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

《三国志》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寿(西晋)撰写的史学名著,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到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)魏、蜀、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,后代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关羽、周瑜等都有记载。《三国志》与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并称为“前四史”。全书共六十五卷,其中《魏书》三十卷、《蜀书》十五卷、《吴书》二十卷,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,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,丰富了陈寿《三国志》文本本身。
评曰:程昱、郭嘉、董昭、刘晔、蒋济,才策谋略,世之奇士;虽清治德业,殊于荀攸;而筹画所料,是其伦也。刘放文翰,孙资勤慎,并管喉舌;权闻当时,雅亮非体;是故讥谀之声,每过其实矣。

【原文】

评曰:程昱、郭嘉、董昭、刘晔、蒋济,才策谋略,世之奇士;虽清治德业〔1〕,殊于荀攸〔2〕;而筹画所料,是其伦也。刘放文翰,孙资勤慎,并管喉舌;权闻当时,雅亮非体〔3〕;是故讥谀之声〔4〕,每过其实矣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清治:清正的从政风范。

〔2〕殊于:不如。

〔3〕雅亮非体:在立身处事上未能作到高尚诚实。

〔4〕讥谀:讥讽他们的谄媚。

上一篇:其年,帝寝疾,欲以燕王宇为大将军,及领军将军夏侯献、武卫将军曹爽、屯骑校尉曹肇、骁骑将军秦朗共辅政。宇性恭良,陈诚固辞。帝引见放、资,入卧内。问曰:“燕王正尔为?”放、资对曰:“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。”帝曰:“曹爽可代宇不?”放、资因赞成之;又深陈宜速召太尉司马宣王,以纲维皇室。帝纳其言,即以黄纸授放作诏。放、资既出,帝意复变,诏止宣王勿使来。寻更见放、资,曰:“我自召太尉,而曹肇等反使吾止之。几败吾事!”命更为诏。帝独召爽与放、资,俱受诏命;遂免宇、献、肇、朗官。太尉亦至,登床受诏,然后帝崩。齐王即位,以放、资决定大谋,增邑百。放并前千百,资千户;封爱子人亭侯,次子骑都尉,余子皆郎中。正始元年,更加放左光禄大夫,资右光禄大夫;金印紫绶,仪同司。年,放转骠骑,资卫将军;领监、令如故。()年,复封子人亭侯,各年老逊位;以列侯朝朔望,位特进。曹爽诛后,复以资为侍中,领中书令。嘉平年,放薨。谥曰敬侯。子正嗣。资复逊位,归第,就拜骠骑将军。转侍中,特进如故。年薨。谥曰贞侯。子宏嗣。放,才计优资,而自修不如也。放、资,既善承顺主上,又未尝显言得失,抑辛毗而助王思,以是获讥于世;然时因群臣谏诤,扶赞其义,并时密陈损益,不专导谀言云。及咸熙中,开建等;以放、资著勋前朝,改封正,方城子,宏,离石子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中草药大全

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00多年历史,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、生活实践与医疗实践中积累的成果。神农尝百草,所谓尝,指的就是当时用药都是通..