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泰字玄伯。青龙中,除散骑侍郎。正始中,徙游击将军。为并州刺史,加振威将军,使持节,护匈奴中郎将;怀柔夷民,甚有威惠。京邑贵人多寄宝货,因泰市奴婢;泰皆挂之于壁,不发其封。及征为尚书,悉以还之。嘉平初,代郭淮为雍州刺史,加奋威将军。蜀(大)卫将军姜维率众依麹山筑城,使牙门将句安、李歆等守之;聚羌胡质任等寇逼诸郡。征西将军郭淮与泰谋所以御之,泰曰:“麹城虽固,去蜀险远,当须运粮;羌夷患维劳役,必未肯附。今围而取之,可不血刃而拔其城;虽其有救,山道阻险,非行兵之地也。”淮从泰计,使泰率讨蜀护军徐质、南安太守邓艾等进兵围之,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。安等挑战,不许;将士困窘,分粮聚雪以稽日月。维果来救,出自牛头山,与泰相对。泰曰:“兵法贵在‘不战而屈人’。今绝牛头,维无反道,则我之擒也。”敕诸军各坚垒勿与战。遣使白淮:欲自南渡白水,循水而东;使淮趋牛头,截其还路;可并取维,不惟安等而已。淮善其策,进率诸军军洮水。维惧,遁走;安等孤悬,遂皆降。

【原文】

泰字玄伯。青龙中,除散骑侍郎。正始中〔1〕,徙游击将军〔2〕。为并州刺史〔3〕,加振威将军〔4〕,使持节〔5〕,护匈奴中郎将〔6〕;怀柔夷民,甚有威惠。京邑贵人多寄宝货,因泰市奴婢〔7〕;泰皆挂之于壁,不发其封。及征为尚书,悉以还之。

嘉平初〔8〕,代郭淮为雍州刺史〔9〕,加奋威将军〔10〕。蜀(大)〔卫〕将军姜维率众依麹山筑二城〔11〕,使牙门将句安、李歆等守之〔12〕;聚羌胡质任等寇逼诸郡〔13〕。征西将军郭淮与泰谋所以御之〔14〕,泰曰:“麹城虽固,去蜀险远,当须运粮;羌夷患维劳役,必未肯附。今围而取之,可不血刃而拔其城;虽其有救,山道阻险,非行兵之地也。”

淮从泰计,使泰率讨蜀护军徐质、南安太守邓艾等进兵围之〔15〕,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。安等挑战,不许;将士困窘,分粮聚雪以稽日月〔16〕。维果来救,出自牛头山〔17〕,与泰相对。泰曰:“兵法贵在‘不战而屈人’。今绝牛头,维无反道,则我之擒也。”敕诸军各坚垒勿与战。遣使白淮:欲自南渡白水〔18〕,循水而东;使淮趋牛头,截其还路;可并取维,不惟安等而已。

淮善其策,进率诸军军洮水〔19〕。维惧,遁走;安等孤悬,遂皆降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正始:废帝曹芳的第一个年号。

〔2〕游击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3〕并(bīng)州:州名。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。

〔4〕振威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刺史加将军官衔之后,就成为军政两兼的地方长官。

〔5〕使持节:一种表示享有诛杀威权的名号。类似的名号有使持节、持节、假节三种。使持节最高,有权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。

〔6〕护匈奴中郎将:官名。魏明帝时置。东汉末年以来,归顺汉朝的南匈奴大量入塞进入并州。曹魏设置护匈奴中郎将,监督管理匈奴族人。这一职务照例由领兵的并州刺史兼任。

〔7〕市:购买。当时曹魏权贵在并州购买的奴婢,多为贫困的匈奴人,有的一家即占有数千人,用来从事生产。见《晋书》卷九十三《外戚王恂传》。

〔8〕嘉平:废帝曹芳的第二个年号。

〔9〕郭淮(?—公元 255):传见本书卷二十六。雍州:州名。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

〔10〕奋威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11〕卫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姜维(公元 202—264):传见本书卷四十四。麹山:山名。在今甘肃岷县东。

〔12〕牙门将:官名。属低等将军。领兵征伐。

〔13〕羌胡:羌族人。质任:人质。

〔14〕征西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15〕讨蜀护军:官名。是进攻蜀汉各军的协调人。南安:郡名。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。邓艾(公元 197—264):传见本书卷二十八。

〔16〕稽日月:拖时间。

〔17〕牛头山:山名。在今甘肃岷县南。

〔18〕白水:河流名。在牛头山的南面。即今嘉陵江的上游白龙江。

〔19〕军洮(táo)水:进军洮水。洮水在牛头山的北面,是黄河上游南岸的大支流。

下一篇:淮薨,泰代为征西将军,假节,都督雍、凉诸军事。后年,雍州刺史王经白泰,云:“姜维、夏侯霸欲道向祁山、石营、金城;求进兵为翅,使凉州军至枹罕,讨蜀护军向祁山。”泰量贼势终不能道;且兵势恶分,凉州未宜越境。报经:“审其定问,知所趋向;须东西势合,乃进。”时维等将数万人至枹罕,趋狄道。泰敕经进屯狄道,须军到,乃规取之。泰进军陈仓。会经所统诸军于故关与贼战不利,经辄渡洮。泰以经不坚据狄道,必有他变;并遣营在前,泰率诸军继之。经已与维战,大败;以万余人还保狄道城,余皆奔散。维乘胜围狄道。泰军上邽,分兵守要,晨夜进前。邓艾、胡奋、王秘亦到;即与艾、秘等分为军,进到陇西。艾等以为:“王经精卒破衄于西,贼众大盛,乘胜之兵既不可当;而将军以乌合之卒,继败军之后,将士失气,陇右倾荡。古人有言:‘蝮蛇螫手,壮士解其腕。’《孙子》曰:‘兵有所不击,地有所不守。’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。今陇右之害,过于蝮蛇;狄道之地,非徒不守之谓,姜维之兵,是所避之锋。不如割险自保,观衅待弊;然后进救,此计之得者也。”泰曰:“姜维提轻兵深入,正欲与我争锋原野,求战之利。王经当高壁深垒,挫其锐气。今乃与战,使贼得计;走破王经,封之狄道。若维以战克之威,进兵东向;据栎阳积谷之实,放兵收降,招纳羌胡,东争关、陇,传檄郡:此我之所恶也。而维以乘胜之兵,挫峻城之下;锐气之卒,屈力致命。攻守势殊,客主不同;兵书云‘修橹(橨榅)轒辒,月乃成,拒堙月而后已’。诚非轻军远入、维之诡谋仓猝所办。悬军远侨,粮谷不继,是我速进破贼之时也;所谓疾雷不及掩耳,自然之势也。洮水带其表,维等在其内;今乘高据势,临其项领,不战必走。寇不可纵,围不可久,君等何言如此!”遂进军度高城岭,潜行;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,多举烽火,鸣鼓角。狄道城中将士见救者至,皆奋踊。维始谓官救兵当须众集乃发;而猝闻已至,谓有奇变宿谋,上下震惧。自军之发陇西也,以山道深险,贼必设伏;泰诡从南道,维果日施伏。定军潜行,猝出其南;维乃缘山突至,泰与交战,维退还。凉州军从金城南至沃干坂。泰与经共密期,当共向其还路;维等闻之,逐遁。城中将士得出。经叹曰:“粮不至旬,向不应机,举城屠裂,覆丧州矣!”泰慰劳将士,前后遣还;更差军守,并治城垒。还屯上邽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