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关羽围征南将军曹仁于樊。俨以议郎参仁军事,南行,(迁)与平寇将军徐晃俱前。既到,羽围仁遂坚;余救兵未到,晃所督不足解围;而诸将(呵)呼责晃促救。俨谓诸将曰:“今贼围素固,水潦犹盛。我徒卒单少,而仁隔绝不得同力,此举适所以弊内外耳。当今不若前军逼围,遣谍通仁;使知外救,以励将士。计北军不过日,尚足坚守;然后表里俱发,破贼必矣。如有缓救之戮,余为诸(军)君当之!”诸将皆喜,便作地道,射箭飞书与仁;消息数通,北军亦至,并势大战。羽军既退,舟船犹据沔水,襄阳隔绝不通;而孙权袭取羽辎重,羽闻之,即走南还。仁会诸将议,咸曰:“今因羽危惧,必可追擒也。”俨曰:“权邀羽连兵之难,欲掩制其后,顾羽还救,恐我承其两疲;故顺辞求效,乘衅因变,以观利钝耳。今羽已孤迸,更宜存之以为权害。若深入追北,权则改虞于彼,将生患于我矣。王必以此为深虑。”仁乃解严。太祖闻羽走,恐诸将追之,果疾敕仁,如俨所策。

【原文】

关羽围征南将军曹仁于樊〔1〕。俨以议郎参仁军事,南行,(迁)〔与〕平寇将军徐晃俱前〔2〕。既到,羽围仁遂坚;余救兵未到,晃所督不足解围;而诸将(呵)〔呼〕责晃促救〔3〕。俨谓诸将曰:“今贼围素固,水潦犹盛。我徒卒单少,而仁隔绝不得同力,此举适所以弊内外耳。当今不若前军逼围〔4〕,遣谍通仁;使知外救,以励将士。计北军不过十日〔5〕,尚足坚守;然后表里俱发,破贼必矣。如有缓救之戮〔6〕,余为诸(军)〔君〕当之!”诸将皆喜,便作地道,〔射〕箭飞书与仁;消息数通,北军亦至,并势大战。羽军既退,舟船犹据沔水〔7〕,襄阳隔绝不通〔8〕;而孙权袭取羽辎重,羽闻之,即走南还。

仁会诸将议,咸曰:“今因羽危惧,必可追擒也。”俨曰:“权邀羽连兵之难〔9〕,欲掩制其后,顾羽还救,恐我承其两疲〔10〕;故顺辞求效〔11〕,乘衅因变,以观利钝耳〔12〕。今羽已孤迸〔13〕,更宜存之以为权害。若深入追北,权则改虞于彼〔14〕,将生患于我矣。王必以此为深虑。”仁乃解严〔15〕。太祖闻羽走,恐诸将追之,果疾敕仁,如俨所策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樊:城名。属今湖北襄阳市。

〔2〕平寇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3〕呼责:叫着要求。

〔4〕前军逼围:向前进军逼近敌军的包围圈。但是逼近后并不与敌军作战。

〔5〕北军:从北面赶来救援的曹魏主力军。

〔6〕缓救之戮:因救援迟缓而招致的处死。

〔7〕沔水:即今汉水。

〔8〕襄阳:旧县名。属今湖北襄阳市。

〔9〕邀:趁。

〔10〕两疲:双方疲敝。

〔11〕顺辞:卑顺的言辞。求效:请求进攻关羽以报效曹魏。当时孙权一心夺取关羽所占据的荆州,为了避免两面作战,他向曹操控制的汉朝称臣纳贡。参见本书卷一《武帝纪》、卷四十七《吴主传》。

〔12〕利钝:指形势的有利与无利。

〔13〕孤迸:独自撤退。

〔14〕改虞:改变想法。

〔15〕严:收拾行装。解严即取消军事行动。

上一篇:入为司空掾属、主簿。时于禁屯颍阴,乐进屯阳翟,张辽屯长社;诸将任气,多共不协。使俨并参军,每事训喻,遂相亲睦。太祖征荆州,以俨领章陵太守。徙都督护军,护于禁、张辽、张郃、朱灵、李典、路招、冯楷军。复为丞相主簿。迁扶风太守。太祖徙出故韩遂、马超等兵千余人,使平难将军殷署等督领;以俨为关中护军,尽统诸军。羌虏数来寇害,俨率署等追到新平,大破之。屯田客吕并自称“将军”,聚党据陈仓,俨复率署等攻之,贼即破灭。时被书差千百兵往助汉中守,署督送之。行者猝与室家别,皆有忧色。署发后日,俨虑其有变,乃自追至斜谷口,人人慰劳;又深戒署。还宿雍州刺史张既舍,署军复前里;兵果叛乱,未知署吉凶。而俨自随步骑百人,皆与叛者同部曲,或婚姻;得此问,各惊,被甲持兵,不复自安。俨欲还,既等以为:“今本营党已扰乱,身赴之无益,可须定问。”俨曰:“虽疑本营与叛者同谋,要当闻行者变,乃发之。又有欲善不能自定,宜及犹豫,促抚宁之。且为之元帅,既不能安辑,身受祸难,命也。”遂去。行里止,放马息;尽呼所从人,喻以成败,慰励恳切。皆慷慨曰:“死生当随护军,不敢有!”前到诸营,各召料简。诸奸结叛者百余人,散在原野;惟取其造谋魁率治之,余不问。郡县所收送,皆放遣,乃即相率还降。俨密白:“宜遣将诣大营,请旧兵镇守关中。”太祖遣将军刘柱将千人往,当须到乃发遣;而事露,诸营大骇,不可安喻。俨谓诸将曰:“旧兵既少,东兵未到,是以诸营图为邪谋。若或成变,为难不测。因其狐疑,当令早决。”遂宣言当差留新兵之温厚者千人镇守关中,其余悉遣东。便见主者,纳诸营兵名籍,案累重,立差别之。留者意定,与俨同心。其当去者亦不敢动,俨日尽遣上道;因使所留千人,分布罗落之。东兵寻至,乃复胁喻,并徙千人,令相及共东:凡所全致万余口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