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初,泰闻经见围,以州军将士素皆一心,加得保城,非维所能猝倾。表上〔1〕:“进军晨夜,速到还。”众议以“经奔北〔2〕,城不足自固;维若断凉州之道,兼四郡民夷,据关、陇之险;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〔3〕。宜须大兵四集,乃致攻讨”。大将军司马文王曰:“昔诸葛亮常有此志,卒亦不能。事大谋远,非维所任也。且城非仓猝所拔,而粮少为急,征西速救,得上策矣。”
泰每以一方有事,辄以虚声扰动天下;故希简白上事〔4〕,驿书不过六百里〔5〕。司马文王语荀顗曰〔6〕:“玄伯沉勇能断〔7〕,荷方伯之重〔8〕,救将陷之城,而不求益兵;又希简上事,必能办贼故也。都督大将,不当尔邪!”后征泰为尚书右仆射〔9〕,典选举;加侍中、光禄大夫。
吴大将孙峻出淮、泗〔10〕。以泰为镇军将军〔11〕,假节,都督淮北诸军事;诏徐州监军以下受泰节度〔12〕。峻退,军还,转为左仆射。诸葛诞作乱寿春〔13〕,司马文王率六军军丘头〔14〕,泰总署行台〔15〕。
司马景王、文王,皆与泰亲友,及沛国武陔亦与泰善〔16〕。文王问陔曰:“玄伯何如其父司空也?”陔曰:“通雅博畅,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〔17〕,不如也;明(统)〔练〕简至〔18〕,立功立事,过之。”泰前后以功增邑二千六百户;赐子弟一人亭侯,二人关内侯。
景元元年薨。追赠司空,谥曰穆侯。〔一〕子恂嗣。恂薨,无嗣;弟温绍封〔19〕。咸熙中,开建五等;以泰著勋前朝,改封温为慎子。〔二〕
【注释】
〔1〕表上:上表报告。
〔2〕奔北:溃败。
〔3〕敢能:可能会。
〔4〕希简:很少。事:当时习称公文为事。这里着重指紧急军情报告。
〔5〕驿书:用驿马传送文书。不过六百里:一日一夜的行程不超过六百里。当时驿书的最快传送速度可达一日一夜行千里,见《初学记》卷二十“奉使”引《汉旧仪》。
〔6〕荀顗(?—公元 274):字景倩,颍川郡颍阴(今河南许昌市)人。仕魏为司空。支持司马氏代魏,西晋建立,任太尉,封临淮郡公。精通礼仪制度,参与制定《晋礼》。传见《晋书》卷三十九。
〔7〕玄伯:陈泰的字。
〔8〕方伯:指镇守一个方面的军事长官。
〔9〕尚书右仆射(yè):官名。尚书台的副长官仆射,有时设置两位,一称左仆射,一称右仆射。前者地位略高。都协助尚书令处理军国机要公务。
〔10〕孙峻(公元 219—256):传见本书卷六十四。淮、泗:淮水及其支流泗水。这里指淮水、泗水流经的曹魏徐州辖境。
〔11〕镇军将军:官名。陈泰的父亲陈群,曾任镇军大将军,所以委任他任此职,领兵征伐。这一委任带有荣宠的意思。
〔12〕监军:官名。领兵的州和大战区有监军,监督军队将领的行动。节度:指挥。
〔13〕诸葛诞(?—公元 258):传见本书卷二十八。寿春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寿县。
〔14〕丘头:地名。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南。
〔15〕行台:与皇帝随行的尚书台。当时司马昭为了防止自己出征后京城出现变故,即挟持皇帝曹髦、太后郭氏一同前往淮南,尚书台因此随行。
〔16〕武陔:字元夏,沛国竹邑(今安徽宿州市北)人。仕魏至太仆,封薛县侯。西晋初,任尚书左仆射。传见《晋书》卷四十五。
〔17〕声教:用言语进行的教育感化。
〔18〕明练:对政事的精通熟练。简至:处理公务的简要恰当。
〔19〕绍封:继承封爵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干宝《晋纪》曰:“高贵乡公之杀,司马文王会朝臣,谋其故,太常陈泰不至。使其舅荀顗召之,顗至,告以可否。泰曰:‘世之论者,以泰方于舅;今舅不如泰也。’子弟内外咸共逼之,垂涕而入。王待之曲室,谓曰:‘玄伯,卿何以处我?’对曰:‘诛贾充以谢天下。’文王曰:‘为我更思其次。’泰曰:‘泰言惟有进于此,不知其次。’文王乃不更言。”《魏氏春秋》曰:“帝之崩也,太傅司马孚、尚书右仆射陈泰,枕帝尸于股,号哭尽哀。时大将军入于禁中,泰见之悲恸,大将军亦对之泣,谓曰:‘玄伯,其如我何?’泰曰:‘独有斩贾充,少可以谢天下耳!’大将军久之曰:‘卿更思其他。’泰曰:‘岂可使泰复发后言?’遂呕血薨。”臣松之按本传,泰不为太常,未详干宝所由知之。孙盛改易泰言,虽为小胜。然检盛言诸所改易,皆非别有异闻,率更自以意制,多不如旧。凡记言之体,当使若出其口。辞胜而违实,固君子所不取,况复不胜而徒长虚妄哉?
按《博物记》曰:“太丘长陈寔,寔子鸿胪纪,纪子司空群,群子泰四世,于汉、魏二朝并有重名,而其德渐渐小减。时人为其语曰:‘公惭卿,卿惭长。’”
〔二〕按《陈氏谱》:群之后,名位遂微。谌孙佐,官至青州刺史。佐弟坦,廷尉。佐子准,太尉,封广陵郡公。准弟戴、徵及从弟堪,并至大位。准孙逵,字林道;有誉江左,为西中郎将,追赠卫将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