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后刺史梁习,荐州界名士林及杨俊、王凌、王象、荀纬〔1〕,太祖皆以为县长。林宰南和〔2〕,治化有成;超迁博陵太守、幽州刺史〔3〕,所在有绩。
文帝为五官将,林为功曹〔4〕。太祖西征,田银、苏伯反,幽、冀扇动。文帝欲亲自讨之,林曰:“昔忝博陵,又在幽州;贼之形势,可料度也。北方吏民,乐安厌乱,服化已久,守善者多。银、伯犬羊相聚,智小谋大,不能为害。方今大军在远,外有强敌。将军为天下之镇也,轻动远举,虽克不武〔5〕。”文帝从之,遣将往伐,应时克灭。出为平原太守、魏郡东部都尉〔6〕。入为丞相东曹属。魏国既建,拜尚书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杨俊(?—公元 222):传见本卷后文。王凌(?—公元 251):传见本书卷二十八。王象(?—公元 222):传见本卷《杨俊传》裴注引《魏略》。荀纬(公元 180—222):事见本书卷二十一《王粲传》裴注引《文章叙录》。
〔2〕宰:出任县长或县令。南和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北南和县。
〔3〕博陵:郡名。治所在今河北蠡县南。
〔4〕功曹:官名。五官中郎将府有功曹,负责府内人事。
〔5〕不武:算不上威武。
〔6〕平原:郡名。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