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景初元年夏,有司议定七庙。
冬,又奏曰:“盖帝王之兴,既有受命之君,又有圣妃协于神灵;然后克昌厥世,以成王业焉。昔高辛氏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〔1〕,而帝挚、陶唐、商、周代兴〔2〕。周人上推后稷,以配皇天;追述王初,本之姜嫄〔3〕,特立宫庙,世世享尝〔4〕。《周礼》所谓‘奏夷则〔5〕,歌中吕〔6〕,舞大濩〔7〕,以享先妣’者也〔8〕。诗人颂之曰:‘厥初生民〔9〕,时维姜嫄。’言王化之本,生民所由。又曰:‘.宫有侐〔10〕,实实枚枚〔11〕;赫赫姜嫄〔12〕,其德不回〔13〕。’《诗》、《礼》所称姬宗之盛,其美如此。大魏期运,继于有虞;然崇弘帝道,三世弥隆〔14〕;庙祧之数,实与周同。今武宣皇后、文德皇后,各配无穷之祚〔15〕。至于文昭皇后,膺天灵符〔16〕,诞育明圣〔17〕;功济生民,德盈宇宙;开诸后嗣,乃道化之所兴也。寝庙特祀,亦姜嫄之。宫也;而未著不毁之制〔18〕。惧论功报德之义,万世或阙焉:非所以昭孝示后世也。文昭庙,宜世世享祀奏乐,与祖庙同;永著不毁之典,以播圣善之风。”
于是与七庙议并勒金策,藏之金匮〔19〕。
帝思念舅氏不已。畅尚幼,景初末,以畅为射声校尉,加散骑常侍。又特为起大第〔20〕,车驾亲自临之。又于其后园,为像母起观庙,名其里曰“渭阳里”〔21〕,以追思母氏也。
嘉平三年正月,畅薨,追赠车骑将军,谥曰恭侯。子绍嗣。
太和六年,明帝爱女淑薨,追封谥淑为平原懿公主,为之立庙。取后亡从孙黄与合葬〔22〕,追封黄列侯。以夫人郭氏从弟德,为之后〔23〕,承甄氏姓;封德为平原侯,袭公主爵。〔一〕
青龙中,又封后从兄子毅及像弟三人,皆为列侯。毅数上疏陈时政,官至越骑校尉〔24〕。嘉平中,复封畅子二人为列侯。后兄俨孙女,为齐王皇后;后父已没,封后母为广乐乡君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高辛氏:名喾(kù),号高辛氏。又名帝喾。传说是轩辕黄帝的曾孙,古代部族首领。有四妻四子:姜嫄生弃(即后稷),是周族祖先;简狄生契,是商族祖先;庆都生唐尧;常宜生挚,为春秋时郯国的祖先。分见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、卷三《殷本纪》、卷四《周本纪》。
〔2〕帝挚:帝喾的儿子。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。帝喾死,由他继位,没有突出政绩,后来让位给异母弟唐尧。见《史记》卷一《五帝本纪》。
〔3〕姜嫄:又作姜原。有邰(tái)氏之女,后稷的母亲。事见《史记》卷四《周本纪》。
〔4〕享尝:祭祀。
〔5〕周礼:书名。儒家经典中关于礼的三部著作之一。又名《周官》或《周官经》。现今认为是战国时期形成的作品。全书一共分为六篇,是研究先秦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典章方面的资料书。奏夷则:用乐器演奏以夷则定音的乐曲。中国古代的音乐,使用十二根长度不同的吹气发声竹管来定音,称为十二律。十二律各有固定的音高和名称,从低到高依次为:黄钟、大吕、太簇、夹钟、姑洗、中吕、蕤宾、林钟、夷则、南吕、无射、应钟。以上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。奇数的六律为阳律,偶数的六律为阴律。在宗庙祭祀中,乐器演奏的乐曲用阳律来定音,而歌手演唱的歌曲则用阴律来定音。这样器乐与歌曲相配,就表示阴阳谐和。
〔6〕歌中吕:歌唱以中吕定音的歌词。与演奏的乐曲相和。
〔7〕舞大濩(huò):表演名叫大濩的舞蹈。
〔8〕享先妣:祭祀姜嫄。以上四句见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。
〔9〕厥初生民:当初生育周族先民。这两句是《诗经·生民》的诗句。
〔10〕.(bì)宫:神庙。指姜嫄的神庙。侐(xù):清静。
〔11〕实实:建筑广大的样子。枚枚:建筑物上雕刻细密的样子。
〔12〕赫赫:形容姜嫄形象的显耀。
〔13〕不回:纯正。以上四句出自《诗经·.宫》。
〔14〕三世:指曹操、曹丕、曹叡三代。
〔15〕无穷之祚(zuò):指永不断绝的祭祀。景初元年五月,魏明帝作出“三祖之庙,万世不毁”的决定,卞后与太祖曹操配祀,郭后与高祖曹丕配祀,所以这样说。见本书卷三《明帝纪》。
〔16〕膺(yīng ):接受。灵符:神圣的旨意。
〔17〕明圣:指曹叡。
〔18〕未著:没有明确宣布。
〔19〕金匮:存放国家重要文件的金属箱子。
〔20〕大第:宽大的住宅。
〔21〕里:古代城市居民区的单位。若干家人组成一里,设有大门出入。渭阳:《诗经》有《渭阳》一篇,写对舅家亲戚的依恋感情,所以曹叡取这个名字。
〔22〕从(zòng)孙:侄儿的儿子。
〔23〕为之后:做甄黄、曹淑的继承人。其实曹淑死时刚满三个月,不足一岁,见《宋书》卷十七《礼志》四。
〔24〕越骑校尉:官名。京城特种兵北军五校尉之一,负责京城守卫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孙盛曰:“于礼:妇人既无封爵之典;况于孩末,而可建以大邑乎?德自异族,援继非类;匪功匪亲,而袭母爵:违情背典,于此为甚!陈群虽抗言,杨阜引事比并;然皆不能极陈先王之礼,明封建继嗣之义;忠至之辞,犹有阙乎!《诗》云:‘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’宰辅之职,其可略哉!”
《晋诸公赞》曰:“德字彦孙。司马景王辅政,以女妻德;妻早亡,文王复以女继室,即京兆长公主:景、文二王欲自结于郭后,是以频繁为婚。德虽无才学,而恭谨谦顺。甄温字仲舒。与郭建及德等皆后族,以事宜见宠。咸熙初,封郭建为临渭县公,德广安县公,邑皆千八百户。温本国侯,进为辅国大将军,加侍中,领射声校尉;德镇军大将军。泰始元年,晋受禅,加建、德、温三人位特进。德为人贞素,加以世祖姊夫,是以遂贵当世。德暮年官更转为宗正,迁侍中。太康中,大司马齐王攸,当之藩;德与左卫将军王济共谏请,时人嘉之。世祖以此望德;由此出德为大鸿胪,加侍中、光禄大夫。寻疾薨,赠中军大将军,开府、侍中如故,谥恭公。子喜嗣。喜精粹有器美,历中书郎、右卫将军、侍中,位至辅国大将军,加散骑常侍。喜与国姻亲,而经赵王伦、齐王冏事故,能不豫际会;良由其才短,然亦以退静免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