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吕虔字子恪,任城人也。太祖在兖州,闻虔有胆策,以为从事,将家兵守湖陆。襄(陵)贲校尉杜松部民炅母等作乱,与昌豨通;太祖以虔代松。虔到,招诱炅母渠率及同恶数人,赐酒食;简壮士伏其侧,虔察炅母等皆醉,使伏兵尽格杀之。抚其余众,群贼乃平。太祖以虔领泰山太守,郡接山海,世乱;闻,民人多藏窜。袁绍所置中郎将郭祖、公孙犊等数辈,保山为寇:百姓苦之。虔将家兵到郡,开恩信;祖等党属皆降服,诸山中亡匿者尽出安土业。简其强者补战士,泰山由是遂有精兵,冠名州郡。济南黄巾徐和等,所在劫长吏,攻城邑。虔引兵与夏侯渊会击之;前后数战,斩首获生数千人。太祖使督青州诸郡兵,以讨东莱群贼李条等,有功。太祖令曰:“夫有其志,必成其事,盖烈士之所徇也。卿在郡以来,擒奸讨暴,百姓获安;躬蹈矢石,所征辄克。昔寇恂立名于汝、颍,耿弇建策于青、兖:古今也。”举茂才,加骑都尉,典郡如故。虔在泰山数年,甚有威惠。文帝即王位,加裨将军,封益寿亭侯。迁徐州刺史,加威虏将军。请琅邪王祥为别驾,民事以委之;世多其能任贤。讨利城叛贼,斩获有功。明帝即位,徙封万年亭侯;增邑百,并前百户。虔薨,子翻嗣。翻薨,子桂嗣。

【原文】

吕虔字子恪,任城人也。太祖在兖州,闻虔有胆策,以为从事,将家兵守湖陆〔1〕。襄(陵)〔贲〕校尉杜松部民炅母等作乱〔2〕,与昌豨通;太祖以虔代松。虔到,招诱炅母渠率及同恶数十人〔3〕,赐酒食;简壮士伏其侧,虔察炅母等皆醉,使伏兵尽格杀之。抚其余众,群贼乃平。

太祖以虔领泰山太守,郡接山海,世乱;闻,民人多藏窜。袁绍所置中郎将郭祖、公孙犊等数十辈,保山为寇:百姓苦之。虔将家兵到郡,开恩信〔4〕;祖等党属皆降服,诸山中亡匿者尽出安土业〔5〕。简其强者补战士,泰山由是遂有精兵,冠名州郡。济南黄巾徐和等,所在劫长吏〔6〕,攻城邑。虔引兵与夏侯渊会击之;前后数十战,斩首获生数千人。太祖使督青州诸郡兵,以讨东莱群贼李条等,有功。太祖令曰:“夫有其志,必成其事,盖烈士之所徇也〔7〕。卿在郡以来,擒奸讨暴,百姓获安;躬蹈矢石〔8〕,所征辄克。昔寇恂立名于汝、颍〔9〕,耿弇建策于青、兖〔10〕:古今一也。”举茂才,加骑都尉,典郡如故。虔在泰山十数年,甚有威惠。

文帝即王位,加裨将军,封益寿亭侯。迁徐州刺史,加威虏将军〔11〕。请琅邪王祥为别驾,民事一以委之;世多其能任贤〔12〕。〔一〕讨利城叛贼,斩获有功。

明帝即位,徙封万年亭侯;增邑二百,并前六百户。虔薨,子翻嗣。翻薨,子桂嗣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湖陆: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。

〔2〕襄贲校尉:按照东汉制度,在边境或军事要地设都尉。此处说是校尉,疑有误。部民:所辖区域的居民。

〔3〕渠率:首领。

〔4〕开恩信:给予恩惠赦免罪过,并且说到做到。

〔5〕安土业:安居故土谨守家业。

〔6〕所在:所到之处。

〔7〕烈士:有志之士。

〔8〕躬蹈矢石:亲自冒着敌人的箭矢和硒石去打仗。

〔9〕寇恂(?—公元 36):字子翼。上谷郡昌平(今北京市昌平区)人。随刘秀起兵,屡有战功,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。他曾担任颍川、汝南二郡的太守,政绩突出。传见《后汉书》卷十六。汝、颍:指汝南、颍川二郡。

〔10〕青、兖:指青州和兖州。耿弇曾向光武帝建议,请求让自己领兵平定齐国的故地。见《后汉书》卷十九《耿弇传》。

〔11〕威虏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
〔12〕多:赞赏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孙盛《杂语》曰:“祥,字休征。性至孝。后母苛虐,每欲危害祥,祥色养无怠。盛寒之月,后母曰:‘吾思食生鱼。’祥脱衣,将剖冰求之。有(少)〔顷〕坚冰解,下有鱼跃出,因奉以供。时人以为孝感之所致也。供养三十余年,母终,乃仕。以淳诚贞粹,见重于时。”

王隐《晋书》曰:“祥始出仕,年过五十矣。稍迁至司隶校尉。高贵乡公入学,以祥为三老。迁司空、太尉。”司马文王初为晋王,司空荀顗要祥尽敬,祥不从。语在《三少帝纪》。晋武践阼,拜祥为太保,封睢陵公。泰始四年,年八十九薨。祥弟览,字玄通。光禄大夫。《晋诸公赞》称览“率素有至行”。览子孙繁衍,颇有贤才相系;奕世之盛,古今少比焉。

下一篇:许褚字仲康,谯国谯人也。长尺余,腰大围;容貌雄毅,勇力绝人。汉末,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,共坚壁以御寇。时汝南葛陂贼万余人攻褚壁。褚众少不敌,力战疲极,兵矢尽;乃令壁中男女,聚治石如杅斗者置隅。褚飞石掷之,所值皆摧碎;贼不敢进。粮乏,伪与贼和,以牛与贼易食;贼来取牛,牛辄奔还。褚乃出阵前,手逆曳牛尾,行百余步。贼众惊,遂不敢取牛而走。由是淮、汝、陈、梁间,闻皆畏惮之。太祖徇淮、汝,褚以众归太祖。太祖见而壮之曰:“此吾樊哙也!”即日拜都尉,引入宿卫;诸从褚侠客,皆以为虎士。从征张绣,先登,斩首万计。迁校尉。从讨袁绍于官渡。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;以褚常侍左右,惮之,不敢发。伺褚休下日,他等怀刀入。褚至下舍心动,即还侍。他等不知,入帐见褚;大惊愕,他色变。褚觉之,即击杀他等。太祖益亲信之,出入同行,不离左右。从围邺,力战有功,赐爵关内侯。从讨韩遂、马超于潼关。太祖将北渡,临济河,先渡兵;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,留南岸断后。超将步骑万余人,来奔太祖军,矢下如雨。褚白太祖:“贼来多,今兵渡已尽,宜去!”乃扶太祖上船。贼战急,军急济,船重欲没;褚斩攀船者,左手举马鞍蔽太祖。船工为流矢所中,死;褚右手并泝船,仅乃得渡。是日,微褚,几危。其后,太祖与遂、超等单马会语;左右皆不得从,唯将褚。超负其力,阴欲前突太祖;素闻褚勇,疑从骑是褚,乃问太祖曰:“公有虎侯者,安在?”太祖顾指褚,褚嗔目盻之。超不敢动,乃各罢。后数日会战,大破超等,褚身斩首级。迁武卫中郎将。“武卫”之号,自此始也。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,故号曰“虎痴”;是以超问“虎侯”。至今夫下称焉,皆谓其姓名也。褚性谨慎奉法,质重少言。曹仁自荆州来朝谒,太祖未出,入与褚相见于殿外。仁呼褚,入便坐语;褚曰:“王将出。”便还入殿。仁意恨之。或以责褚曰:“征南宗室重臣,降意呼君。君何故辞?”褚曰:“彼虽亲重,外藩也;褚备内臣,众谈足矣。入室何私乎?”太祖闻,愈爱待之,迁中坚将军。太祖崩,褚号泣呕血。文帝践阼,进封万岁亭侯,迁武卫将军;都督中军宿卫禁兵,甚亲近焉。初,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,太祖以为皆壮士也,同日拜为将。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人,都尉、校尉百余人:皆剑客也。明帝即位,进牟乡侯,邑百户;赐子爵人关内侯。褚薨,谥曰壮侯。子仪嗣。褚兄定,亦以军功封为振威将军,都督徼道虎贲。太和中,帝思褚忠孝,下诏褒赞;复赐褚子、孙人爵关内侯。仪为钟会所杀。泰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