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后主举家东迁;既至洛阳,策命之曰:“惟景元年月丁亥,皇帝临轩,使太常嘉命刘禅为安乐县公。於戏,其进听朕命!盖统天载物,以咸宁为大;光宅天下,以时雍为盛。故孕育群生者,君人之道也;乃顺承天者,坤元之义也。上下交畅,然后万物协和,庶类获乂。乃者汉氏失统,合震扰。我太祖承运龙兴,弘济极;是用应天顺民,抚有区夏。于时乃考因群杰虎争,服不静,乘间阻远,保据庸蜀;遂使西隅殊封,方外壅隔。自是以来,干戈不戢;元元之民,不得保安其性,几将纪。朕永惟祖考遗志,思在绥缉海,率土同轨;故爰整师,耀威梁、益。公恢崇德度,深秉大正;不惮屈身委质,以爱民全国为贵;降心回虑,应机豹变;履信思顺,以享左右无疆之休。岂不远欤!朕嘉与君公长飨显禄,用考咨前训,开国胙土,率遵旧典,锡兹玄土,苴以白茅;永为魏藩辅。往钦哉!公其祗服朕命,克广德心,以终乃显烈。”食邑万户,赐绢万匹,奴婢百人,他物称是;子孙为都尉、封侯者余人。尚书令樊建、侍中张绍、光禄大夫谯周、秘书令郤正、殿中督张通,并封列侯。公,泰始年薨于洛阳。

【原文】

后主举家东迁;既至洛阳,策命之曰:“惟景元五年三月丁亥〔1〕,皇帝临轩〔2〕,使太常嘉命刘禅为安乐县公〔3〕。於戏〔4〕,其进听朕命!盖统天载物,以咸宁为大〔5〕;光宅天下〔6〕,以时雍为盛〔7〕。故孕育群生者,君人之道也〔8〕;乃顺承天者〔9〕,坤元之义也〔10〕。上下交畅,然后万物协和,庶类获乂〔11〕。乃者汉氏失统〔12〕,六合震扰。我太祖承运龙兴,弘济八极〔13〕;是用应天顺民〔14〕,抚有区夏〔15〕。于时乃考因群杰虎争〔16〕,九服不静〔17〕,乘间阻远〔18〕,保据庸蜀〔19〕;遂使西隅殊封〔20〕,方外壅隔〔21〕。自是以来,干戈不戢〔22〕;元元之民,不得保安其性〔23〕,几将五纪〔24〕。朕永惟祖考遗志〔25〕,思在绥缉四海〔26〕,率土同轨;故爰整六师〔27〕,耀威梁、益〔28〕。公恢崇德度〔29〕,深秉大正;不惮屈身委质〔30〕,以爱民全国为贵〔31〕;降心回虑〔32〕,应机豹变〔33〕;履信思顺,以享左右无疆之休〔34〕。岂不远欤〔35〕!朕嘉与君公长飨显禄〔36〕,用考咨前训〔37〕,开国胙土〔38〕,率遵旧典,锡兹玄土〔39〕,苴以白茅〔40〕;永为魏藩辅。往钦哉〔41〕!公其祗服朕命〔42〕,克广德心,以终乃显烈〔43〕。”

食邑万户,赐绢万匹,奴婢百人,他物称是〔44〕;子孙为三都尉、封侯者五十余人〔45〕。尚书令樊建、侍中张绍、光禄大夫谯周、秘书令郤正、殿中督张通〔46〕,并封列侯。〔一〕

公,泰始七年薨于洛阳。〔47〕〔二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惟:句首发语词。无实义。丁亥:旧历二十七日。

〔2〕轩:大殿之前的平台。

〔3〕安乐:县名。在今北京市顺义区西北。

〔4〕於戏(wū hū):感叹词。

〔5〕咸宁:都得安宁。

〔6〕光宅:照耀和主宰。

〔7〕时雍:和睦太平。

〔8〕君人:统治百姓。

〔9〕乃顺承天:能够柔顺地承奉上天。这是《周易·坤卦》彖辞中的句子。

〔10〕坤元:笼罩大地的元气。这也是《周易·坤卦》彖辞中的词语。

〔11〕乂(yì):安定。

〔12〕乃者:以往。汉氏失统:汉朝丧失统御能力。指东汉献帝时王朝的崩溃。

〔13〕弘济:广为拯救。八极:最边远的地方。这里指八极之内,即天下。

〔14〕是用:是以。

〔15〕抚有:拥有。区夏:中原。

〔16〕乃考:你的父亲。指刘备。因:趁着。

〔17〕九服:古代把京城以外的地区,由近到远分为侯服、甸服、男服、采服、卫服、蛮服、夷服、镇服、藩服,合称九服。这里指全国各地。

〔18〕乘间:趁机。

〔19〕庸蜀:指益州。益州包括古蜀国的故地,王莽时又曾把益州改名为庸部,所以称庸蜀。

〔20〕西隅:西方。指益州。殊封:(具有)不同的疆界。意思是不在中原王朝的管辖内。

〔21〕方外:中原以外的地区。这里也指益州。

〔22〕不戢(jì):不止。

〔23〕性:这里指生命。

〔24〕纪:十二年为一纪。五纪为六十年。刘备占领益州在公元 214 年,到景元五年(公元 264)历时五十一年。

〔25〕永惟:永远牢记。祖:指魏文帝曹丕。考:指魏明帝曹叡。下达这道策命的魏元帝曹奂,本是曹叡的堂弟,公元 260 年被立为皇帝,充当曹叡的后嗣。从此,曹叡就成为他名义上的父亲。

〔26〕绥缉:安抚稳定。

〔27〕爰:从容。

〔28〕梁:州名。景元四年(公元263)灭蜀后,分益州置梁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勉县东,不久移到今陕西汉中市。

〔29〕公:指刘禅。

〔30〕委质:归顺。

〔31〕全:保全。

〔32〕降心:屈志。回虑:改变(武力抵抗的)念头。

〔33〕豹变:像豹子皮毛上的花纹色彩那样出现变化。《周易·革卦》爻辞有“君子豹变”的话,比喻人的行为发生较大的变化。

〔34〕左右:辅佐帮助(魏朝)。休:美。

〔35〕远:远大。

〔36〕嘉与君:乐于与你。

〔37〕用:因而。考咨:考察咨询。前训:这里指前代的做法。

〔38〕胙(zuò)土:赐给土地。

〔39〕锡:赏赐。玄土:黑土。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,要给受封者一小包用白茅草裹着的泥土,以象征赐给土地。泥土的颜色视受封的方位而定:东方青、南方赤、西方白、北方黑。

〔40〕苴(jū):干草。这里指用干草包裹。

〔41〕往钦哉:去吧,可要恭敬对待你的爵位呵。这是《尚书·尧典》中尧、舜任命官员时常用的勉励语。

〔42〕祗(zhī):恭敬。

〔43〕烈:业。

〔44〕称是:与此相当。

〔45〕三都尉:指奉车都尉、驸马都尉、骑都尉。三者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员,在皇帝出巡时分别管理车辆、马匹、仪仗骑兵,属荣誉性官职。

〔46〕秘书令:蜀汉官名。负责管理皇家图书文献,起草朝廷文告。但不像曹魏初期的秘书令那样曾有评审尚书台公文的机要大权。郤正(?—公元 278):传见本书卷四十二。殿中督:官名。领兵保卫皇宫殿堂。

〔47〕泰始七年:公元 271 年。这时曹魏已经灭亡,进入西晋时期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司马文王与禅宴,为之作故蜀伎;旁人皆为之感怆,而禅喜笑自若。王谓贾充曰:‘人之无情,乃可至于是乎!虽使诸葛亮在,不能辅之久全,而况姜维邪?’充曰:‘不如是,殿下何由并之?’他日,王问禅曰:‘颇思蜀否?’禅曰:‘此间乐,不思蜀。’郤正闻之,求见禅曰:‘若王后问,宜泣而答曰“先人坟墓,远在陇、蜀;乃心西悲,无日不思”,因闭其目。’会王复问,对如前;王曰:‘何乃似郤正语邪!’禅惊视曰:‘诚如尊命!’左右皆笑。”

〔二〕《蜀记》云:“谥曰思公。子恂嗣。”

上一篇:景耀元年,姜维还成都。史官言景星现,于是大赦,改年。宦人黄皓始专政。吴大将军孙綝废其主亮,立琅邪王休。年夏月,立子谌为北地王,恂为新兴王,虔为上党王。年秋月,追谥故将军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庞统、黄忠。年春月,追谥故将军赵云。冬月,大赦。年春正月,西河王琮卒。是岁,姜维复率众出侯和,为邓艾所破,还住沓中。年夏,魏大兴徒众,命征西将军邓艾、镇西将军钟会、雍州刺史诸葛绪,数道并攻。于是遣左、右车骑将军张翼、廖化,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。大赦。改元为炎兴。冬,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于绵竹。用光禄大夫谯周策,降于艾。奉书曰:“限分江、汉,遇值深远,阶缘蜀土,斗绝隅;干运犯冒,渐苒历载,遂与京畿攸隔万里。每惟黄初中,文皇帝命虎牙将军鲜于辅,宣温密之诏,申好之恩;开示门户,大义炳然。而否德暗弱,窃贪遗绪;俯仰累纪,未率大教。天威既震,人鬼归能(之数),怖骇王师;神武所次,敢不革面,顺以从命!辄敕群帅投戈释甲,官府帑藏无所毁。百姓布野,余粮栖亩;以俟后来之惠,全元元之命。伏惟大魏,布德施化;宰辅伊、周,含覆藏疾。谨遣私署侍中张绍、光禄大夫谯周、驸马都尉邓良,奉赍印绶,请命告诚,敬输忠款;存亡敕赐,惟所裁之。舆榇在近,不复缕陈。”是日,北地王谌伤国之亡,先杀妻子,次以自杀。绍、良与艾相遇于雒县。艾得书,大喜;即报书,遣绍、良先还。艾至城北,后主舆榇自缚,诣军垒门。艾解缚焚榇,延请相见;因承制拜后主为骠骑将军。诸围守悉被后主敕,然后降下。艾使后主止其故宫,身往造焉。资严未发,明年春正月,艾见收。钟会自涪至成都,作乱。会既死,蜀中军众抄略,死丧狼藉;数日乃安集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