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来敏字敬达,义阳新野人。来歙之后也。父艳,为汉司空。汉末大乱,敏随姊(夫)奔荆州。姊夫黄琬是刘璋祖母之侄,故璋遣迎琬妻;敏遂俱与姊入蜀,常为璋宾客。涉猎书籍,善左氏《春秋》,尤精于《仓》、《雅》训诂,好是正文字。先主定益州,署敏典学校尉。及立太子,以为家令。后主践阼,为虎贲中郎将。丞相亮住汉中,请为军祭酒、辅军将军;坐事去职。亮卒后,还成都,为大长秋,又免。后累迁为光禄大夫,复坐过黜。前后数贬削,皆以语言不节,举动违常也。时孟光亦以枢机不慎,议论干时;然犹愈于敏,俱以其耆宿学士见礼于世。而敏荆楚名族,东宫旧臣,特加优待;是故废而复起。后以敏为执慎将军,欲令以官重自警戒也。年,景耀中卒。子忠,亦博览经学,有敏风。与尚书向充等,并能协赞大将军姜维。维善之,以为参军。

【原文】

来敏字敬达,义阳新野人。来歙之后也〔1〕。父艳〔2〕,为汉司空。〔一〕汉末大乱,敏随姊(夫)奔荆州。姊夫黄琬是刘璋祖母之侄,故璋遣迎琬妻;敏遂俱与姊入蜀,常为璋宾客。涉猎书籍,善左氏《春秋》〔3〕,尤精于《仓》、《雅》训诂〔4〕,好是正文字〔5〕。

先主定益州,署敏典学校尉〔6〕。及立太子,以为家令〔7〕。

后主践阼,为虎贲中郎将。丞相亮住汉中,请为军祭酒、辅军将军;坐事去职。〔二〕亮卒后,还成都,为大长秋,又免。后累迁为光禄大夫,复坐过黜〔8〕。前后数贬削,皆以语言不节,举动违常也。

时孟光亦以枢机不慎〔9〕,议论干时;然犹愈于敏〔10〕,俱以其耆宿学士见礼于世〔11〕。而敏荆楚名族,东宫旧臣,特加优待;是故废而复起。后以敏为执慎将军〔12〕,欲令以官重自警戒也〔13〕。

年九十七,景耀中卒。子忠,亦博览经学,有敏风。与尚书向充等,并能协赞大将军姜维。维善之,以为参军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来歙(?—公元 35):字君叔。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亲戚。新莽末年,投奔刘秀。曾率军参与平定陇西的隗嚣,继又乘胜进攻割据益州的公孙述,中途被刺杀。传见《后汉书》卷十五。

〔2〕艳:即来艳。字季德。来歙的五世孙。事附《后汉书》卷三十五《来歙传》。

〔3〕左氏春秋:即《左传》。

〔4〕《仓》:即《仓颉篇》。秦代李斯撰《仓颉篇》,赵高撰《爰历篇》,胡毋敬撰《博学篇》,三者都是教儿童识字的启蒙课本,汉代统称为《仓颉篇》。又名《三仓》。《雅》:即《尔雅》。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。由西汉初年的学者汇集各种文献的旧文而成。今存,全书十九篇。训诂:对古书词句意义的解释。

〔5〕是正:订正。

〔6〕典学校尉:官名。负责学术研究。

〔7〕家令:官名。即太子家令。负责太子宫中的粮食物品供应。

〔8〕坐过黜:因过失而受贬黜。

〔9〕枢机不慎:接近机要而说话不谨慎。

〔10〕愈于敏:比来敏好一些。

〔11〕耆宿:年老而有名。

〔12〕执慎将军:官名。属于闲职,不统率军队。

〔13〕重自警戒:(以自己官名的含义)好好警醒告诫自己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华峤《后汉书》曰:“艳,好学下士,开馆养徒众。少历显位,灵帝时位至司空。”

〔二〕《亮集》有教曰:“将军来敏,对上官显言:‘新人有何功德,而夺我荣资与之邪?诸人共憎我,何故如是?’敏年老狂悖,生此怨言。昔成都初定,议者以为来敏乱群;先帝以新定之际,故遂含容,无所礼用。后刘子初选以为太子家令,先帝不悦而不忍拒也。后,主〔上〕即位,吾暗于知人,遂复擢为将军、祭酒;违议者之审见,背先帝所疏外;自谓能以敦厉薄俗,帅之以义。今既不能,表退职使,闭门思愆。”

上一篇:孟光字孝裕,河南洛阳人,汉太尉孟郁之族。灵帝末为讲部吏。献帝迁都长安,遂逃入蜀。刘焉父子待以客礼。博物识古,无书不览;尤锐意史,长于汉家旧典。好公羊《春秋》而讥呵左氏;每与来敏争此义,光常譊譊讙咋。先主定益州,拜为议郎,与许慈等并掌制度。后主践阼,为符节令。屯骑校尉,长乐少府,迁大司农。延熙年秋,大赦。光于众中责大将军费祎曰:“夫赦者,偏枯之物,非明世所宜有也;衰弊穷极,必不得已,然后乃可权而行之耳。今主上仁贤,百僚称职;有何旦夕之危,倒悬之急?而数施非常之恩,以惠奸宄之恶乎!又鹰隼始击,而更原宥有罪;上犯天时,下违人理。老夫耄朽,不达治体,窃谓斯法难以经久;岂具瞻之高美,所望于明德哉?”祎但顾谢踧踖而已。光之指摘痛痒,多如是类;故执政重臣,心不能悦。爵位不登;每直言无所回避,为(代)世所嫌。太常广汉镡承、光禄勋河东裴俊等,年资皆在光后;而登据上列,处光之右:盖以此也。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,数从光咨访。光问正太子所习读,并其情性好尚,正答曰:“奉亲虔恭,夙夜匪懈,有古世子之风;接待群僚,举动出于仁恕。”光曰:“如君所道,皆家户所有耳。吾今所问,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。”正曰:“世子之道,在于承志竭欢,既不得妄有所施为;且智调藏于胸怀,权略应时而发。此之有无,焉可预设也?”光解正慎宜,不为放谈。乃曰:“吾好直言,无所回避,每弹射利病,为世人所讥嫌;(疑)省君意亦不甚好吾言,然语有次。今天下未定,智意为先;智意虽有自然,然(不)亦可力强致也。此储君读书,宁当效吾等竭力博识以待访问,如博士探策讲试以求爵位邪?当务其急者!”正深谓光言为然。后光坐事免官,年余卒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