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明帝即位,有司奏请追谥;使司空王朗,持节奉策,以太牢告祠于陵〔1〕,又别立寝庙。〔一〕
太和元年三月,以中山魏昌之安城乡户千〔2〕,追封逸,谥曰敬侯;嫡孙像,袭爵。
四月,初营宗庙,掘地得玉玺;方一寸九分〔3〕,其文曰“天子羡思慈亲”〔4〕。明帝为之改容〔5〕,以太牢告庙,又尝梦见后;于是差次舅氏亲疏高下〔6〕,叙用各有差〔7〕;赏赐累巨万;以像为虎贲中郎将〔8〕。是月,后母薨,帝制缌服临丧〔9〕,百僚陪位。
四年十一月〔10〕,以后旧陵庳下〔11〕,使像兼太尉,持节,诣邺,昭告后土。十二月,改葬朝阳陵。像还,迁散骑常侍。
青龙二年春,追谥后兄俨曰安城乡穆侯。夏,吴贼寇扬州,以像为伏波将军〔12〕,持节,监诸将东征〔13〕。还,复为射声校尉〔14〕。三年薨〔15〕,追赠卫将军,改封魏昌县,谥曰贞侯。子畅嗣。又封畅弟温、4 、艳,皆为列侯。四年〔16〕,改逸、俨本封,皆曰魏昌侯,谥因故〔17〕。封俨世妇刘为东乡君〔18〕,又追封逸世妇张为安喜君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陵:指甄氏在邺城的陵墓。
〔2〕魏昌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。
〔3〕方:见方。
〔4〕羡思:想念。
〔5〕改容:改变面部表情。意思是神情一下变得悲伤。
〔6〕差次:区分。
〔7〕叙用:授以官职。
〔8〕虎贲中郎将:官名。汉代是宫廷卫队的分队司令官之一。曹魏时成为闲职,为皇帝随从官员。
〔9〕缌(sī)服:用细麻布做成的丧服。古代的丧服,按亲疏不同,有斩衰、齐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缌麻五种,区别主要在于麻布的粗细不同。缌服就是缌麻,外姓中岳父母、表兄弟死时使用。本来按礼制在外祖父母死时不必穿缌服,明帝是仿东汉安帝事例办理,见《通典》卷八十一、《礼》四十一。
〔10〕四年:太和四年(公元 230)。
〔11〕庳(bēi)下:低下。甄皇后改葬后的朝阳陵墓葬,相传在今河南安阳市东北辛店乡三灵芝村。曾有遗迹留存。现仅有小型土冢一座。
〔12〕伏波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东汉明帝的岳父马援,曾任伏波将军,为当时名将,所以曹叡授甄像这个职务。
〔13〕监:监督。
〔14〕射声校尉:官名。是京城特种兵北军五校尉之一,负责京城警卫。
〔15〕三年:青龙三年(公元 235)。
〔16〕四年:青龙四年(公元 236)。
〔17〕因故:照旧。
〔18〕世妇:这里指列侯的嫡妻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魏书》载:“三公奏曰:‘盖孝敬之道,笃乎其亲。乃四海所以承化,天地所以明察。是谓生则致其养,殁则光其灵;诵述以尽其美,宣扬以显其名者也。今陛下以圣懿之德,绍承洪业;至孝烝烝,通于神明;遭罹殷忧,每劳谦让。先帝迁神山陵,大礼既备;至于先后,未有显谥。伏惟先后恭让著于幽微,至行显于不言;化流邦国,德侔《二南》。故能膺神灵嘉祥,为大魏世妃。虽夙年登遐,万载之后,永播融烈,后妃之功莫得而尚也。按谥法:“圣闻周达曰昭。德明有功曰昭。”昭者,光明之至,盛久而不昧者也。宜上尊谥曰“文昭皇后”。’是月,三公又奏曰:‘自古周人始祖后稷,又特立庙以祀姜嫄。今文昭皇后之于(万嗣)〔后嗣〕,圣德至化,岂有量哉!夫以皇家世(祀)〔妃〕之尊,而克让允恭,固推盛位;神灵迁化,而无寝庙以承享(礼)〔祀〕:非所以报显德,昭孝敬也。稽之古制,宜依《周礼》,先妣别立寝庙。’并奏,可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