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崔琰既死,玠内不悦。后有白玠者:“出见黥面反者〔1〕,其妻子没为官奴婢,玠言曰:‘使天不雨者,盖此也。’”太祖大怒,收玠付狱。
大理钟繇诘玠曰:“自古圣帝明王,罪及妻子。《书》云:‘左不共左〔2〕,右不共右〔3〕,予则孥戮汝〔4〕!’司寇之职〔5〕,‘男子入于罪隶〔6〕,女子入于舂稿〔7〕’。汉律:罪人妻子没为奴婢,黥面。汉法所行黥墨之刑,存于古典。今真奴婢祖先有罪〔8〕,虽历百世,犹有黥面供官〔9〕;一以宽良民之命,二以宥并罪之辜〔10〕。此何以负于神明之意,而当致旱?案典谋〔11〕:‘急恒寒若〔12〕,舒恒燠若〔13〕。’宽则亢阳,所以为旱。玠之吐言,以为宽邪?以为急也?急当阴霖,何以反旱?成汤圣世〔14〕,野无生草〔15〕;周宣令主〔16〕,旱魃为虐〔17〕。亢旱以来,积三十年;归咎黥面,为相值不〔18〕?卫人伐邢〔19〕,师兴而雨;罪恶无征,何以应天?玠讥谤之言,流于下民;不悦之声,上闻圣听。玠之吐言,势不独语;时见黥面,凡为几人?黥面奴婢,所识知邪〔20〕?何缘得见,对之叹言?时以语谁?见答云何〔21〕?以何日月〔22〕?于何处所?事已发露,不得隐欺,具以状对!”
玠曰:“臣闻萧生缢死〔23〕,困于石显〔24〕;贾子放外〔25〕,谗在绛、灌〔26〕;白起赐剑于杜邮〔27〕;晁错致诛于东市〔28〕;伍员绝命于吴都〔29〕:斯数子者,或妒其前,或害其后。臣垂髫执简〔30〕,累勤取官〔31〕;职在机近,人事所窜〔32〕。属臣以私,无势不绝〔33〕;语臣以冤,无细不理。人情淫利〔34〕,为法所禁;法禁于利,势能害之。青蝇横生〔35〕,为臣作谤;谤臣之人,势不在他。昔王叔陈生争(正)〔政〕王廷〔36〕,宣子平理〔37〕,命举其契〔38〕;是非有宜,曲直有所:《春秋》嘉焉,是以书之。臣不言此〔39〕,无有时、人。说臣此言,必有征要〔40〕。乞蒙宣子之辨〔41〕,而求王叔之对。若臣以曲闻〔42〕,即刑之日,方之安驷之赠〔43〕;赐剑之来〔44〕,比之重赏之惠。谨以状对。”
时桓阶、和洽进言救玠〔45〕,玠遂免黜。卒于家〔46〕。〔一〕太祖赐棺器、钱帛,拜子机郎中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黥面:肉刑的一种。用刀刺刻面部,然后涂以墨色。
〔2〕左不共左:战车上左边负责用弓箭的战士如果不善于射杀敌人。
〔3〕右不共右:战车上右边负责用戈矛的战士如果不善于刺杀敌人。古代的一辆战车上面有战士三名。中间的驾车,左边的射箭,右边的用戈矛刺杀。
〔4〕孥戮汝:把你们变为奴隶或杀死。以上语句出自《尚书·甘誓》。
〔5〕司寇:古代官名。负责司法。
〔6〕入:失去自由而打入罪犯行列。
〔7〕舂稿:给官府舂米煮饭。这两句见于《周礼·秋官司寇》中的“司厉”条。
〔8〕真奴婢:因父母是奴婢而成为奴婢的人。与原本是自由民因犯罪而被打成奴隶的人不同。
〔9〕供官:供给官府使役。
〔10〕并罪:因祖先有罪而受牵连。
〔11〕典谋:即典谟。指《尚书》,因为《尚书》前两篇是《尧典》和《皋陶谟》。
〔12〕急恒寒若:统治者使用刑罚过严,就会造成持续的严寒。
〔13〕舒恒燠若:统治者使用刑罚过宽,就会造成持续的炎热。这两句出自《尚书·洪范》。
〔14〕成汤:即商汤。
〔15〕野无生草:指大旱造成野草枯萎。
〔16〕周宣:即周宣王(?—前 782)。名靖。西周君主。前 828 至前 782 年在位。事见《史记》卷四《周本纪》。令主:好的君主。
〔17〕旱魃(bá):神话中的旱神。
〔18〕相值:恰当。
〔19〕卫:先秦国名。始封君主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,建都朝歌(今河南淇县)。前 660 年被翟击败,迁到楚丘(今河南滑县),沦为小国。前 209 年为秦所灭。邢:先秦国名。始封君主是周公的一个儿子,领地在今河北邢台市一带。前 635 年为卫所灭。
〔20〕识知:认得。
〔21〕见答云何:回答你时说了些什么。
〔22〕以:在。钟繇是曹魏最为擅长法律的大臣。以上他对毛玠的审问,对于案件的具体情节特别注意,这是确定是否诬告的关键,实际上有利于毛玠。
〔23〕萧生:指萧望之(?—前 47)。字长倩,东海郡兰陵(今山东兰陵县西南)人。西汉宣帝时官至太子太傅。在前 51 年主持石渠阁会议,研讨儒家《五经》的异同。西汉元帝继位后,为四位辅政大臣之一,尽心政事。后遭宦官弘恭、石显的排挤,被迫服毒自杀。传见《汉书》卷七十八。缢死:上吊自杀。但据《汉书》本传,萧是服毒,这里毛玠记错了。
〔24〕石显:字君房,济南郡人。西汉宦官。元帝时为中书令,专权宫廷,排挤中伤正直大臣。元帝死后,被撤职,病死。传见《汉书》卷九十三。
〔25〕贾子:即贾谊。
〔26〕绛:指周勃(?—前 169)。沛县人。秦末随刘邦起兵,以功封绛侯,吕后时任太尉。吕后死,他与丞相陈平定计清除吕氏势力,迎立汉文帝。传见《史记》卷五十七、《汉书》卷四十。灌:指灌婴(?—前 176)。睢阳县(今河南商丘市东南)人。秦末随刘邦起兵,以功任车骑将军,封颍阴侯。与周勃、陈平一起消灭吕氏势力。传见《史记》卷九十五、《汉书》卷四十一。周勃、灌婴是西汉功臣集团成员,对于汉文帝有意重用新起的贾谊不满,加之贾谊的一些政治建议伤害了功臣元老的利益,所以他们排斥贾谊,结果汉文帝把贾谊派到遥远的长沙去任职。事见《汉书》卷四十八《贾谊传》。
〔27〕杜邮:地名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。白起是战国时秦国的名将,因受执政官范雎的排挤,被迫在这里自杀。
〔28〕晁错(前200—前 154):颍川郡人。西汉景帝时任御史大夫。为人足智多谋,主张逐步削夺诸侯王的封地,加强中央集权,得到景帝采纳。不久,吴、楚等七个诸侯王国发动武装叛乱,指名要诛杀晁错。在袁盎等人的中伤下,他被处死于长安的东市。传见《史记》卷一百一、《汉书》卷四十九。
〔29〕绝命于吴都:伍员帮助吴国攻破楚国后,不断受到太宰嚭的诋毁,吴王夫差赐他自杀。事见《史记》卷六十六《伍子胥列传》。
〔30〕垂髫(tiáo):古代未成年的男子不加冠,头发下垂,所以用垂髫表示少年或童年。执简:指抄写公文。上文说毛玠在少年时即充当县吏。
〔31〕累勤:长期工作勤奋。
〔32〕窜:意思是暗中交织。
〔33〕无势不绝:没有哪位有权势者能行得通。
〔34〕淫利:贪图利益。
〔35〕青蝇:比喻专门爱对人诽谤的小人。《诗经·青蝇》有“营营青蝇,止于樊,岂弟君子,无信谗言”的句子。
〔36〕王叔陈生:周灵王的大臣。王叔是他的氏。争政:争夺执政权。当时与王叔陈生争夺的是另一个周朝大臣伯舆。事见《左传》襄公十年。
〔37〕宣子:即范宣子。春秋时晋国大臣。王叔陈生和伯舆争夺执政权,周天子调解不下来,晋悼公就派范宣子去主持评理。
〔38〕命举其契:命令争执的双方各自列举事实和理由。
〔39〕不言此:从未说过“使天不雨者盖此也”这句话。
〔40〕征要:证据事实。
〔41〕乞蒙:请求给予。
〔42〕以曲闻:以谎言报告。
〔43〕方之:把这当做。安驷:用四匹马拉的安车。安车和驷马是皇帝给臣下的赏赐物。
〔44〕赐剑:上级送来让人自杀的宝剑。
〔45〕和洽:传见本书卷二十三。
〔46〕卒于家:毛玠死后的墓冢,相传在今河南许昌市东郊五女店乡毛王村。尚有遗迹留存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孙盛曰:“魏武于是失政刑矣!《易》称‘明折庶狱’,《传》有‘举直措枉’。庶狱明则国无怨民,枉直当则民无不服;未有征青蝇之浮声,信浸润之谮诉,可以允厘四海,惟清缉熙者也。昔者汉高狱萧何,出复相之;玠之一责,永见摈放:二主度量,岂不殊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