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姜维字伯约,天水冀人也。少孤,与母居。好郑氏学。仕郡上计掾;州(郡)辟为从事。以父冏昔为郡功曹,值羌戎叛乱,身卫郡将,没于战场;赐维官中郎,参本郡军事。建兴年,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。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,维及功曹梁绪、主簿尹赏、主记梁虔等从行。太守闻蜀军垂至,而诸县响应;疑维等皆有异心,于是夜亡保上邽。维等觉太守去,追迟;至城门,城门已闭,不纳。维等相率还冀,冀亦不入维。维等乃俱诣诸葛亮。会马谡败于街亭,亮拔将西县千余家及维等还,故维遂与母相失。亮辟维为仓曹掾,加奉义将军,封当阳亭侯,时年。亮与留府长史张裔、参军蒋琬书曰:“姜伯约忠勤时事,思虑精密;考其所有,永南、季常诸人不如也;其人,凉州上士也!”又曰:“须先教中虎步兵千人。姜伯约甚敏于军事,既有胆义,深解兵意。此人心存汉室,而才兼于人;毕教军事,当遣诣宫,觐见主上。”

【原文】

姜维字伯约,天水冀人也。少孤,与母居。好郑氏学。〔一〕仕郡上计掾〔1〕;州(郡)〔辟〕为从事。以父冏昔为郡功曹,值羌戎叛乱,身卫郡将〔2〕,没于战场;赐维官中郎,参本郡军事。

建兴六年,丞相诸葛亮军向祁山。时天水太守适出案行〔3〕,维及功曹梁绪、主簿尹赏、主记梁虔等从行〔4〕。太守闻蜀军垂至,而诸县响应;疑维等皆有异心,于是夜亡保上邽〔5〕。维等觉太守去,追迟;至城门,城门已闭,不纳。维等相率还冀,冀亦不入维。维等乃俱诣诸葛亮。会马谡败于街亭,亮拔将西县千余家及维等还,故维遂与母相失。〔二〕

亮辟维为仓曹掾,加奉义将军〔6〕,封当阳亭侯,时年二十七。

亮与留府长史张裔、参军蒋琬书曰:“姜伯约忠勤时事,思虑精密;考其所有,永南、季常诸人不如也〔7〕;其人,凉州上士也!”又曰:“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〔8〕。姜伯约甚敏于军事,既有胆义,深解兵意。此人心存汉室,而才兼于人;毕教军事〔9〕,当遣诣宫,觐见主上。”〔三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上计掾:官名。郡太守府下属。负责向中央政府定期报告人口、垦田等各项统计数字。

〔2〕郡将:指郡太守。

〔3〕案行:巡视。

〔4〕主记:官名。郡太守府下属。主管文书起草。

〔5〕亡:逃亡。

〔6〕奉义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7〕永南:即李邵。邵字永南。事见本书卷四十五《杨戏传》。季常:即马良。良字季常。传见本书卷三十九。

〔8〕中:中军。直属蜀军统帅部的精锐军队。虎步兵:蜀军中军的精锐步兵。

〔9〕毕教军事:完成军事教练任务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傅子》曰:“维为人,好立功名,阴养死士,不修布衣之业。”

〔二〕《魏略》曰:“天水太守马遵,将维及诸官属,随雍州刺史郭淮偶自西至洛门案行。会闻亮已到祁山,淮顾遵曰:‘是欲不善!’遂驱东,还上邽。遵念所治冀县界在西偏,又恐吏民乐乱,遂亦随淮去。时维谓遵曰:‘明府当还冀。’遵谓维等曰:‘卿诸人(回)〔叵〕复信,皆贼也!’各自行,维亦无如遵何;而家在冀,遂与郡吏上官子修等,还冀。冀中吏民见维等大喜,便推令见亮。二人不获已,乃共诣亮;亮见,大悦。未及遣迎冀中人,会亮前锋为张郃、费繇等所破,遂将维等却缩。维不得还,遂入蜀。诸军攻冀,皆得维母妻子;亦以维本无去意,故不没其家,但系保官以延之。”此语与本传不同。

〔三〕孙盛《杂记》曰:“初,姜维诣亮,与母相失;复得母书,令求当归。维曰:‘良田百顷,不在一亩;但有远志,不在当归也!’”

上一篇:费祎字文伟,江夏鄳人也。少孤,依族父伯仁。伯仁姑,益州牧刘璋之母也。璋遣使迎仁,仁将祎游学入蜀。会先主定蜀,祎遂留益土。与汝南许叔龙、南郡董允齐名;时许靖丧子,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。允白父和请车,和遣开后鹿车给之。允有难载之色,祎便从前先上。及至丧所,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,车乘甚鲜;允犹神色未泰,而祎晏然自若。持车人还,和问之;知其如此,乃谓允曰:“吾常疑汝于文伟优劣未别也;而今而后,吾意了矣。”先主立太子,祎与允俱为舍人。迁庶子。后主践位,为黄门侍郎。丞相亮南征还,群僚于数里逢迎,年位多在祎右;而亮特命祎同载,由是众人莫不易观。亮以初从南归,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。孙权性既滑稽,嘲啁无方;诸葛恪、羊衜等才博果辩,论难锋至;祎辞顺义笃,据理以答,终不能屈。权甚器之,谓祎曰:“君天下淑德,必当股肱蜀朝,恐不能数来也。”还,迁为侍中。亮北住汉中,请祎为参军。以奉使称旨,频繁至吴。建兴年,转为中护军,后又为司马。值军师魏延,与长史杨仪相憎恶,每至,并坐争论;延或举刃拟仪,仪泣涕横集。祎常入其坐间,谏喻分别。终亮之世,各尽延、仪之用者,祎匡救之力也。亮卒,祎为后军师。顷之,代蒋琬为尚书令。琬自汉中还涪,祎迁大将军,录尚书事。延熙年,魏军次于兴势;假祎节,率众往御之。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,求共围棋。于时羽檄交驰,人马擐甲,严驾已讫;祎与敏留意对戏,色无厌倦。敏曰:“向聊观试君耳!君信可人,必能办贼者也。”祎至,敌遂退,封成乡侯。琬固让州职,祎复领益州刺史。祎当国功名,略与琬比。年,出住汉中。自琬及祎,虽自身在外;庆赏刑威,皆遥先咨断,然后乃行:其推任如此。后年夏,还成都。成都望气者云,都邑无宰相位;故冬复北屯汉寿。延熙年,命祎开府。年岁首大会,魏降人郭修在坐。祎欢饮沉醉,为修手刃所害。谥曰敬侯。子承嗣,为黄门侍郎。承弟恭,尚公主。祎长女,配太子璿为妃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