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始,辂过魏郡太守钟毓;共论《易》义,辂因言“卜可知君生死之日”。毓使筮其生日月,如言无蹉跌。毓大愕然,曰:“君可畏也!死以付天,不以付君。”遂不复筮。毓问辂:“天下当太平否?”辂曰:“方今天飞,利见大人;神武升建,王道文明。何忧不平?”毓未解辂言;无几,曹爽等诛,乃觉悟云。平原太守刘邠,取印囊及山鸡毛,著器中,使筮。辂曰:“内方外圆,色成文;含宝守信,出则有章:此印囊也。高岳岩岩,有鸟朱身;羽翼玄黄,鸣不失晨:此山鸡毛也。”邠曰:“此郡官舍,连有变怪,使人恐怖。其理何由?”辂曰:“或因汉末之乱,兵马扰攘,军尸流血,污染丘山;故因昏夕,多有怪形也。明府道德高妙,自天祐之;愿安百禄,以光休宠。”

【原文】

始,辂过魏郡太守钟毓〔1〕;共论《易》义,辂因言“卜可知君生死之日”。毓使筮其生日月,如言无蹉跌。毓大愕然,曰:“君可畏也!死以付天,不以付君。”遂不复筮。

毓问辂:“天下当太平否?”辂曰:“方今四九天飞〔2〕,利见大人;神武升建,王道文明。何忧不平?”毓未解辂言;无几,曹爽等诛,乃觉悟云。〔一〕

平原太守刘邠,取印囊及山鸡毛,著器中,使筮。辂曰:“内方外圆,五色成文;含宝守信,出则有章:此印囊也。高岳岩岩〔3〕,有鸟朱身;羽翼玄黄〔4〕,鸣不失晨:此山鸡毛也。”

邠曰:“此郡官舍,连有变怪,使人恐怖。其理何由?”辂曰:“或因汉末之乱,兵马扰攘,军尸流血,污染丘山;故因昏夕,多有怪形也。明府道德高妙,自天祐之;愿安百禄〔5〕,以光休宠〔6〕。”〔二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过(guō):拜访。钟毓(?—公元 263):传附本书卷十三《钟繇传》。

〔2〕四九:《周易》的爻辞,把阳爻称为九,阴爻称为六。四九即从卦形下面数起第四爻为阳爻,通常说是九四。《周易》六十四卦中,第四爻为阳爻的卦形多达二十四种,这里专指《乾》卦中的九四而言。《乾》卦九四的爻辞说“或跃在渊”,即这一爻代表藏在深渊的龙。管辂以此暗喻装病不理政事的司马懿。天飞:飞上天。《乾》卦第五爻也是阳爻,称为九五。九五的爻辞说“飞龙上天,利见大人”,意指潜藏的龙飞腾上天了,一个统治者将居高临下治理社会。这里管辂暗喻司马懿将清除曹爽集团成为新政治领袖。

〔3〕高岳:高山。岩岩:高峻的样子。

〔4〕玄:黑色。

〔5〕安:安于。百禄:百福。多种福分。

〔6〕休宠:美好的荣宠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辂别传》云:“魏郡太守钟毓,清逸有才;难辂《易》二十余事,自以为难之至精也。辂寻声投响,言无留滞;分张爻象,义皆殊妙。毓即谢辂。辂卜知毓生日、月,毓愕然曰:‘圣人运神通化,连属事物,何聪明乃尔!’辂言:‘幽明同化,死生一道;悠悠太极,终而复始。文王损命,不以为忧;仲尼曳杖,不以为惧。绪烦蓍筮,宜尽其意。’毓曰:‘生者好事,死者恶事。哀乐之分,吾所不能齐;且以付天,不以付君也!’石苞为邺典农,与辂相见,问曰:‘闻君乡里翟文耀,能隐形,其事可信乎?’辂言:‘此但阴阳蔽匿之数。苟得其数,则四岳可藏,河海可逃;况以七尺之形,游变化之内;散云雾以幽身,布金水以灭迹?述足数成,不足为难。’苞曰:‘欲闻其妙,君且善论其数也。’辂言:‘夫物不精不为神,数不妙不为术;故精者神之所合,妙者智之所遇;合之机微,可以性通,难以言论;是故鲁班不能说其手,离朱不能说其目。非言之难:孔子曰‘书不尽言’,言之细也;‘言不尽意’,意之微也:斯皆神妙之谓也。请举其大体以验之。夫白日登天,运景万里,无物不照;及其入地,一炭之光,不可得见。三五盈月,清耀烛夜,可以远望;及其在昼,明不如镜。今逃日月者必阴阳之数,阴阳之数通于万类;鸟兽犹化,况于人乎?夫得数者妙,得神者灵;非徒生者有验,死亦有征。是以杜伯乘火气以流精,彭生托水变以立形。是故生者能出亦能入,死者能显亦能幽;此物之精气,化之游魂;人鬼相感,数使之然也。’苞曰:‘目见阴阳之理,不过于君;君何以不隐?’辂曰:‘夫陵虚之鸟,爱其清高,不愿江、汉之鱼;渊沼之鱼,乐其濡湿,不易腾风之鸟:由性异而分不同也。仆自欲正身以明道,直己以亲义;见数不以为异,知术不以为奇;夙夜研几,孳孳温故。而素隐行怪,未暇斯务也。’”

〔二〕《辂别传》曰:“故郡将刘邠,字令元。清和有思理,好《易》而不能精。与辂相见,意甚喜欢,自说‘注《易》向讫’也。辂言:‘今明府欲劳不世之神,经纬大道,诚富美之秋。然辂以为:注《易》之急,急于水火;水火之难,登时之验;《易》之清浊,延于万代;不可不先定其神,而后垂明思也。自旦至今,听采圣论,未有《易》之一分,《易》安可注也!辂不解古之圣人,何以处乾位于西北,坤位于西南?夫乾坤者,天地之象;然天地至大,为神明君父,覆载万物,生长无首,何以安处二位与六卦同列?《乾》之《象》、《彖》曰:“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,乃统天。”夫统者,属也,尊莫大焉,何由有别位也?’邠依《易系词》诸为之理以为注,不得其要。辂寻声下难,事皆穷析。曰:‘夫乾坤者,易之祖宗,变化之根源;今明府论清浊者有疑,疑则无神,恐非注《易》之符也。’辂于此,为论八卦之道及爻象之精,大论开廓,众化相连。邠所解者,皆以为妙;所不解者,皆以为神。自说:‘欲注《易》,八年用思勤苦,历载靡宁;定相得至论,此才不及《易》。不爱久劳,喜承雅言;如此,相为高枕偃息矣!’欲从辂学射覆,辂言:‘今明府以虚神于注《易》,亦宜绝思于灵蓍。灵蓍者,二仪之明数,阴阳之幽契;施之于道,则定天下吉凶;用之于术,则收天下毫纤。纤微,未可以为易也。’邠曰:‘以为术者,《易》之近数,欲求其端耳。若如来论,何事于斯!’留辂五日,不遑恤官,但共清谈。邠自言:‘数与何平叔论《易》及《老》、《庄》之道,至于精神遐流,与化周旋;清若金水,郁若山林:非君侣也。’邠又曰:‘此郡官舍,连有变怪,变怪多形,使人怖恐。君似当达此数者,其理何由也?’辂言:‘此郡所以名平原者,本有原;山无木石,与地自然;含阴不能吐云,含阳不能激风;阴阳虽弱,犹有微神;微神不真,多聚凶奸;以类相求,魍魉成群。或因汉末兵马扰攘,军尸流血,污染丘岳,强魂相感,变化无常;故因昏夕之时,多有怪形也。昔夏禹文明,不怪于黄龙;周武信时,不惑于暴风。今明府道德高妙,神不惧妖;自天祐之,吉无不利。愿安百禄以光休宠也。’邠曰:‘听雅论为近其理:每有变怪,辄闻鼓角声音,或见弓剑形象。夫以土山之精,伯有之魂;实能合会,干犯明灵也。’邠问辂:‘《易》言刚健笃实,“辉光”日新,斯为同不也?’辂曰:‘不同之名:朝旦为辉,日中为光。’”

《晋诸公赞》曰:“邠本名炎;犯晋太子讳,改为邠。位至太子仆。子粹,字纯嘏,侍中;次宏,字终嘏,太常;次汉,字仲嘏,光禄大夫。汉清冲有贵识,名亚乐广。宏子咸,徐州刺史;次耽,晋陵内史。耽子(恢)〔惔〕,字真长;尹丹杨,为中兴名士也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 jufuvt 评论 始,辂过魏郡太守钟:陈寿,天人也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墨子
中国逻辑学的代表作

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。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,墨子比较自觉地、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,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、伦理思想。墨子最早提出名实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