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杜夔字公良,河南人也。以知音为雅乐郎。中平年,疾,去官。州、郡、司徒礼辟,以世乱奔荆州。荆州牧刘表令与孟曜为汉主合雅乐。乐备,表欲庭观之。夔谏曰:“今将军号(不)为天子合乐,而庭作之,无乃不可乎!”表纳其言而止。后表子琮降太祖。太祖以夔为军谋祭酒,参太乐事;因令创制雅乐。夔善钟律,聪思过人;丝竹音,靡所不能,惟歌舞非所长。时,散郎邓静、尹齐善咏雅乐,歌师尹胡能歌宗庙郊祀之曲,舞师冯肃、服养晓知先代诸舞。夔总统研精:远考诸经,近采故事;教习讲肄,备作乐器。绍复先代古乐,皆自夔始也。黄初中,为太乐令、协律都尉。汉铸钟工柴玉,巧有意思,形器之中,多所造作,亦为时贵人见知。夔令玉铸铜钟,其声韵清浊多不如法;数毁改作。玉甚厌之;谓夔清浊任意,颇拒捍夔。夔、玉更相白于太祖,太祖取所铸钟,杂错更试,然知夔为精而玉之妄也;于是罪玉及诸子,皆为养马士。文帝爱待玉,又尝令夔与左(愿) 等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,夔有难色;由是帝意不悦。后因他事系夔,使(愿) 等就学;夔自谓所习者雅,仕宦有本,意犹不满。遂黜免以卒。弟子河南邵登、张泰、桑馥,各至太乐丞;下邳陈颃,司律中郎将。自左延年等虽妙于音,咸善郑声;其好古存正,莫及夔。

【原文】

杜夔字公良,河南人也〔1〕。以知音为雅乐郎〔2〕。中平五年,疾,去官。州、郡、司徒礼辟,以世乱奔荆州。荆州牧刘表令与孟曜为汉主合雅乐〔3〕。乐备,表欲庭观之〔4〕。夔谏曰:“今将军号(不)为天子合乐,而庭作之,无乃不可乎〔5〕!”表纳其言而止。

后表子琮降太祖〔6〕。太祖以夔为军谋祭酒,参太乐事〔7〕;因令创制雅乐。夔善钟律〔8〕,聪思过人;丝竹八音〔9〕,靡所不能,惟歌舞非所长。时,散郎邓静、尹齐善咏雅乐〔10〕,歌师尹胡能歌宗庙郊祀之曲,舞师冯肃、服养晓知先代诸舞。夔总统研精:远考诸经,近采故事〔11〕;教习讲肄,备作乐器。绍复先代古乐〔12〕,皆自夔始也。

黄初中,为太乐令、协律都尉〔13〕。

汉铸钟工柴玉,巧有意思〔14〕,形器之中,多所造作,亦为时贵人见知。夔令玉铸铜钟,其声韵清浊多不如法〔15〕;数毁改作。玉甚厌之;谓夔清浊任意,颇拒捍夔〔16〕。夔、玉更相白于太祖,太祖取所铸钟,杂错更试,然知夔为精而玉之妄也;于是罪玉及诸子,皆为养马士。

文帝爱待玉,又尝令夔与左(愿)〔 杜夔字公良,河南人也。以知音为雅乐郎。中平年,疾,去官。州、郡、司徒礼辟,以世乱奔荆州。荆州牧刘表令与孟曜为汉主合雅乐。乐备,表欲庭观之。夔谏曰:“今将军号(不)为天子合乐,而庭作之,无乃不可乎!”表纳其言而止。后表子琮降太祖。太祖以夔为军谋祭酒,参太乐事;因令创制雅乐。夔善钟律,聪思过人;丝竹音,靡所不能,惟歌舞非所长。时,散郎邓静、尹齐善咏雅乐,歌师尹胡能歌宗庙郊祀之曲,舞师冯肃、服养晓知先代诸舞。夔总统研精:远考诸经,近采故事;教习讲肄,备作乐器。绍复先代古乐,皆自夔始也。黄初中,为太乐令、协律都尉。汉铸钟工柴玉,巧有意思,形器之中,多所造作,亦为时贵人见知。夔令玉铸铜钟,其声韵清浊多不如法;数毁改作。玉甚厌之;谓夔清浊任意,颇拒捍夔。夔、玉更相白于太祖,太祖取所铸钟,杂错更试,然知夔为精而玉之妄也;于是罪玉及诸子,皆为养马士。文帝爱待玉,又尝令夔与左(愿)
    
    等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,夔有难色;由是帝意不悦。后因他事系夔,使(愿)
    
    等就学;夔自谓所习者雅,仕宦有本,意犹不满。遂黜免以卒。弟子河南邵登、张泰、桑馥,各至太乐丞;下邳陈颃,司律中郎将。自左延年等虽妙于音,咸善郑声;其好古存正,莫及夔。 〕等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,夔有难色;由是帝意不悦。后因他事系夔,使(愿)〔 杜夔字公良,河南人也。以知音为雅乐郎。中平年,疾,去官。州、郡、司徒礼辟,以世乱奔荆州。荆州牧刘表令与孟曜为汉主合雅乐。乐备,表欲庭观之。夔谏曰:“今将军号(不)为天子合乐,而庭作之,无乃不可乎!”表纳其言而止。后表子琮降太祖。太祖以夔为军谋祭酒,参太乐事;因令创制雅乐。夔善钟律,聪思过人;丝竹音,靡所不能,惟歌舞非所长。时,散郎邓静、尹齐善咏雅乐,歌师尹胡能歌宗庙郊祀之曲,舞师冯肃、服养晓知先代诸舞。夔总统研精:远考诸经,近采故事;教习讲肄,备作乐器。绍复先代古乐,皆自夔始也。黄初中,为太乐令、协律都尉。汉铸钟工柴玉,巧有意思,形器之中,多所造作,亦为时贵人见知。夔令玉铸铜钟,其声韵清浊多不如法;数毁改作。玉甚厌之;谓夔清浊任意,颇拒捍夔。夔、玉更相白于太祖,太祖取所铸钟,杂错更试,然知夔为精而玉之妄也;于是罪玉及诸子,皆为养马士。文帝爱待玉,又尝令夔与左(愿)
    
    等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,夔有难色;由是帝意不悦。后因他事系夔,使(愿)
    
    等就学;夔自谓所习者雅,仕宦有本,意犹不满。遂黜免以卒。弟子河南邵登、张泰、桑馥,各至太乐丞;下邳陈颃,司律中郎将。自左延年等虽妙于音,咸善郑声;其好古存正,莫及夔。 〕等就学;夔自谓所习者雅,仕宦有本,意犹不满。遂黜免以卒。

弟子河南邵登、张泰、桑馥,各至太乐丞〔17〕;下邳陈颃,司律中郎将〔18〕。自左延年等虽妙于音〔19〕,咸善郑声〔20〕;其好古存正,莫及夔。〔一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河南:即河南尹。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。

〔2〕雅乐郎:官名。负责制定排练雅乐。

〔3〕雅乐:皇帝举行祭祀、朝会、宴享等重大礼仪活动时,所演奏的典雅音乐、歌唱和舞蹈。

〔4〕庭观:在厅堂中演奏观赏。

〔5〕无乃不可:恐怕不可以。

〔6〕琮:即刘琮。事见本书卷六《刘表传》。

〔7〕太乐:官署名。主管雅乐的排练和演奏。

〔8〕善钟律:善于辨别钟的声音。

〔9〕八音:八类制造乐器的原材料。即金、石、丝、竹、匏(páo)、土、革、木。这里指这八类原材料制成的乐器,即钟、磬、琴瑟、箫管、笙竽、埙(xūn)、鼓、祝敔(zhù yú)。有时也指八类乐器发出的声音。

〔10〕散郎:即散骑侍郎。

〔11〕故事:过去的事例。

〔12〕绍复:继承恢复。

〔13〕太乐令:官名。太乐署的主官,负责有关雅乐排练演奏的各种公务。协律都尉:官名。负责雅乐的指挥、乐器的调试、演奏艺人技艺的考察等。相当于太乐署乐队的总指挥。

〔14〕意思:设想和构思。

〔15〕清浊:指声音的清亮与浑厚。

〔16〕拒捍:抗拒。

〔17〕太乐丞:官名。太乐署的副官,协助太乐令管理雅乐。

〔18〕司律中郎将:官名。负责校正雅乐的音律。

〔19〕左延年:曹魏时太乐署的乐师。曾修改雅乐歌曲的曲调,见《晋书》卷二十二《乐志》上。

〔20〕郑声:春秋时郑国流行的新音乐。与传统的雅乐相比,曲调轻曼柔媚,被视为不正派的“淫声”。后世就以郑声来指与正统音乐背离的通俗流行音乐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时有扶风马钧,巧思绝世。傅玄序之曰:

“马先生,天下之名巧也;少而游豫,不自知其为巧也。当此之时,言不及巧,焉可以言知乎?为博士,居贫,乃思绫机之变,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。旧绫机,五十综者五十蹑,六十综者六十蹑;先生患其丧功费目,乃皆易以十二蹑。其奇文异变,因感而作者;犹自然之成形,阴阳之无穷;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,又焉可以言校也。先生为给事中,与常侍高堂隆、骁骑将军秦朗,争论于朝。言及指南车,二子谓古无指南车,记言之虚也。先生曰:‘古有之!未之思耳,夫何远之有?’二子哂之曰:‘先生名钧字德衡:钧者器之模,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;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!’先生曰:‘虚争空言,不如试之易效也。’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,诏先生作之,而指南车成。此一异也;又不可以言者也,从是天下服其巧矣。居京都,城内有地,可以为园,患无水以灌之;乃作翻车,令童儿转之;而灌水自覆,更入更出,其巧百倍于常。此二异也;其后人有上百戏者,能设而不能动也。帝以问先生:‘可动否?’对曰:‘可动。’帝曰:‘其巧可益否?’对曰:‘可益。’受诏作之。以大木雕构,使其形若轮,平地施之,潜以水发焉。设为女乐舞象,至令木人击鼓吹箫;作山岳,使木人跳丸掷剑,缘k倒立,(出入自在)〔自出自入〕;百官行署,舂磨斗鸡,变巧百端。此三异也。先生见诸葛亮连弩,曰:‘巧则巧矣,未尽善也。’言作之,可令加五倍。又患发石车:敌人之于楼边悬湿牛皮,中之则堕,石不能连属而至。欲作一轮,悬大石数十,以机鼓轮为常,则以断悬石,飞击敌城,使首尾电至。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,飞之数百步矣。

有裴子者,上国之士也,精通见理;闻而哂之,乃难先生,先生口屈不〔能〕对。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,言之不已。傅子谓裴子曰:‘子所长者言也,所短者巧也;马氏所长者巧也,所短者言也。以子所长,击彼所短,则不得不屈;以子所短,难彼所长,则必有所不解者矣。夫巧,天下之微事也;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,其相击刺,必已远矣。心乖于内,口屈于外,此马氏所以不对也。’

傅子见安乡侯,言及裴子之论;安乡侯又与裴子同。傅子曰:‘圣人具体备物,取人不以一揆也:有以神取之者,有以言取之者,有以事取之者。有以神取之者,不言而诚心先达,德行颜渊之伦是也;以言取之者,以变辩是非,言语宰我、子贡是也;以事取之者,若政事冉有、季路,文学子游、子夏。虽圣人之明尽物,如有所用,必有所试;然则试冉、季以政,试游、夏以学矣。游、夏犹然,况自此而降者乎!何者?悬言物理,不可以言尽也,施之于事,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。今若马氏所欲作者,国之精器,军之要用也。费十寻之木,劳二人之力,不经时而是非定。难试易验之事,而轻以言抑人异能,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,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,此所以多废也。马氏所作,因变而得是,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。其不皆是,因不用之,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。夫同情者相妒,同事者相害,中人所不能免也。故君子不以人害人,必以考试为衡石;废衡石而不用,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,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。’

于是安乡侯悟,遂言之武安侯;武安侯忽之,不果试也。此既易试之事,又马氏巧名已定,犹忽而不察;况幽深之才,无名之璞乎?后之君子,其鉴之哉!马先生之巧,虽古公输般、墨翟、王尔,近汉世张平子,不能过也。公输般、墨翟,皆见用于时,乃有益于世。平子虽为侍中,马先生虽给事省中;俱不典工官,巧,无益于世。用人不当其才,闻贤不试以事:良可恨也!”裴子者,裴秀;安乡侯者,曹羲;武安侯者,曹爽也。

下一篇:朱建平,沛国人也。善相术,于闾巷之间,效验非。太祖为魏公,闻之,召为郎。文帝为官将,坐上会客余人;文帝问己年寿,又令遍相众宾。建平曰:“将军当寿;至时,当有小厄,愿谨护之!”谓夏侯威曰:“君,位为州牧,而当有厄;厄若得过,可年至,致位公辅。”谓应璩曰:“君,位为常伯,而当有厄;先此年,当独见白狗,而旁人不见也。”谓曹彪曰:“君据藩国,至,当厄于兵,宜善防之!”初,颍川荀攸、钟繇相与亲善。攸先亡,子幼。繇经纪其门户,欲嫁其妾;与人书曰:“吾与公达曾共使朱建平相,建平曰:‘荀君虽少,然当以后事付钟君。’吾时啁之曰:‘惟当嫁卿阿骛耳!’何意此子竟早陨没,戏言遂验乎!今欲嫁阿骛,使得善处;追思建平之妙,虽唐举、许负何以复加也!”文帝,黄初年,年,病困;谓左右曰:“建平所言,谓昼夜也,吾其决矣!”顷之,果崩。夏侯威,为兖州刺史,年,月上旬得疾。念建平之言,自分必死;预作遗令及送丧之备,咸使素办。至下旬转差,垂以平复。日日昃,请纪纲大吏设酒,曰:“吾所苦渐平。明日鸡鸣,年便;建平之戒,真必过矣!”威罢客之后,合瞑疾动,夜半遂卒。璩,为侍中,直省内,欻见白狗;问之众人,悉无见者。于是数聚会,并急游观田里,饮宴自娱;过期年,卒。曹彪,封楚王,年;坐与王凌通谋,赐死。凡说此辈,无不如言;不能具详,故粗记数事。惟相司空王昶、征北将军程喜、中领军王肃有蹉跌云。肃年,疾笃;众医并以为不愈。肃夫人问以遗言,肃云:“建平相我逾,位至公;今皆未也,将何虑乎!”而肃竟卒。建平又善相马。文帝将出,取马外入;建平道遇之,语曰:“此马之相,今日死矣。”帝将乘马,马恶衣香,惊啮文帝膝;帝大怒,即便杀之。建平,黄初中卒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