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王观字伟台,东郡廪丘人也〔1〕。少孤贫励志。太祖召为丞相文学掾〔2〕,出为高唐、阳泉、酂、任令〔3〕,所在称治。
文帝践阼,入为尚书郎、廷尉监〔4〕。出为南阳、涿郡太守。涿北接鲜卑,数有寇盗。观令边民十家以上,屯居,筑京候〔5〕。时或有不愿者,观乃假遣朝吏〔6〕,使归助子弟;不与期会〔7〕,但敕事讫各还。于是吏民相率,不督自劝,旬日之中,一时俱成。守御有备,寇抄以息。
明帝即位,下诏书使郡县条为剧、中、平者〔8〕。主者欲言郡为中、平,观教曰:“此郡滨近外虏,数有寇害,云何不为剧邪〔9〕?”主者曰:“若郡为外剧,恐于明府有任子〔10〕。”观曰:“夫君者,所以为民也。今郡在外剧,则于役条当有降差〔11〕。岂可为太守之私,而负一郡之民乎?”遂言为外剧郡,后送任子诣邺。时观但有一子而又幼弱。其公心如此。
观治身清素,帅下以俭,僚属承风,莫不自励。明帝幸许昌,召观为治书侍御史,典行台狱。时多有仓猝喜怒〔12〕,而观不阿意顺指。
太尉司马宣王请观为从事中郎。迁为尚书,出为河南尹。徙少府。大将军曹爽使材官张达〔13〕,斫家屋材,及诸私用之物;观闻知,皆录夺以没官〔14〕。少府统三尚方御府内藏玩弄之宝〔15〕,爽等奢放,多有干求;惮观守法,乃徙为太仆〔16〕。
司马宣王诛爽,使观行中领军,据爽弟羲营;赐爵关内侯,复为尚书,加驸马都尉。
高贵乡公即位,封中乡亭侯。顷之,加光禄大夫,转为右仆射。常道乡公即位,进封阳乡侯,增邑千户,并前二千五百户。迁司空,固辞;不许,遣使即第拜授。
就官数日,上送印绶,辄自舆归里舍。薨于家,遗令藏足容棺〔17〕,不设明器〔18〕,不封不树〔19〕。谥曰肃侯。
子悝嗣。咸熙中,开建五等,以观著勋前朝,改封悝胶东子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廪丘: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。
〔2〕文学掾:官名。曹操丞相府的下属。陪同曹操的儿子曹丕等讲论文学。
〔3〕阳泉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霍丘县西北。任:县名。县治在今河北任县东。
〔4〕廷尉监:官名。当时朝廷负责案件审理的司法长官,是九卿之一的廷尉。在廷尉之外,又设置了廷尉监、廷尉正、廷尉平,负责对廷尉的判决进行联席审议,合称为三官。
〔5〕京候:供瞭望敌情的高台。
〔6〕朝(cháo)吏:郡太守府内的办事吏员。
〔7〕不与期会:不给定期限。
〔8〕条:逐项陈述理由然后给自己评定等级。剧:艰难。当时把地处边境和社会秩序恶劣的郡县列为“剧”这一等,其百姓承担的劳役项目相应有所减少。
〔9〕云何:怎么。
〔10〕任子:作为人质的儿子。当时列为“剧”这一等的边郡,为了防止长官叛逃,朝廷要太守送自己的儿子到京城做人质。
〔11〕役条:劳役的项目。降差:降低和差别。
〔12〕仓猝:突然。喜怒:指明帝发怒而处罚官员。这是偏义复合词。
〔13〕材官:西汉时称一种受过专门训练的步兵为材官。这里指供差遣的低级军官。
〔14〕录夺:官方强行收取。
〔15〕三尚方:官署名。当时专门制造御用刀剑和手工艺品的机构,有中尚方、左尚方、右尚方,合称为三尚方。
〔16〕太仆:官名。九卿之一。管理御用车辆,以及宫廷马厩和国家马场。皇帝死,为丧车驾车。
〔17〕藏(zàng):墓穴。
〔18〕明器:随葬的器物。又作“冥器”。
〔19〕封:在墓穴上面垒土成高堆。树:在墓地种植树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