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刘表字景升,山阳高平人也〔1〕。少知名,号“八俊”〔2〕。〔一〕长八尺余,姿貌甚伟。
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〔3〕。灵帝崩,代王叡为荆州刺史〔4〕。是时山东兵起,表亦合兵军襄阳〔5〕。〔二〕袁术之在南阳也,与孙坚合从,欲袭夺表州,使坚攻表。坚为流矢所中死,军败;术遂不能胜表。
李傕、郭汜入长安,欲连表为援;乃以表为镇南将军、荆州牧,封成武侯,假节。天子都许,表虽遣使贡献,然北与袁绍相结;治中邓羲谏表,表不听。〔三〕羲辞疾而退,终表之世。
张济引兵入荆州界,攻穰城,为流矢所中死,荆州官属皆贺。表曰:“济以穷来〔6〕。主人无礼,至于交锋,此非牧意〔7〕;牧受吊〔8〕,不受贺也。”使人纳其众;众闻之喜,遂服从。长沙太守张羡叛表,〔四〕表围之连年不下。羡病死,长沙复立其子怿。
表遂攻并怿。南收零、桂〔9〕,北据汉川〔10〕,地方数千里,带甲十余万。〔五〕
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。绍遣人求助,表许之而不至,亦不佐太祖;欲保江、汉间,观天下变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高平:县名。县治在今山东济宁市东南。
〔2〕八俊:东汉党锢名士彼此之间给予的一种美称,指八位才能杰出的名士。当时除了“八俊”之外,还有“三君”、“八顾”、“八及”、“八厨”等称号。见《后汉书》卷六十七《党锢列传序》。据这篇序文记载,刘表是列在“八及”之中,而不是“八俊”之一,与此处史文记载不同。“八俊”为李膺、荀翌、杜密、王畅、刘祐、魏朗、赵典、朱宇。刘表得以列为当时名士,与他伟岸的外貌有关系。他身高八尺有余,而当时一尺约合 24 厘米,八尺为1.92米。
〔3〕北军中候:官名。京城特种兵北军五营的总司令长官,下统五校尉。负责京城警卫。
〔4〕王叡(?—公元 190):事附本书卷四十六《孙坚传》。
〔5〕军:驻军。
〔6〕以穷来:由于处境困难来到荆州。
〔7〕牧:刘表自称。意:本意。
〔8〕受吊:接受对张济的吊唁。
〔9〕零:指零陵郡,治所在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区。桂:即桂阳郡,治所在今湖南郴(chēn)州市。以上长沙、零陵、桂阳都是荆州的属郡。
〔10〕汉川:汉水。这里指汉水下游地区,即荆州所属的江夏郡、南郡和南阳郡的南部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张璠《汉纪》曰:“表与同郡人张隐、薛郁、王访、宣靖、公(褚)〔绪〕恭、刘祗、田林为‘八交’,或谓之‘八顾’。”
《汉末名士录》云:“表与汝南陈翔字仲麟、范滂字孟博、鲁国孔昱字世元、勃海苑康字仲真、山阳檀敷字文友、张俭字元节、南阳岑晊字公孝为‘八友’。”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“表受学于同郡王畅。畅为南阳太守,行过乎俭。表时年十七,进谏曰:‘奢不僭上,俭不逼下,盖中庸之道;是故蘧伯玉耻独为君子。府君若不师孔圣之明训,而慕夷、齐之末操,无乃皎然自遗于世!’畅答曰:‘以约失之者,鲜矣。且以矫俗也。’”
〔二〕司马彪《战略》曰:“刘表之初为荆州也,江南宗贼盛。袁术屯鲁阳,尽有南阳之众。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,贝羽为华容长,各阻兵作乱。表初到,单马入宜城,而延中庐人蒯良、蒯越,襄阳人蔡瑁,与谋。表曰:‘宗贼甚盛,而众不附;袁术因之,祸今至矣!吾欲征兵,恐不集,其策安出?’良曰:‘众不附者,仁不足也;附而不治者,义不足也;苟仁义之道行,百姓归之如水之趋下,何患所至之不从,而问兴兵与策乎?’表顾问越,越曰:‘治平者先仁义,治乱者先权谋。兵不在多,在得人也。袁术勇而无断,苏代、贝羽皆武人,不足虑。宗贼帅多贪暴,为下所患;越有所素养者,使示之以利,必以众来。君诛其无道,抚而用之。一州之人,有乐存之心,闻君盛德,必襁负而至矣。兵集众附,南据江陵,北守襄阳,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。术等虽至,无能为也。’表曰:‘子柔之言,雍季之论也;异度之计,臼犯之谋也。’遂使越遣人诱宗贼,至者五十五人,皆斩之。袭取其众,或即授部曲。唯江夏贼张虎、陈生,拥众据襄阳;表乃使越与庞季,单骑往说降之,江南遂悉平。”
〔三〕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表答羲曰:‘内不失贡职,外不背盟主;此天下之达义也。治中独何怪乎?’”
〔四〕《英雄记》曰:“羡,南阳人。先作零陵、桂阳(长)〔守〕,甚得江、湘间心;然性屈强,不顺。表薄其为人,不甚礼也。羡由是怀恨,遂叛表焉。”
〔五〕《英雄记》曰:“州界群寇既尽,表乃开立学官,博求儒士,使綦毋闿、宋忠等撰《五经章句》,谓之《后定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