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子斌嗣。为绥武将军、汉城护军。魏大将(军)钟会至汉城,与斌书曰:“巴蜀贤智文武之士,多矣!至于足下、诸葛思远,譬诸草木,吾气类也。桑梓之敬,古今所敦。西到,欲奉瞻尊大君公侯墓;当洒扫坟茔,奉祠致敬:愿告其所在。”斌答书曰:“知惟臭味意眷之隆,雅托通流,未拒来谓也。亡考昔遭疾疢,亡于涪县;卜云其吉,遂安厝之。知君西迈,乃欲屈驾修敬坟墓;视予犹父,颜子之仁也。闻命感怆,以增情思。”会得斌书报,嘉叹意义;及至涪,如其书云。后主既降邓艾;斌诣会于涪,待以交友之礼。随会至成都,为乱兵所杀。斌弟显,为太子仆。会亦爱其才学,与斌同时死。刘敏,左护军,扬威将军。与镇北大将军王平俱镇汉中。魏遣大将军曹爽袭蜀时,议者或谓“但可守城,不出拒敌,必自引退”。敏以为:“男女布野,农谷栖亩;若听敌入,则大事去矣。”遂帅所领与平据兴势;多张旗帜,弥亘百余里。会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至,魏军即退。敏以功封云亭侯。

【原文】

子斌嗣。为绥武将军、汉城护军〔1〕。魏大将(军)钟会至汉城,与斌书曰:“巴蜀贤智文武之士,多矣!至于足下、诸葛思远〔2〕,譬诸草木,吾气类也〔3〕。桑梓之敬〔4〕,古今所敦〔5〕。西到,欲奉瞻尊大君公侯墓〔6〕;当洒扫坟茔,奉祠致敬:愿告其所在。”

斌答书曰:“知惟臭味意眷之隆〔7〕,雅托通流〔8〕,未拒来谓也〔9〕。亡考昔遭疾疢,亡于涪县;卜云其吉〔10〕,遂安厝之〔11〕。知君西迈〔12〕,乃欲屈驾修敬坟墓;视予犹父〔13〕,颜子之仁也。闻命感怆〔14〕,以增情思。”

会得斌书报,嘉叹意义;及至涪,如其书云。后主既降邓艾;斌诣会于涪,待以交友之礼。随会至成都,为乱兵所杀。

斌弟显,为太子仆。会亦爱其才学,与斌同时死。

刘敏,左护军〔15〕,扬威将军。与镇北大将军王平俱镇汉中。魏遣大将军曹爽袭蜀时,议者或谓“但可守城,不出拒敌,必自引退”。敏以为:“男女布野,农谷栖亩〔16〕;若听敌入,则大事去矣。”遂帅所领与平据兴势;多张旗帜,弥亘百余里〔17〕。会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至,魏军即退。敏以功封云亭侯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绥武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汉城护军:官名。汉城驻守各军的协调人。

〔2〕诸葛思远:即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,瞻字思远。

〔3〕气类:同类。

〔4〕桑梓之敬:外来者对当地名流和前辈的敬意。《诗经·小弁》有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”的诗句,桑和梓是先人栽在住宅旁边的树木,后来即以桑梓指代故乡或当地。

〔5〕敦:重视。

〔6〕尊大君:对对方父亲的尊称。

〔7〕知惟:知道您想(表示)。臭味:气味。《左传》襄公八年记载,鲁国的季武子曾对晋国的范宣子说:“譬于草木,寡君在君,君之臭味也。”意思是用草木来作比譬,两个同类的人就像发出气味相同的同类草木一样。钟会的来信用了这一典故,所以蒋斌也以此作回答。

〔8〕雅托通流:承蒙您的雅意将我视为同流。

〔9〕未拒来谓:不能拒绝您来信的要求。

〔10〕卜云其吉:占卜的人说这个地方吉利。

〔11〕安厝(cuò):安葬。蒋琬墓现今尚存,在今四川绵阳市西郊西山公园内。

〔12〕西迈:西行。

〔13〕视予犹父:《论语·先进》记孔子说:“回也视予犹父也。”意思是颜回把自己当作父亲来对待。蒋斌用这个典故称赞钟会像颜回一样懂得尊敬前辈。

〔14〕闻命:得知您的意思。

〔15〕左护军:官名。蜀军的协调人之一。

〔16〕栖亩:留在田野上。

〔17〕弥亘(gèn):遍布和绵延。

上一篇:亮卒,以琬为尚书令。俄而加行都护,假节,领益州刺史。迁大将军,录尚书事,封安阳亭侯。时新丧元帅,远近危悚。琬出类拔萃,处群僚之右;既无戚容,又无喜色,神守举止,有如平日:由是众望渐服。延熙元年,诏琬曰:“寇难未弭,曹叡骄凶;辽东郡苦其暴虐,遂相纠结,与之离隔。叡大兴众役,还相攻伐。曩秦之亡,胜、广首难;今有此变,斯乃天时。君其治严,总帅诸军,屯住汉中;须吴举动,东西掎角,以乘其衅。”又命琬开府。明年,就加为大司马。东曹掾杨戏,素性简略;琬与言论,时不应答。或欲构戏于琬曰:“公与戏语而不见应,戏之慢上,不亦甚乎!”琬曰:“人心不同,各如其面;面从后言,古人之所诫也。戏欲赞吾是耶,则非其本心;欲反吾言,则显吾之非;是以默然,是戏之快也。”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:“作事愦愦,诚非及前人。”或以白琬,主者请推治敏。琬曰:“吾实不如前人,无可推也!”主者重据,听不推则乞问其“愦愦”之状。琬曰:“苟其不如,则事不当理;事不当理,则愦愦矣!复何问邪?”后敏坐事系狱,众人犹惧其必死;琬心无適莫,得免重罪。其好恶存道,皆此类也。琬以为,昔诸葛亮数窥秦川,道险运艰,竟不能克;不若乘水东下。乃多作舟船,欲由汉沔袭魏兴、上庸。会旧疾连动,未时得行。而众论咸谓:“如不克捷,还路甚难,非长策也。”于是遣尚书令费祎、中监军姜维等喻指。琬承命上疏曰:“芟秽弭难,臣职是掌。自臣奉辞汉中,已经年。臣既暗弱,加婴疾疢;规方无成,夙夜忧惨。今魏跨带州,根蒂滋蔓,平除未易。若东西并力,首尾掎角;虽未能速得如志,且当分裂蚕食,先摧其支党。然吴期,连不克果;俯仰惟艰,实忘寝食。辄与费祎等议:以凉州胡塞之要,进退有资,贼之所惜;且羌胡乃心,思汉如渴;又昔偏军入羌,郭淮破走;算其长短,以为事首。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。若维征行,衔持河右;臣当帅军,为维镇继。今涪水陆通,惟急是应;若东、北有虞,赴之不难。”由是琬遂还住涪。疾转增剧,至年卒。谥曰恭。
下一篇:费祎字文伟,江夏鄳人也。少孤,依族父伯仁。伯仁姑,益州牧刘璋之母也。璋遣使迎仁,仁将祎游学入蜀。会先主定蜀,祎遂留益土。与汝南许叔龙、南郡董允齐名;时许靖丧子,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。允白父和请车,和遣开后鹿车给之。允有难载之色,祎便从前先上。及至丧所,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,车乘甚鲜;允犹神色未泰,而祎晏然自若。持车人还,和问之;知其如此,乃谓允曰:“吾常疑汝于文伟优劣未别也;而今而后,吾意了矣。”先主立太子,祎与允俱为舍人。迁庶子。后主践位,为黄门侍郎。丞相亮南征还,群僚于数里逢迎,年位多在祎右;而亮特命祎同载,由是众人莫不易观。亮以初从南归,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。孙权性既滑稽,嘲啁无方;诸葛恪、羊衜等才博果辩,论难锋至;祎辞顺义笃,据理以答,终不能屈。权甚器之,谓祎曰:“君天下淑德,必当股肱蜀朝,恐不能数来也。”还,迁为侍中。亮北住汉中,请祎为参军。以奉使称旨,频繁至吴。建兴年,转为中护军,后又为司马。值军师魏延,与长史杨仪相憎恶,每至,并坐争论;延或举刃拟仪,仪泣涕横集。祎常入其坐间,谏喻分别。终亮之世,各尽延、仪之用者,祎匡救之力也。亮卒,祎为后军师。顷之,代蒋琬为尚书令。琬自汉中还涪,祎迁大将军,录尚书事。延熙年,魏军次于兴势;假祎节,率众往御之。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,求共围棋。于时羽檄交驰,人马擐甲,严驾已讫;祎与敏留意对戏,色无厌倦。敏曰:“向聊观试君耳!君信可人,必能办贼者也。”祎至,敌遂退,封成乡侯。琬固让州职,祎复领益州刺史。祎当国功名,略与琬比。年,出住汉中。自琬及祎,虽自身在外;庆赏刑威,皆遥先咨断,然后乃行:其推任如此。后年夏,还成都。成都望气者云,都邑无宰相位;故冬复北屯汉寿。延熙年,命祎开府。年岁首大会,魏降人郭修在坐。祎欢饮沉醉,为修手刃所害。谥曰敬侯。子承嗣,为黄门侍郎。承弟恭,尚公主。祎长女,配太子璿为妃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