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陈武字子烈,庐江松滋人。孙策在寿春,武往修谒。时年,长尺寸;因从渡江,征讨有功,拜别部司马。策破刘勋,多得庐江人;料其精锐,乃以武为督:所向无前。及权统事,转督校。仁厚好施,乡里远方客多依托之。尤为权所亲爱,数至其家。累有功劳,进位偏将军。建安年,从击合肥,奋命战死。权哀之,自临其葬。子脩,有武风。年,权召见奖厉,拜别部司马,授兵百人。时诸新兵多有逃叛,而脩抚循得意,不失人。权奇之,拜为校尉。建安末,追录功臣后,封脩都亭侯;为解烦督。黄龙元年卒。弟表,字文奥。武庶子也。少知名,与诸葛恪、顾谭、张休等并侍东宫,皆共亲友。尚书暨艳亦与表善。后艳遇罪,时人咸自营护,信厚言薄;表独不然,士以此重之。(徙)从太子中庶子,(拜)转翼正都尉。兄脩亡后,表母不肯事脩母。表谓其母曰:“兄不幸早亡,表统家事,当奉嫡母。母若能为表屈情,承顺嫡母者,是至愿也;若母不能,直当出别居耳。”表于大义公正如此。由是母,感悟雍穆。表以父死敌场,求用为将,领兵百人。表欲得战士之力,倾意接待;士皆爱附,乐为用命。时有盗官物者,疑无难士施明。明素壮悍,收考极毒,惟死无辞。廷尉以闻,权以表能得健儿之心,诏以明付表,使自以意求其情实。表便破械沐浴,易其衣服;厚设酒食,欢以诱之。明乃首服,具列支党。表以状闻,权奇之;欲全其名,特为赦明,诛戮其党。迁表为无难右部督,封都亭侯,以继旧爵。表皆陈让,乞以传脩子延:权不许。嘉禾年,诸葛恪领丹杨太守,讨平山越;以表领新(安)都都尉,与恪参势。初,表所受赐复人得百家,在会稽新安县。表简视其人,皆堪好兵;乃上疏陈让,乞以还官,充足精锐。诏曰:“先将军有功于国,国家以此报之:卿何得辞焉?”表乃称曰:“今除国贼,报父之仇,以人为本。空枉此劲锐,以为僮仆:非表志也。皆辄料取以充部伍。”所在以闻,权甚嘉之。下郡县,料正户羸民以补其处。表在官年,广开降纳,得兵万余人。事捷当出,会鄱阳民吴遽等为乱,攻没城郭,属县摇动。表便越界赴讨,遽以破败,遂降。陆逊拜表偏将军,进封都乡侯,北屯章阬。年卒。家财尽于养士,死之日,妻子露立。太子登,为起屋宅。子敖年,拜别部司马,授兵百人。敖卒。脩子延复为司马,代敖。延弟永,将军,封侯。始施明感表,自变行为善;遂成健将,致位将军。

【原文】

陈武字子烈,庐江松滋人〔1〕。孙策在寿春,武往修谒〔2〕。时年十八,长七尺七寸;因从渡江,征讨有功,拜别部司马。策破刘勋,多得庐江人;料其精锐〔3〕,乃以武为督:所向无前。

及权统事,转督五校〔4〕。仁厚好施,乡里远方客多依托之。尤为权所亲爱,数至其家。累有功劳,进位偏将军。

建安二十年,从击合肥,奋命战死。权哀之,自临其葬。〔一〕

子脩,有武风〔5〕。年十九,权召见奖厉〔6〕,拜别部司马,授兵五百人。时诸新兵多有逃叛,而脩抚循得意〔7〕,不失一人。权奇之,拜为校尉。建安末,追录功臣后,封脩都亭侯;为解烦督〔8〕。黄龙元年卒。

弟表,字文奥。武庶子也〔9〕。少知名,与诸葛恪、顾谭、张休等并侍东宫,皆共亲友。尚书暨艳亦与表善〔10〕。后艳遇罪,时人咸自营护〔11〕,信厚言薄〔12〕;表独不然,士以此重之。(徙)〔从〕太子中庶子,(拜)〔转〕翼正都尉〔13〕。

兄脩亡后,表母不肯事脩母〔14〕。表谓其母曰:“兄不幸早亡,表统家事,当奉嫡母。母若能为表屈情,承顺嫡母者,是至愿也;若母不能,直当出别居耳〔15〕。”表于大义公正如此。由是二母,感悟雍穆〔16〕。

表以父死敌场,求用为将,领兵五百人。表欲得战士之力,倾意接待;士皆爱附,乐为用命。时有盗官物者,疑无难士施明〔17〕。明素壮悍,收考极毒〔18〕,惟死无辞。廷尉以闻,权以表能得健儿之心,诏以明付表,使自以意求其情实。表便破械沐浴〔19〕,易其衣服;厚设酒食,欢以诱之。明乃首服〔20〕,具列支党〔21〕。表以状闻,权奇之;欲全其名,特为赦明,诛戮其党。

迁表为无难右部督〔22〕,封都亭侯,以继旧爵。表皆陈让,乞以传脩子延〔23〕:权不许。

嘉禾三年,诸葛恪领丹杨太守,讨平山越;以表领新(安)〔都〕都尉,与恪参势〔24〕。初,表所受赐复人得二百家〔25〕,在会稽新安县〔26〕。表简视其人,皆堪好兵〔27〕;乃上疏陈让,乞以还官,充足精锐。

诏曰:“先将军有功于国,国家以此报之:卿何得辞焉?”表乃称曰:“今除国贼,报父之仇,以人为本。空枉此劲锐,以为僮仆:非表志也。皆辄料取以充部伍〔28〕。”所在以闻,权甚嘉之。下郡县〔29〕,料正户羸民以补其处〔30〕。

表在官三年,广开降纳,得兵万余人。事捷当出,会鄱阳民吴遽等为乱,攻没城郭,属县摇动。表便越界赴讨,遽以破败,遂降。

陆逊拜表偏将军,进封都乡侯,北屯章阬。年三十四卒。

家财尽于养士,死之日,妻子露立〔31〕。太子登,为起屋宅。

子敖年十七,拜别部司马,授兵四百人。敖卒。脩子延复为司马,代敖。延弟永,将军,封侯。

始施明感表,自变行为善;遂成健将,致位将军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松滋:县名。县治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北。

〔2〕修谒:备好名片(拜访)。谒是当时地位低的人拜访地位高的人时所用的名片。1986 年安徽马鞍山市朱然墓出土了孙吴谒的实物。

〔3〕料:选取。

〔4〕五校:孙吴特别设置的五支军队的合称。其主要任务是保卫孙权。

〔5〕风:风范。

〔6〕奖厉:勉励。

〔7〕抚循:安抚慰问。得意:得到人心。

〔8〕解烦督:官名。统领解烦营。

〔9〕庶子:小妾所生的儿子。

〔10〕暨艳:事见本书卷五十七《张温传》。

〔11〕自营护:照顾保护自己。

〔12〕信厚言薄:(当初向暨艳表示的)诚意很深厚,(现在针对暨艳的)话语又很刻薄。

〔13〕翼正都尉:官名。太子孙登的辅导官员。

〔14〕事:尊敬侍奉。

〔15〕直当:只好。

〔16〕雍穆:和睦。

〔17〕无难士:无难营的士兵。

〔18〕收考:逮捕审问。

〔19〕破械:打开镣铐枷锁之类的刑具。

〔20〕首服:坦白招认。

〔21〕支党:同党。

〔22〕无难右都督:官名。统领无难右部营。

〔23〕乞以传脩子延:请求把侯爵传给陈脩的儿子陈延。陈武这样做,在于陈脩是嫡子而自己是庶子。

〔24〕参势:合势。

〔25〕复人:免除向政府上交赋税和承担徭役的一种特殊民户。他们是主人占有的依附性人口,其地位接近于奴隶。

〔26〕新安:县名。县治在今浙江衢州市。

〔27〕堪:可以(充当)。

〔28〕部伍:军队。

〔29〕下:下达指示。

〔30〕正户:指要向政府上交赋税和承担徭役的普通民户。羸(léi):瘦弱。

〔31〕露立:形容房屋破旧,不能遮蔽风雨。

【裴注】

〔一〕《江表传》曰:“权命以其爱妾殉葬,复客二百家。”孙盛曰:“昔三良从穆,秦师以之不征;魏妾既出,杜回以之僵仆。祸福之报,如此之效也!权仗计任术,以生从死;世祚之促,不亦宜乎!”

下一篇:董袭字元代,会稽余姚人。长尺,武力过人。孙策入郡,袭迎于高迁亭。策见而伟之,到,署门下贼曹。时山阴宿贼黄龙罗、周勃聚党数千人,策自出讨。袭身斩罗、勃首,还拜别部司马,授兵数千。迁扬武都尉,从策攻皖,又讨刘勋于寻阳,伐黄祖于江夏。策薨,权年少,初统事。太妃忧之,引见张昭及袭等,问:“江东可保安否?”袭对曰:“江东地势,有山川之固;而讨逆明府,恩德在民。讨虏承基,大小用命;张昭秉众事,袭等为爪牙。此地利、人和之时也!万无所忧。”众皆壮其言。鄱阳贼彭虎等众数万人,袭与凌统、步骘、蒋钦各别分讨。袭所向辄破,虎等望见旌旗,便散走,旬日尽平。拜威越校尉,迁偏将军。建安年,权讨黄祖。祖横两蒙冲,挟守沔口;以栟闾大绁系石为碇。上有千人,以弩交射,飞矢雨下,军不得前。袭与凌统俱为前部,各将敢死百人;人被两铠,乘大舸船,突入蒙冲里。袭身以刀断两绁,蒙冲乃横流。大兵遂进,祖便开门走,兵追斩之。明日大会,权举觞属袭曰:“今日之会,断绁之功也!”曹公出濡须,袭从权赴之;使袭督楼船;住濡须口。夜猝暴风,楼船倾覆。左右散走舸,乞使袭出。袭怒曰:“受将军任,在此备贼,何等委去也!敢复言此者斩!”于是莫敢干。其夜船败,袭死。权改服临殡,供给甚厚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