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明帝即位,进封颍阴侯;增邑五百,并前千三百户;与征东大将军曹休、中军大将军曹真、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并开府〔1〕。顷之〔2〕,为司空,故录尚书事〔3〕。
是时,帝初莅政,群上疏曰:“《诗》称‘仪刑文王〔4〕,万邦作孚〔5〕’;又曰‘刑于寡妻〔6〕,至于兄弟,以御于家邦〔7〕’。道自近始,而化洽于天下。自丧乱以来〔8〕,干戈未戢〔9〕;百姓不识王教之本,惧其陵迟已甚〔10〕。陛下当盛魏之隆,荷二祖之业〔11〕,天下想望至治;唯有以崇德布化,惠恤黎庶〔12〕,则兆民幸甚。夫臣下雷同〔13〕,是非相蔽,国之大患也。若不和睦则有仇党,有仇党则毁誉无端,毁誉无端则真伪失实;不可不深防备,有以绝其源流。”
太和中,曹真表欲数道伐蜀,从斜谷入〔14〕。群以为:“太祖昔到阳平攻张鲁〔15〕,多收豆麦以益军粮,鲁未下而食犹乏。今既无所因〔16〕;且斜谷阻险,难以进退。转运必见抄截,多留兵守要,则损战士,不可不熟虑也。”帝从群议。
真复表从子午道〔17〕。群又陈其不便,并言军事用度之计。诏以群议下真〔18〕;真据之遂行。会霖雨积日,群又以为宜诏真还,帝从之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征东大将军:官名。领兵镇守淮南战区。曹休(?—公元228):传见本书卷九。中军大将军:官名。职责与大将军相同。曹丕称帝之后,有意提拔与自己关系亲密的宗族将领曹真来主持朝廷军务。但因曹真年资不高,当时只是镇西将军,不好一下给以大将军的高位,因而特为他设立上军大将军、中军大将军两个过渡名号。黄初三年(公元 222)曹真升任上军大将军入朝主持军务,次年转中军大将军,四年后升大将军。此后无人再任这一官职。抚军大将军:官名。在皇帝曹丕外出时,镇守后方,征调后备军队,供应军用物资。开府:设立独自的官府和办事机构。开府通常是三公享有的特殊待遇。
〔2〕顷之:不久。
〔3〕故:依旧。
〔4〕仪刑文王:效法周文王。这两句出自《诗经·文王》。
〔5〕万邦作孚:天下的各诸侯国才信任周王朝。
〔6〕刑于寡妻:(周文王在家里)给嫡妻作示范。这三句出自《诗经·思齐》。
〔7〕御于家邦:治理国家。
〔8〕丧(sāng)乱:死亡动乱。这里指董卓之乱。
〔9〕戢(jí):停止。
〔10〕陵迟:衰败。
〔11〕二祖:指太祖曹操、高祖曹丕。
〔12〕黎庶:百姓。
〔13〕雷同:这里指关系亲近者的相互附和。也就是朋党风气。
〔14〕斜(yé)谷:古道路名。在今陕西眉县西南。因取道斜水河谷而得名。斜水源出秦岭太白山,北流入渭水,谷口在眉县西南约十五公里。自斜谷道南行,接褒谷道,即可穿越秦岭进入汉中盆地,全程二百三十五公里。是古代秦岭重要通道之一。
〔15〕阳平:关隘名。在今陕西勉县西郊老城乡。张鲁(?—公元216):传见本书卷八。
〔16〕因:借助。
〔17〕子午道:古道路名。因取道子午谷而得名。谷道北口在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西南,南口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。也是古代秦岭重要通道之一。
〔18〕下真:下达给曹真商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