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景耀元年〔1〕,姜维还成都。史官言景星现〔2〕,于是大赦,改年。宦人黄皓始专政〔3〕。吴大将军孙綝废其主亮〔4〕,立琅邪王休〔5〕。
二年夏六月,立子谌为北地王,恂为新兴王,虔为上党王。
三年秋九月,追谥故将军关羽、张飞、马超、庞统、黄忠。
四年春三月,追谥故将军赵云。
冬十月,大赦。
五年春正月,西河王琮卒。是岁,姜维复率众出侯和,为邓艾所破,还住沓中。
六年夏,魏大兴徒众〔6〕,命征西将军邓艾、镇西将军钟会、雍州刺史诸葛绪,数道并攻。于是遣左、右车骑将军张翼、廖化,辅国大将军董厥等拒之〔7〕。大赦。改元为炎兴。
冬,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于绵竹。用光禄大夫谯周策〔8〕,降于艾。奉书曰:“限分江、汉〔9〕,遇值深远〔10〕,阶缘蜀土〔11〕,斗绝一隅〔12〕;干运犯冒〔13〕,渐苒历载〔14〕,遂与京畿攸隔万里〔15〕。每惟黄初中〔16〕,文皇帝命虎牙将军鲜于辅〔17〕,宣温密之诏〔18〕,申三好之恩〔19〕;开示门户〔20〕,大义炳然。而否德暗弱〔21〕,窃贪遗绪〔22〕;俯仰累纪〔23〕,未率大教〔24〕。天威既震〔25〕,人鬼归能(之数)〔26〕,怖骇王师;神武所次〔27〕,敢不革面〔28〕,顺以从命!辄敕群帅投戈释甲,官府帑藏一无所毁〔29〕。百姓布野,余粮栖亩〔30〕;以俟后来之惠〔31〕,全元元之命〔32〕。伏惟大魏,布德施化;宰辅伊、周〔33〕,含覆藏疾〔34〕。谨遣私署侍中张绍、光禄大夫谯周、驸马都尉邓良〔35〕,奉赍印绶〔36〕,请命告诚,敬输忠款;存亡敕赐,惟所裁之〔37〕。舆榇在近〔38〕,不复缕陈〔39〕。”
是日,北地王谌伤国之亡,先杀妻子,次以自杀。〔一〕
绍、良与艾相遇于雒县。艾得书,大喜;即报书,〔二〕遣绍、良先还。艾至城北,后主舆榇自缚,诣军垒门〔40〕。艾解缚焚榇,延请相见;〔三〕因承制拜后主为骠骑将军。诸围守悉被后主敕〔41〕,然后降下〔42〕。艾使后主止其故宫,身往造焉〔43〕。
资严未发〔44〕,明年春正月,艾见收〔45〕。钟会自涪至成都,作乱。会既死,蜀中军众抄略,死丧狼藉;数日乃安集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景耀元年:公元 258 年。以下二年至六年都属景耀而略去年号。
〔2〕景星:古人所说的一种预示祥瑞的星。形状有多种。又名黄星、德星。见《晋书》卷十二《天文志》中。
〔3〕黄皓:事见本书卷三十九《董允传》。
〔4〕亮:即孙亮(公元 243—?)。传见本书卷四十八。
〔5〕休:即孙休(公元 235—264)。传见本书卷四十八。
〔6〕徒众:指军队。
〔7〕张翼(?—公元 264):传见本书卷四十五。廖化(?—公元 264):传附本书卷四十五《宗预传》。辅国大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董厥:传附本书卷三十五《诸葛亮传》。
〔8〕谯周(?—公元270):传见本书卷四十二。
〔9〕限分江、汉:被长江、汉水限隔分开。
〔10〕遇值深远:我所处的地方是边远区域。
〔11〕阶缘:凭借。
〔12〕斗绝:像处在米斗中一样四面隔绝。
〔13〕干运:违反天运。
〔14〕渐苒:逐渐。属同义词并列。历载(zǎi):经历一年又一年。
〔15〕攸隔:所隔。
〔16〕每惟:每每想到。
〔17〕虎牙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18〕温密:温和亲切。
〔19〕三好:魏、蜀、吴三国相互友好。实际上是要蜀、吴向曹魏称臣。魏文帝时孙权曾向曹魏称臣,当时魏文帝希望刘禅也能这样做。
〔20〕开示门户:指点并给予出路。
〔21〕否德暗弱:这是刘禅形容自己。
〔22〕遗绪:指父亲留下的位置。
〔23〕俯仰:比喻苟且偷生。累纪:连续多年。
〔24〕率:遵循。
〔25〕天威既震:比喻曹魏对蜀汉发动进攻。
〔26〕归能:向善。
〔27〕神武:指曹魏军队。所次:所向。
〔28〕革面:改变面貌。指归顺曹魏。
〔29〕帑藏(tǎng cáng):国库的财物。
〔30〕栖亩:留在田野里。
〔31〕后:君主。《孟子·梁惠王》下引有《尚书》句:“徯我后,后来其苏!”说人民盼望商汤,商汤来了就有活路了。这里即用此典故。
〔32〕元元:百姓。
〔33〕宰辅伊、周:辅政大臣就像伊尹、周公。宰辅指司马昭。
〔34〕含覆藏疾:比喻君主能够宽容有罪过的人。通常说含垢藏疾,语出《左传》宣公十五年。
〔35〕私署:私自委任。意指蜀汉所设立的官员属于非法。张绍:事见本书卷三十六《张飞传》。邓良:事见本书卷四十五《邓芝传》。
〔36〕印绶:指蜀汉皇帝的玉玺和绶带。
〔37〕裁:裁决处置。
〔38〕舆榇(chèn):抬起棺材。这里指自己将向邓艾投降。
〔39〕缕陈:一一陈述。
〔40〕军垒:军营。
〔41〕被:接受。
〔42〕降下:投降。
〔43〕造:拜访。
〔44〕资严:收拾行装。指准备动身前往洛阳。
〔45〕见收:被逮捕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后主将从谯周之策,北地主谌怒曰:‘若理穷力屈,祸败必及;便当父子君臣,背城一战,同死社稷,以见先帝可也!’后主不纳,遂送玺绶。是日,谌哭于昭烈之庙,先杀妻子,而后自杀;左右无不为涕泣者。”
〔二〕王隐《蜀记》曰:“艾报书云:‘王纲失道,群英并起;龙战虎争,终归真主:此盖天命去就之道也。自古圣帝,爰逮汉、魏,受命而王者,莫不在乎中土。河出《图》,洛出《书》,圣人则之,以兴洪业;其不由此,未有不颠覆者也。隗嚣凭陇而亡,公孙述据蜀而灭:此皆前世覆车之鉴也。圣上明哲,宰相忠贤;将比隆黄轩,侔功往代。衔命来征,思闻嘉响;果烦来使,告以德音:此非人事,岂天启哉?昔微子归周,实为上宾;君子豹变,义存《大易》。来辞谦冲,以礼与舆榇,皆前哲归命之典也。全国为上,破国次之;自非通明智达,何以见王者之义乎!’禅又遣太常张峻、益州别驾汝超受节度,遣太仆蒋显有命敕姜维。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,领户二十八万,男女口九十四万;带甲将士十万二千,吏四万人;米四十余万斛,金、银各二千斤,锦绮、彩绢各二十万匹,余物称此。”
〔三〕《晋诸公赞》曰:“刘禅乘骡车诣艾,不具亡国之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