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从事中郎韩嵩、别驾刘先说表曰〔1〕:“豪杰并争,两雄相持;天下之重,在于将军。将军若欲有为,起乘其弊可也;若不然,固将择所从。将军拥十万之众,安坐而观望。夫见贤而不能助〔2〕,请和而不得〔3〕;此两怨必集于将军,将军不得中立矣!夫以曹公之明哲,天下贤俊皆归之,其势必举袁绍〔4〕;然后称兵以向江、汉,恐将军不能御也。故为将军计者,不若举州以附曹公,曹公必重德将军。长享福祚,垂之后嗣:此万全之策也!”表大将蒯越亦劝表。表狐疑,乃遣嵩诣太祖,以观虚实。
嵩还,深陈太祖威德,说表遣子入质〔5〕。表疑嵩反为太祖说,大怒,欲杀嵩;考杀随嵩行者〔6〕,知嵩无他意,乃止。〔一〕表虽外貌儒雅,而心多疑忌,皆此类也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从事中郎:官名。东汉高级将军的军府内设有从事中郎二人,负责军事参谋。刘表既是镇南将军,又兼荆州牧,所以他有军政两套官属。从事中郎是镇南将军府的官员。下文的别驾则是州牧府的官员。
〔2〕贤:指曹操。
〔3〕请和:这里意思是请求帮助。指袁绍。
〔4〕举:攻克。
〔5〕入质:入朝为人质。
〔6〕考:用刑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傅子》曰:“初表谓嵩曰:‘今天下大乱,未知所定。曹公拥天子都许,君为我观其衅。’嵩对曰:‘圣达节,次守节。嵩,守节者也。夫事君为君,君臣名定,以死守之。今策名委质,唯将军所命;虽赴汤蹈火,死无辞也。以嵩观之,曹公至明,必济天下。将军能上顺天子,下归曹公,必享百世之利,楚国实受其佑,使嵩可也;设计未定,嵩使京师,天子假嵩一官,则天子之臣,而将军之故吏耳。在君为君,则嵩守天子之命,义不得复为将军死也。唯将军重思,无负嵩。’表遂使之,果如所言,天子拜嵩侍中,迁零陵太守;还,称朝廷、曹公之德也。表以为怀贰,大会僚属数百人,陈兵见嵩;盛怒,持节,将斩之,数曰:‘韩嵩敢怀贰邪!’众皆恐,欲令嵩谢。嵩不动,谓表曰:‘将军负嵩,嵩不负将军!’具陈前言。表怒不已,其妻蔡氏谏之曰:‘韩嵩,楚国之望也;且其言直,诛之无辞。’表乃弗诛而囚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