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甘宁字兴霸,巴郡临江人也〔1〕。〔一〕少有气力,好游侠;招合轻薄少年,为之渠帅。群聚相随,挟持弓弩,负毦带铃〔2〕。民闻铃声,即知是宁。〔二〕人与相逢,及属城长吏〔3〕,接待隆厚者乃与交欢;不尔〔4〕,即放所将夺其资货〔5〕,于长吏界中有所贼害,作其(发)〔废〕负〔6〕。至二十余年〔7〕,止不攻劫,颇读诸子。乃往依刘表,因居南阳:不见进用。后转托黄祖,祖又以凡人蓄之。〔三〕于是归吴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巴:郡名。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嘉陵江北岸。临江:县名。县治在今重庆市忠县。
〔2〕毦(èr):鸟羽毛做的装饰物。当时领兵将军有带毦的习俗。
〔3〕属城:指巴郡的属县。长吏:当时习称县级行政长官为长吏。
〔4〕不尔:不这样。
〔5〕所将:所带领(的人)。
〔6〕作其废负:造成他们荒废职责的罪过。
〔7〕二十余年:二十多岁。
【裴注】
〔一〕《吴书》曰:“宁,本南阳人。其先客于巴郡。宁为吏,举计掾,补蜀郡丞。顷之,弃官归家。”
〔二〕《吴书》曰:“宁轻侠杀人,藏舍亡命,闻于郡中。其出入,步则陈车骑,水则连轻舟;侍从被文绣,所如光道路。住止常以缯锦维舟,去或割弃:以示奢也。”
〔三〕《吴书》曰:“宁将僮客八百人,就刘表。表儒人,不习军事。时诸英豪各各起兵,宁观表事势,终必无成;恐一朝土崩,并受其祸,欲东入吴。黄祖在夏口,军不得过;乃留依祖,三年,祖不礼之。权讨祖,祖军败奔走;追兵急,宁以善射,将兵在后,射杀校尉凌操。祖既得免,军罢还营,待宁如初。祖都督苏飞,数荐宁,祖不用;令人化诱其客,客稍亡。宁欲去,恐不获免,独忧闷不知所出。飞知其意,乃邀宁,为之置酒。谓曰:‘吾荐子者数矣!主不能用。日月逾迈,人生几何?宜自远图,庶遇知己。’宁良久乃曰:‘虽有其志,未知所由。’飞曰:‘吾欲白子为邾长:于是去就,孰与临版转丸乎?’宁曰:‘幸甚!’飞白祖,听宁之县。招怀亡客并义从者,得数百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