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评曰:韩暨处以静居行化,出以任职流称;崔林简朴知能;高柔明于法理;孙礼刚断伉厉;王观清劲贞白:咸克致公辅。及暨年过,起家就列;柔保官年,元老终位。比之徐邈、常林,于兹为疚矣。

【原文】

评曰:韩暨处以静居行化〔1〕,出以任职流称〔2〕;崔林简朴知能;高柔明于法理;孙礼刚断伉厉〔3〕;王观清劲贞白〔4〕:咸克致公辅。及暨年过八十,起家就列〔5〕;柔保官二十年,元老终位。比之徐邈、常林〔6〕,于兹为疚矣〔7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处(chǔ):未出门做官。做官为“出”。

〔2〕流称:流传美誉。

〔3〕伉厉:倔强严厉。

〔4〕贞白:正直清白。

〔5〕起家:初次出门做官或离职回家一段时间后重新又做官,叫做起家。这里指后者。就列:站进官员行列。

〔6〕徐邈(公元 172—249):传见本书卷二十七。常林:传见本书卷二十三。徐、常二人都在年老时坚辞三公职务不就,与韩暨、高柔不同。

〔7〕于兹为疚:在(对待高官厚禄)这一点上应感到惭愧。

上一篇:王观字伟台,东郡廪丘人也。少孤贫励志。太祖召为丞相文学掾,出为高唐、阳泉、酂、任令,所在称治。文帝践阼,入为尚书郎、廷尉监。出为南阳、涿郡太守。涿北接鲜卑,数有寇盗。观令边民家以上,屯居,筑京候。时或有不愿者,观乃假遣朝吏,使归助子弟;不与期会,但敕事讫各还。于是吏民相率,不督自劝,旬日之中,时俱成。守御有备,寇抄以息。明帝即位,下诏书使郡县条为剧、中、平者。主者欲言郡为中、平,观教曰:“此郡滨近外虏,数有寇害,云何不为剧邪?”主者曰:“若郡为外剧,恐于明府有任子。”观曰:“夫君者,所以为民也。今郡在外剧,则于役条当有降差。岂可为太守之私,而负郡之民乎?”遂言为外剧郡,后送任子诣邺。时观但有子而又幼弱。其公心如此。观治身清素,帅下以俭,僚属承风,莫不自励。明帝幸许昌,召观为治书侍御史,典行台狱。时多有仓猝喜怒,而观不阿意顺指。太尉司马宣王请观为从事中郎。迁为尚书,出为河南尹。徙少府。大将军曹爽使材官张达,斫家屋材,及诸私用之物;观闻知,皆录夺以没官。少府统尚方御府内藏玩弄之宝,爽等奢放,多有干求;惮观守法,乃徙为太仆。司马宣王诛爽,使观行中领军,据爽弟羲营;赐爵关内侯,复为尚书,加驸马都尉。高贵乡公即位,封中乡亭侯。顷之,加光禄大夫,转为右仆射。常道乡公即位,进封阳乡侯,增邑千户,并前千百户。迁司空,固辞;不许,遣使即第拜授。就官数日,上送印绶,辄自舆归里舍。薨于家,遗令藏足容棺,不设明器,不封不树。谥曰肃侯。子悝嗣。咸熙中,开建等,以观著勋前朝,改封悝胶东子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