔,尝同大化;吴札、郑侨,能喻斯好。”维不答书,列营守险。会不能克,粮运悬远,将议还归。而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,遂破诸葛瞻于绵竹;后主请降于艾,艾前据成都。维等初闻瞻破,或闻后主欲固守成都,或闻欲东入吴,或闻欲南入建宁;于是引军由广汉、郪道以审虚实。寻被后主敕令,乃投戈放甲,诣会于涪军前;将士咸怒,拔刀砍石。会厚待维等,皆权还其印号、节、盖。会与维出则同舆,坐则同席。谓长史杜预曰:“以伯约比中土名士:公休、太初不能胜也。”会既构邓艾,艾槛车征;因将维等诣成都,自称益州牧以叛;欲授维兵万人,使为前驱。魏将士愤怒,杀会及维,维妻子皆伏诛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