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在官年,转为太常。旬日迁司空。后徙司徒。太傅司马宣王奏免曹爽,皇太后诏召柔,假节,行大将军事,据爽营。太傅谓柔曰:“君为周勃矣。”爽诛,进封万岁乡侯。高贵乡公即位,进封安国侯,转为太尉。常道乡公即位,增邑并前千户,前后封子亭侯。景元年,年薨。谥曰元侯。孙浑嗣。咸熙中,开建等;以柔等著勋前朝,改封浑昌陆子。

【原文】

在官二十三年,转为太常。旬日迁司空。后徙司徒。太傅司马宣王奏免曹爽,皇太后诏召柔〔1〕,假节,行大将军事,据爽营。太傅谓柔曰:“君为周勃矣〔2〕。”爽诛,进封万岁乡侯。

高贵乡公即位〔3〕,进封安国侯,转为太尉。

常道乡公即位〔4〕,增邑并前四千〔户〕,前后封二子亭侯。景元四年,年九十薨。谥曰元侯。孙浑嗣。咸熙中,开建五等;以柔等著勋前朝,改封浑昌陆子。〔一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皇太后:指魏明帝的皇后郭氏(?—公元 235)。魏明帝死,她被尊称为皇太后。传见本书卷五。

〔2〕君为周勃:周勃等人起兵消灭吕氏势力时,由周勃占领上大将军吕禄的北军大营。现在高柔占领大将军曹爽的大营,情况与周勃类似,所以这样比喻。

〔3〕高贵乡公:即魏帝曹髦(公元 241—260)。事详本书卷四。

〔4〕常道乡公:即魏帝曹奂(公元 246—302)。事详本书卷四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晋诸公赞》曰:“柔长子儁,大将军掾;次诞,历三州刺史、太仆。诞放率不伦,而决烈过人。次光,字宣茂。少习家业,明练法理。晋武帝世,为黄沙御史,与中丞同。迁守廷尉,后即真。兄诞与光异操,谓光小节,常轻侮之;而光事诞愈谨。终于尚书令。追赠司空。”

上一篇:是时,杀禁地鹿者身死,财产没官;有能觉告者厚加赏赐。柔上疏曰:“圣王之御世,莫不以广农为务,俭用为资。夫农广则谷积,用俭则财蓄;蓄财积谷而有忧患之虞者,未之有也。古者夫不耕,或为之饥;妇不织,或为之寒。中间以来,百姓供给众役,亲田者既减;加顷复有猎禁,群鹿犯暴,残食生苗,处处为害,所伤不赀;民虽障防,力不能御。至如荥阳左右,周数百里,岁略不收;元元之命,实可矜伤。方今天下生财者甚少,而麋鹿之损者甚多。猝有兵戎之役,凶年之灾,将无以待之。惟陛下览先圣之所念,愍稼穑之艰难;宽放民间,使得捕鹿,遂除其禁;则众庶久济,莫不悦豫矣。”顷之,护军营士窦礼近出不还。营以为亡,表言逐捕,没其妻盈及男女为官奴婢。盈连至州府,称冤自讼,莫有省者。乃辞诣廷尉。柔问曰:“汝何以知夫不亡?”盈垂泣对曰:“夫少单特,养老妪为母,事甚恭谨;又哀儿女,抚视不离:非是轻狡不顾室家者也。”柔重问曰:“汝夫不与人有怨仇乎?”对曰:“夫良善,与人无仇。”又曰:“汝夫不与人交钱财乎?”对曰:“尝出钱与同营士焦子文,久求不得。”时子文适坐小事系狱;柔乃见子文,问所坐。言次,曰:“汝颇曾举人钱不?”子文曰:“自以单贫,初不敢举人钱物也。”柔察子文色动,遂曰:“汝昔举窦礼钱,何言不邪?”子文怪知事露,应对不次。柔曰:“汝已杀礼,便宜早服!”子文于是叩头,具首杀礼本末,埋藏处所。柔便遣吏卒,承子文辞往掘礼,即得其尸。诏书“复盈母子为平民。班下天下,以礼为戒。”
下一篇:孙礼字德达,涿郡容城人也。太祖平幽州,召为司空军谋掾。初丧乱时,礼与母相失;同郡马台求得礼母,礼推家财尽以与台。台后坐法当死,礼私导令逾狱,自首。既而曰:“臣无逃亡之义。”径诣刺奸。主簿温恢嘉之,具白太祖,各减死等。后除河间郡丞。稍迁荥阳都尉。鲁山中贼数百人,保固险阻,为民作害。乃徙礼为鲁相;礼至官,出俸谷,发吏民,募首级,招纳降附使还为间,应时平泰。历山阳、平原、平昌、琅邪太守。从大司马曹休征吴于夹石,礼谏以为“不可深入”,不从而败。迁阳平太守。入为尚书。明帝方修宫室;而节气不和,天下少谷。礼固争罢役,诏曰:“敬纳谠言,促遣民作。”时李惠监作,复奏留月,有所成讫。礼径至作所,不复重奏,称诏罢民。帝奇其意而不责也。帝猎于大石山,虎趋乘舆。礼便投鞭下马,欲奋剑斫虎,诏令礼上马。明帝临崩之时,以曹爽为大将军宜得良佐,于床下受遗诏,拜礼大将军长史,加散骑常侍。礼亮直不挠,爽弗便也;以为扬州刺史,加伏波将军,赐爵关内侯。吴大将全琮帅数万众来侵寇;时州兵休使,在者无几。礼躬勒卫兵御之,战于芍陂;自旦及暮,将士死伤过半。礼犯蹈白刃,马被数创,手秉枹鼓,奋不顾身;贼众乃退。诏书慰劳,赐绢百匹。礼为死事者设祀哭临,哀号发心;皆以绢付亡者家,无以入身。征拜少府。出为荆州刺史。迁冀州牧。太傅司马宣王谓礼曰:“今清河、平原争界年,更刺史,靡能决之;虞、芮待文王而了,宜善令分明。”礼曰:“讼者据墟墓为验,听者以先老为正;而老者不可加以槚楚,又墟墓或迁就高敞,或徙避仇雠。如今所闻,虽皋陶犹将为难。若欲使‘必也无讼’,当以烈祖初封平原时图决之。何必推古问故,以益辞讼?昔成王以桐叶戏叔虞,周公便以封之。今图藏在天府,便可于坐上断也,岂待到州乎?”宣王曰:“是也。当别下图。”礼到,案图宜属平原。而曹爽信清河言,下书云:“图不可用,当参异同。”礼上疏曰:“管仲霸者之佐,其器又小,犹能夺伯氏骈邑,使没齿无怨言。臣受牧伯之任,奉圣朝明图,验地著之界,界实以王翁河为限。而鄃以马丹候为验,诈以鸣犊河为界;假虚讼诉,疑误台阁。窃闻众口铄金,浮石沉木,人成市虎,慈母投其杼。今郡争界年,朝决之者,缘有解书图画,可得寻案擿校也。平原在两河向东上,其间有爵堤;爵堤在高唐西南,所争地在高唐西北,相去余里。可谓长叹息流涕者也。案解与图奏,而鄃不受诏,此臣软弱不胜其任;臣亦何颜尸禄素餐?辄束带著履,驾车待放。”爽见礼奏,大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