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入为司空掾属、主簿。时于禁屯颍阴,乐进屯阳翟,张辽屯长社;诸将任气,多共不协。使俨并参军,每事训喻,遂相亲睦。太祖征荆州,以俨领章陵太守。徙都督护军,护于禁、张辽、张郃、朱灵、李典、路招、冯楷军。复为丞相主簿。迁扶风太守。太祖徙出故韩遂、马超等兵千余人,使平难将军殷署等督领;以俨为关中护军,尽统诸军。羌虏数来寇害,俨率署等追到新平,大破之。屯田客吕并自称“将军”,聚党据陈仓,俨复率署等攻之,贼即破灭。时被书差千百兵往助汉中守,署督送之。行者猝与室家别,皆有忧色。署发后日,俨虑其有变,乃自追至斜谷口,人人慰劳;又深戒署。还宿雍州刺史张既舍,署军复前里;兵果叛乱,未知署吉凶。而俨自随步骑百人,皆与叛者同部曲,或婚姻;得此问,各惊,被甲持兵,不复自安。俨欲还,既等以为:“今本营党已扰乱,身赴之无益,可须定问。”俨曰:“虽疑本营与叛者同谋,要当闻行者变,乃发之。又有欲善不能自定,宜及犹豫,促抚宁之。且为之元帅,既不能安辑,身受祸难,命也。”遂去。行里止,放马息;尽呼所从人,喻以成败,慰励恳切。皆慷慨曰:“死生当随护军,不敢有!”前到诸营,各召料简。诸奸结叛者百余人,散在原野;惟取其造谋魁率治之,余不问。郡县所收送,皆放遣,乃即相率还降。俨密白:“宜遣将诣大营,请旧兵镇守关中。”太祖遣将军刘柱将千人往,当须到乃发遣;而事露,诸营大骇,不可安喻。俨谓诸将曰:“旧兵既少,东兵未到,是以诸营图为邪谋。若或成变,为难不测。因其狐疑,当令早决。”遂宣言当差留新兵之温厚者千人镇守关中,其余悉遣东。便见主者,纳诸营兵名籍,案累重,立差别之。留者意定,与俨同心。其当去者亦不敢动,俨日尽遣上道;因使所留千人,分布罗落之。东兵寻至,乃复胁喻,并徙千人,令相及共东:凡所全致万余口。

【原文】

入为司空掾属、主簿。〔一〕时于禁屯颍阴〔1〕,乐进屯阳翟〔2〕,张辽屯长社〔3〕;诸将任气,多共不协。使俨并参三军,每事训喻,遂相亲睦。

太祖征荆州,以俨领章陵太守〔4〕。徙都督护军〔5〕,护于禁、张辽、张郃、朱灵、李典、路招、冯楷七军〔6〕。复为丞相主簿。迁扶风太守〔7〕。

太祖徙出故韩遂、马超等兵五千余人,使平难将军殷署等督领〔8〕;以俨为关中护军〔9〕,尽统诸军。羌虏数来寇害,俨率署等追到新平〔10〕,大破之。屯田客吕并自称“将军”〔11〕,聚党据陈仓,俨复率署等攻之,贼即破灭。时被书差千二百兵往助汉中守〔12〕,署督送之〔13〕。行者猝与室家别,皆有忧色。

署发后一日,俨虑其有变,乃自追至斜谷口,人人慰劳;又深戒署。还宿雍州刺史张既舍〔14〕,署军复前四十里;兵果叛乱,未知署吉凶。而俨自随步骑百五十人,皆与叛者同部曲,或婚姻;得此问〔15〕,各惊,被甲持兵,不复自安。俨欲还,既等以为:“今本营党已扰乱,一身赴之无益,可须定问〔16〕。”俨曰:“虽疑本营与叛者同谋,要当闻行者变〔17〕,乃发之。又有欲善不能自定〔18〕,宜及犹豫,促抚宁之。且为之元帅,既不能安辑〔19〕,身受祸难,命也。”

遂去。行三十里止,放马息;尽呼所从人,喻以成败,慰励恳切。皆慷慨曰:“死生当随护军,不敢有二!”前到诸营,各召料简〔20〕。诸奸结叛者八百余人,散在原野;惟取其造谋魁率治之〔21〕,余一不问。郡县所收送,皆放遣,乃即相率还降。

俨密白〔22〕:“宜遣将诣大营〔23〕,请旧兵镇守关中。”太祖遣将军刘柱将二千人〔往〕,当须到乃发遣;而事露,诸营大骇,不可安喻。俨谓诸将曰:“旧兵既少,东兵未到〔24〕,是以诸营图为邪谋。若或成变,为难不测。因其狐疑,当令早决。”遂宣言当差留新兵之温厚者千人镇守关中〔25〕,其余悉遣东〔26〕。便见主者,纳诸营兵名籍〔27〕,案累重〔28〕,立差别之〔29〕。留者意定,与俨同心。其当去者亦不敢动,俨一日尽遣上道;因使所留千人,分布罗落之〔30〕。东兵寻至〔31〕,乃复胁喻〔32〕,并徙千人〔33〕,令相及共东:凡所全致二万余口。〔二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于禁:传见本书卷十七。颍阴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许昌市。

〔2〕乐进(?—公元 218):传见本书卷十七。

〔3〕张辽(公元 169—222):传见本书卷十七。长社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长葛市东北。

〔4〕章陵:郡名。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南。

〔5〕都督护军:官名。是于禁等七支军队的总协调人。

〔6〕朱灵:传附本书卷十七《徐晃传》。李典:传见本书卷十八。

〔7〕扶风:郡名。治所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南。

〔8〕平难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9〕关中护军:官名。是驻关中各军的总协调人。

〔10〕新平:郡名。治所在今陕西彬州市。

〔11〕屯田客:屯田农民。

〔12〕被书:接到文书。

〔13〕署:即上文提到的殷署。

〔14〕张既(?—公元 223):传见本书卷二十五。

〔15〕问:消息。

〔16〕定问:确实的消息。

〔17〕要当:必定要。

〔18〕欲善:想要为善。指不愿反叛。

〔19〕安辑:安抚(部下)。

〔20〕料简:对人员进行清理。这是当时习语。

〔21〕魁率:首领。

〔22〕白:报告(曹操)。

〔23〕遣将诣大营:(把这批人员)带领遣送回原来的大营。

〔24〕东兵:指刘柱率领的二千人。

〔25〕宣言:宣布。

〔26〕东:向东回原来的驻地。

〔27〕纳:接收。名籍:花名册。

〔28〕案累重:在几案上重重叠叠摆放着。

〔29〕差别:划分(留下来的和遣送回原驻地的)。

〔30〕罗落:防卫钳制。

〔31〕寻:接着。

〔32〕胁喻:威胁劝说。

〔33〕千人:指随赵俨留下来的那一千人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魏略》曰:“太祖北拒袁绍,时远近无不私遗笺记,通意于绍者。俨与领阳安太守李通,同治,通亦欲遣使;俨为陈绍必败意,通乃止。及绍破走,太祖使人搜阅绍记室,惟不见通书疏,阴知俨必为之计,乃曰:‘此必赵伯然也。’”臣松之按《魏武纪》:破绍后,得许下军中人书,皆焚之。若故“使人搜阅”,知其有无,则非所以安人情也。疑此语为不然。

〔二〕孙盛曰:“盛闻为国以礼,民非信不立。周成不弃桐叶之言,晋文不违伐原之誓;故能隆刑措之道,建一匡之功。俨既诈留千人,使效心力;始虽权也,宜以信终。兵威既集,而又逼徙;信义丧矣,何以临民?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