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子本嗣,历位郡守、卿。所在操纲领,举大体;能使群下自尽,有统御之才,不亲小事。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,优于司马岐等,精练文理。迁镇北将军,假节,都督河北诸军事。薨,子粲嗣。本弟骞,咸熙中为车骑将军。初,矫为郡功曹,使过泰山。泰山太守东郡薛悌异之,结为亲友;戏谓矫曰:“以郡吏而交千石,邻国君屈从陪臣游,不亦可乎!”悌后为魏郡及尚书令,皆承代矫云。

【原文】

子本嗣,历位郡守、九卿〔1〕。所在操纲领,举大体;能使群下自尽,有统御之才,不亲小事。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〔2〕,优于司马岐等〔3〕,精练文理〔4〕。迁镇北将军〔5〕,假节,都督河北诸军事。

薨,子粲嗣。本弟骞〔6〕,咸熙中为车骑将军〔7〕。〔一〕初,矫为郡功曹,使过泰山〔8〕。泰山太守东郡薛悌异之〔9〕,结为亲友〔10〕;戏谓矫曰:“以郡吏而交二千石〔11〕,邻国君屈从陪臣游〔12〕,不亦可乎!”悌后为魏郡及尚书令,皆承代矫云。〔二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九卿:曹魏的九卿是:太常、光禄勋、卫尉、太仆、廷尉、大鸿胪、宗正、大司农、少府。

〔2〕廷尉:官名。主管司法。

〔3〕司马岐:传附本书卷十二《司马芝传》。

〔4〕精练:精通熟悉。文理:这里指法律条文所含的道理。

〔5〕镇北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,通常驻守河北战区。

〔6〕骞:即陈骞(公元 212—292)。西晋时封高平郡公,先后任大将军、太尉、大司马。传见《晋书》卷三十五。

〔7〕车骑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8〕使:出使。泰山:郡名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。

〔9〕东郡:郡省。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。

〔10〕亲友:亲密的朋友。

〔11〕二千石:指郡太守。东汉的官品按每月发放俸谷的多少,分为三公、中二千石、二千石、比二千石、千石、六百石、比六百石、四百石、比四百石、三百石、比三百石、二百石、比二百石、百石、斗食、佐史等级别。郡太守属二千石这一级。

〔12〕国君:指郡太守。陪臣:家臣。这里指郡太守的下属官员,如功曹史、五官掾、五部督邮、主簿之类。汉代以来,郡太守有权自行委任郡政府内的下属官员,而无须经过中央选官机构的任命。这样一来,就使郡太守与其下属发生了类似君臣的关系。因此,郡太守被称为“府君”或“明府”,郡政府被称为“郡朝”或“府朝”。此处薛悌称太守为“国君”、郡吏为“陪臣”,原因相同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按《晋书》曰:“骞字休渊。为晋佐命功臣,至太傅,封高平郡公。”

〔二〕《世语》曰:“悌字孝威。年二十二,以兖州从事为泰山太守。初,太祖定冀州,以悌及东平王国,为左、右长史,后至中领军;并悉忠贞练事,为世吏表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