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杨俊字季才,河内获嘉人也。受学陈留边让,让器异之。俊以兵乱方起,而河内处达之衢,必为战场;乃扶持老弱诣京、密山间,同行者百余家。俊赈济贫乏,通共有无。宗族、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家,俊皆倾财赎之。司马宣王年,与俊相遇。俊曰:“此非常之人也。”又司马朗早有声名;其族兄芝,众未之知。惟俊言曰:“芝虽夙望不及朗,实理但有优耳。”俊转避地并州。本郡王象,少孤特。为人仆隶,年,见使牧羊而私读书,因被箠楚。俊嘉其才质,即赎象著家;聘娶立屋,然后与别。太祖除俊曲梁长。入为丞相掾、属。举茂才,安陵令。迁南阳太守。宣德教,立学校,吏民称之。徙为征南军师。魏国既建,迁中尉。太祖征汉中,魏讽反于邺,俊自劾诣行在所。俊以身方罪免,笺辞太子。太子不悦,曰:“杨中尉便去,何太高远邪!”遂被书左迁平原太守。

【原文】

杨俊字季才,河内获嘉人也〔1〕。受学陈留边让〔2〕,让器异之。俊以兵乱方起,而河内处四达之衢,必为战场;乃扶持老弱诣京、密山间〔3〕,同行者百余家。俊赈济贫乏,通共有无。宗族、知故为人所略作奴仆者凡六家〔4〕,俊皆倾财赎之。

司马宣王年十六七,与俊相遇。俊曰:“此非常之人也。”又司马朗早有声名〔5〕;其族兄芝〔6〕,众未之知。惟俊言曰:“芝虽夙望不及朗〔7〕,实理但有优耳〔8〕。”俊转避地并州。本郡王象,少孤特〔9〕。为人仆隶,年十七八,见使牧羊而私读书,因被箠楚〔10〕。俊嘉其才质,即赎象著家;聘娶立屋,然后与别。

太祖除俊曲梁长〔11〕。入为丞相掾、属。举茂才,安陵令〔12〕。迁南阳太守。宣德教,立学校,吏民称之。徙为征南军师〔13〕。魏国既建,迁中尉〔14〕。

太祖征汉中,魏讽反于邺,俊自劾诣行在所〔15〕。俊以身方罪免,笺辞太子〔16〕。太子不悦,曰:“杨中尉便去,何太高远邪〔17〕!”遂被书左迁平原太守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获嘉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新乡市西南。

〔2〕边让:字文礼,陈留郡浚仪(今河南开封市)人。东汉文学家。曾任九江郡太守。汉末大乱,弃官回乡,因轻视曹操而被杀。作品多散失,今存《章华赋》等。传见《后汉书》卷八十下《文苑列传》。

〔3〕京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。密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。

〔4〕知故:知交旧友。

〔5〕司马朗(公元 171—217):传见本书卷十五。

〔6〕芝:即司马芝。传见本书卷十二。

〔7〕夙望:素来的名望。

〔8〕实理:实际的行政才干。

〔9〕孤特:孤独无依靠。

〔10〕箠(chuí)楚:用鞭子和荆条抽打。

〔11〕曲梁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。

〔12〕安陵:县名。县治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。

〔13〕征南军师:官名。即征南将军府的军师,负责参谋军事。曹魏重要将领出征时,都设有军师。

〔14〕中尉:官名。负责都城宫殿外围的警戒,防火防洪,并保卫中央的武器库。后改为执金吾。

〔15〕自劾:自我弹劾。行在所:皇帝所在的地点叫做行在所。简称行在。这里指曹操所在的地点长安。当时曹操在长安指挥军队作战,并动身前往洛阳。由于他已享有皇帝的种种威权,所以陈寿用了这个词。

〔16〕太子:指曹丕。他当时在邺县留守。

〔17〕高远:指行为过分突出,与众不同。魏讽本是魏国相国钟繇的十属,他的反抗行动在实施前就被人告发,参与行动的人全部被捕。无论从事情的起因还是从处理过程来看,杨俊都没有大过错。但是,他不仅弹劾自己,从邺县跑到长安去认罪,而且临行时也没有和曹丕见面请示,这就使留镇邺县的曹丕感到不愉快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