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吕虔字子恪,任城人也。太祖在兖州,闻虔有胆策,以为从事,将家兵守湖陆〔1〕。襄(陵)〔贲〕校尉杜松部民炅母等作乱〔2〕,与昌豨通;太祖以虔代松。虔到,招诱炅母渠率及同恶数十人〔3〕,赐酒食;简壮士伏其侧,虔察炅母等皆醉,使伏兵尽格杀之。抚其余众,群贼乃平。
太祖以虔领泰山太守,郡接山海,世乱;闻,民人多藏窜。袁绍所置中郎将郭祖、公孙犊等数十辈,保山为寇:百姓苦之。虔将家兵到郡,开恩信〔4〕;祖等党属皆降服,诸山中亡匿者尽出安土业〔5〕。简其强者补战士,泰山由是遂有精兵,冠名州郡。济南黄巾徐和等,所在劫长吏〔6〕,攻城邑。虔引兵与夏侯渊会击之;前后数十战,斩首获生数千人。太祖使督青州诸郡兵,以讨东莱群贼李条等,有功。太祖令曰:“夫有其志,必成其事,盖烈士之所徇也〔7〕。卿在郡以来,擒奸讨暴,百姓获安;躬蹈矢石〔8〕,所征辄克。昔寇恂立名于汝、颍〔9〕,耿弇建策于青、兖〔10〕:古今一也。”举茂才,加骑都尉,典郡如故。虔在泰山十数年,甚有威惠。
文帝即王位,加裨将军,封益寿亭侯。迁徐州刺史,加威虏将军〔11〕。请琅邪王祥为别驾,民事一以委之;世多其能任贤〔12〕。〔一〕讨利城叛贼,斩获有功。
明帝即位,徙封万年亭侯;增邑二百,并前六百户。虔薨,子翻嗣。翻薨,子桂嗣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湖陆: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。
〔2〕襄贲校尉:按照东汉制度,在边境或军事要地设都尉。此处说是校尉,疑有误。部民:所辖区域的居民。
〔3〕渠率:首领。
〔4〕开恩信:给予恩惠赦免罪过,并且说到做到。
〔5〕安土业:安居故土谨守家业。
〔6〕所在:所到之处。
〔7〕烈士:有志之士。
〔8〕躬蹈矢石:亲自冒着敌人的箭矢和硒石去打仗。
〔9〕寇恂(?—公元 36):字子翼。上谷郡昌平(今北京市昌平区)人。随刘秀起兵,屡有战功,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。他曾担任颍川、汝南二郡的太守,政绩突出。传见《后汉书》卷十六。汝、颍:指汝南、颍川二郡。
〔10〕青、兖:指青州和兖州。耿弇曾向光武帝建议,请求让自己领兵平定齐国的故地。见《后汉书》卷十九《耿弇传》。
〔11〕威虏将军:官名。领兵征伐。
〔12〕多:赞赏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孙盛《杂语》曰:“祥,字休征。性至孝。后母苛虐,每欲危害祥,祥色养无怠。盛寒之月,后母曰:‘吾思食生鱼。’祥脱衣,将剖冰求之。有(少)〔顷〕坚冰解,下有鱼跃出,因奉以供。时人以为孝感之所致也。供养三十余年,母终,乃仕。以淳诚贞粹,见重于时。”
王隐《晋书》曰:“祥始出仕,年过五十矣。稍迁至司隶校尉。高贵乡公入学,以祥为三老。迁司空、太尉。”司马文王初为晋王,司空荀顗要祥尽敬,祥不从。语在《三少帝纪》。晋武践阼,拜祥为太保,封睢陵公。泰始四年,年八十九薨。祥弟览,字玄通。光禄大夫。《晋诸公赞》称览“率素有至行”。览子孙繁衍,颇有贤才相系;奕世之盛,古今少比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